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 作品数:32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蛋白质组学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蛋白的研究
- 目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本研究应用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理样本(MT组)、高分原发前列腺癌病理样本(Gleason>7分)(HT组)、低分原发前列腺...
- 王慧
-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IHC
- 胃癌组织Ki-67和pAKT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20例癌旁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20例活检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pAKT的表达,用CD31标记血管计数MVD,比较:1)Ki-67、pAKT的表达在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2)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3)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Ki-67(73.3%,44/60)、pAKT(75.0%,48/6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癌旁异型组织(35.0%,7/20)和正常黏膜组织(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8,P=0.002;χ2=24.621,P=0.000。Ki-67、pAKT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在进展期胃癌显著上调,与早期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Ki-67、pAKT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促进了肿瘤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Ki-67、pAKT检测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 王慧殷玉峰刘京营付金栋王刚平
- 关键词:胃肿瘤
- 美国肝病学会2009年版丙型肝炎指南要点介绍被引量:7
- 2009年
- 王慧贾继东
- 关键词:诊疗指南丙型肝炎PUBMED心脏病协会
- 医联体背景下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地区差异及医联体建设对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为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城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分析单位,构建2009-2020年度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形成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数,通过Dagum基尼系数对258个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测评,利用DID模型探索医联体建设对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城市医疗服务质量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呈稳步下降趋势,其中总体差异下降了0.054,东、中、西部区域内差异分别下降了0.029、0.036、0.077。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内的差异、不同区域的交叉重叠和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贡献率为20.33%,不同区域的交叉重叠贡献率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分别为10.03%、6.46%。医联体建设使得试点城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了54.8个百分点。[结论]城市医疗服务质量存在地区差异,医联体建设能有效促进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 李扬李扬王慧
-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术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54.3岁,范围为28~70岁,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于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之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美容效果。结果30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平均门诊随访22.5个月,范围为2~43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转移;2例(6.67%)出现皮肤烧伤,6例(20.00%)原位形成实性结节;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6.67%(26/30)。结论射频消融术应用于保乳手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射频消融术可改善保乳手术的术后美容效果,提高局部控制率。
- 张大庆张慧明葛智成王子函高银光高国璇王慧苑著张忠涛屈翔
- 关键词:乳腺肿瘤射频消融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
- CBCT辅助超声骨刀用于下颌水平位阻生牙微创拔牙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辅助超声骨刀用于下颌水平位阻生牙微创拔牙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于本院行下颌水平位阻生牙拔除术患者90例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X线辅助微动力系统治疗,观察组行CBCT辅助超声骨刀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抗牙龈叶琳菌抗体(PglgG)]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术后张口度较大(P<0.05),术后7d OHIP-14各方面评分及总分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 d血清TNF-α、IL-1β及PglgG水平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CT辅助超声骨刀用于下颌水平位阻生牙微创拔牙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
- 王慧郭婧芳王彦帝黄晓峰
- 关键词:锥形束CT超声骨刀
-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例
- 2022年
- 患者,男性,75岁,因"发热10余天"于2020年10月3日入住日照市人民医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至38.5℃,腹胀、腹泻,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及腰背部疼痛,双手活动不利、震颤,时有干咳胸闷、心慌不适,活动后明显,无腹痛、寒战、恶心呕吐、胸痛等症状,于当地卫生室输液治疗(具体不详)3 d,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日照市人民医院。患者此次入院前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心律失常病史1年,未规律治疗。11个月前因"双下肢水肿、乏力半月"入我院,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肝炎病毒、肝胆胰腺脾彩超等检查,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间断口服保肝药治疗。吸烟饮酒30余年,11个月前已戒酒。
- 王光东盛练芬唐宽银李楠宋旭王慧
- 关键词:肝硬化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硝苯地平血小板生成素
-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脑干梗死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肝硬化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尤其是无乳链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国内鲜有报道,但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多伴有致命性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本例患者既往肝硬化病史诊断明确,发病初期并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临床表现,直至出现脑干梗死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后才明确诊断,而且诊疗过程中出现了脑干梗死、消化道出血和药物热等多种并发症,通过回顾分析该病例的诊疗经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唐宽银王光东李楠郭常同王慧
- 关键词:肝硬化无乳链球菌脑干梗死
- CHFR及CHFR/PIK1途径与胃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CHFR/PIK1途径与胃癌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及2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HFR的表达,以CD31标记血管内皮,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利用siRNA干扰胃癌细胞系CHFR基因,观察基因干扰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以及对信号转导中PIK1的影响。结果 CHFR表达于19.2%(5/64)的胃癌组织;CHFR低表达与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高于癌旁组织(t=5.614,P<0.05);CHFR基因干扰后较未干扰组细胞增殖增加(P<0.05),同时下游基因PIK1表达下降。结论 CHFR在胃癌的发生中起到了抑制作用,且与CHFR/PIK1途径有关。
- 殷玉峰王慧付金栋
- 关键词:胃肿瘤CHFR微血管密度
- 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及长期转归
- 全世界约有3.5-4.0亿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约有15[%]-40[%]的患者会发生肝硬化、肝衰竭以及肝细胞癌(HCC),而由于HBV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大约有50-120万人。本文介绍了慢性HBV感染的分期,浅谈...
- 王慧贾继东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肝病毒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