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晖

作品数:104 被引量:687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文化科学
  • 7篇电子电信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1篇图像
  • 17篇教学
  • 10篇遥感
  • 9篇智能科学与技...
  • 9篇课程
  • 9篇计算机
  • 8篇遥感图像
  • 8篇图像融合
  • 7篇小波
  • 7篇教育
  • 6篇智能科学与技...
  • 6篇科学与技术专...
  • 5篇双目
  • 5篇双目立体
  • 5篇双目立体视觉
  • 5篇体视觉
  • 5篇立体视
  • 5篇立体视觉
  • 4篇大学生
  • 4篇图像处理

机构

  • 8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山西职业技术...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莲花山计算机...
  • 1篇南充职业技术...
  • 1篇上海通用汽车...
  • 1篇天津渤海职业...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学院
  • 1篇河北水利电力...
  • 1篇湖北商贸学院

作者

  • 100篇王海晖
  • 16篇张彦铎
  • 11篇彭嘉雄
  • 11篇赵彤洲
  • 9篇陈龙
  • 8篇吴巍
  • 7篇曾祥进
  • 6篇徐国庆
  • 4篇欧青军
  • 3篇鲁统伟
  • 3篇谭云松
  • 3篇黄文芝
  • 3篇蔡敦波
  • 3篇伍庆华
  • 3篇刘昌辉
  • 3篇吕涛
  • 3篇李峰
  • 3篇王子维
  • 3篇刘军
  • 3篇刘洋

传媒

  • 11篇武汉工程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计算机教育
  • 5篇电脑与电信
  • 3篇软件导刊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模式识别与人...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计算机与数字...
  • 2篇现代电子技术
  • 2篇高教论坛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图像与信号处...
  • 1篇测绘学报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计算机时代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9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4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然图像自动线描系统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一种自然图像的自动线描算法,使计算机能模拟人类素描绘画的过程.该系统包括线描提取及线描渲染两步骤.在线描提取过程中,采用一种综合低层及中层视觉信息的边缘检测方法提取线描,在传统边缘检测结果基础上,根据计算机视觉理论对边缘进行精简及连接等处理;在线描渲染过程中,采用尺度、亮度等特征作为渲染画刷的属性,对边缘曲线进行拟合后采用纹理映射等非真实感渲染的方法产生线描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理论的自动线描方法切实可行,线描提取结果优于传统边缘检测结果,能很好地体现线描图像的艺术效果.
王海晖李亚曾坤林倞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边缘检测非真实感渲染
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本文讨论了开展信息安全教学的意义和有关信息安全专业教学现状等问题,提出为适应社会需求,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需要在教学目的和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
王海晖谭云松伍庆华黄文芝
关键词: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体系
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挖掘蕴藏在大数据的更多信息,成为当下的一大热门话题。大数据的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教育领域。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应的模型,探索获取的教育数据之间的特殊关系,为教育教学提供有用的数据信息,辅助教学的发展,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我们通过所获取的大学生的教学数据,对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得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在此之前,我们也介绍了一下数据相关性研究的相关算法,进而能够支撑我们的研究。最后,我们认为,今后我国更应加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应用现有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借助大数据这项新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科学化。
万强王海晖周剑秋
关键词:教学分析数据分析教学作用教育教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心驾驶行为预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心驾驶行为预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构建初始分心驾驶行为深度学习模型,获取分心驾驶数据输入样本集,以分心驾驶行为类型为输出,迭代训练所述初始分心驾驶行为深度学习模型,得到训练完备的目标...
陈龙毛林王海晖周耀胜蒋海洋
基于遥感图像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被引量:3
2001年
在一些遥感图像中由于目标不清晰或背景复杂,使得目标的检测变得困难,图像融合可以把来自多传感器的图像信息综合起来,提高对图像信息分析和提取的能力。通过把同一目标的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图像数据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融合,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将多源图像的细节融合在一起,得到目标较为清晰的融合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进行目标检测,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王海晖彭嘉雄李峰
关键词:小波包变换目标检测数学形态学遥感图像融合
试析循证个体化在临床骨科的应用
2017年
探讨临床骨科中循证个体化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78例和10名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及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和护理人员采取前瞻性循证个体化治疗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程度。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循证个体化诊治、护理措施后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上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无论是对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自我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均有明显上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个体化诊治、护理方式是以“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化差异”的具有严格科学根据的医疗服务理念。通过循证个体化诊治、护理后,不仅年轻的医护人员个人发散性思维得以扩展、自信心得以提升外,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也使得患者更信任医院、医生和护理人员,对维护医患、护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海晖陶睿
关键词:骨科
基于项目实训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
本研究提出了以项目为驱动、实际应用为导向、教师指导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从传统的理论验证模式改变成理论应用模式的方法,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利用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团队合作...
卢涛张彦铎王海晖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实验教学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本文以信息安全专业为例,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等多个方面对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思想、实施方案及应达到的效果。
谭云松王海晖伍庆华黄文芝
关键词:信息安全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被引量:3
2012年
以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地方工科学校武汉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实际,提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张彦铎王海晖赵彤洲
关键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其治疗
2016年
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有效治疗。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39例患者恶心呕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39例患者中,由肠胃道疾病引发恶心呕吐的有117例,占比84.17%;由肝脏疾病引起恶心呕吐的有6例,占比4.32%;由饮食原因引起恶心呕吐的有15例,占比10.79%;因精神因素导致恶心呕吐的有1例,占比0.72%。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后,显效94例,占比67.63%;显效42例,占比30.22%;无效3例,占比2.16%。总有效率为97.85%。详见表2。结论:在本次研究中,13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主要因素有精神因素、饮食原因、肝脏、胰腺疾病等病症、肠胃道疾病等原因。而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精神状态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维护护患关系、医患关系更具有显著意义。
王海晖
关键词:消化内科恶心呕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