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
- 作品数:24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与历史价值——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被引量:6
- 2009年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深邃的民族文化智慧和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深切体认,构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样态,它在最高的层面上深刻地寄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标示着中华民族百余年来在追寻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和谐这一伟大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辛探索而形成的崇高文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华民族对自身命运的深切把握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成熟,更标志着当代中国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确立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 王广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价值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期刊的学术自觉被引量:4
- 2024年
- 学术期刊是时代的产物,只有紧紧把握时代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新时代,学术期刊需要进一步彰显对学术发展的引导作用,以期刊自觉催生学术自觉,以期刊发展带动学术发展,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学术进步的推动者、引领者和见证者。学术期刊助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觉,体现在关注以“中国”为基点的研究、注重以“自主”为根本的研究、推动中国自主知识的“体系化”研究等方面。
- 王广
- 关键词:学术自觉
- 苏州“三大法宝”新时代意涵和作用笔谈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2020年5月15日苏州石湖智库举办的“‘三大法宝’与苏州开放再出发—‘智汇苏州’2020第二期学术沙龙”,形成了此组笔谈,十余位专家学者和领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就新时代弘扬苏州“三大法宝”的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的形成、发展与改革开放过程同步,是苏州改革创新历程的凝练,在新时代对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推动、引领的作用,要做实这种优势的转化,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
- 罗文东田芝健田芝健王广于洪生钮雪林刘丹刘丹俞鞠敏王中民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
- 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与构建新时代对外开放格局——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被引量:4
- 2018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围绕对外开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新战略。对外开放是促进一个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格局。
- 王广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依据被引量:3
- 2018年
-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儿、实践的产物、现实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握时代趋势、顺应人民期待、解决实践难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概括和思想提纯,具有深厚的现实依据和实践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所面临的新格局新问题等方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依据,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王广
- 关键词:历史方位
- 从文明的“他述”到“自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
- 2024年
- 文明是一个标志着人类走出原始状态,进入较高社会发展阶段,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概念。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方崛起的资产阶级和殖民者为了实现掠夺和殖民的需要,刻意凸显了文明概念中“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制造出“主体”与“他者”的矛盾。在欧洲国家建构的这种文明叙事中,非西方国家、民族的文明都被剥夺了文明的话语权,被视作野蛮、落后的“他者”。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对其他国家、民族而言,欧洲国家这种关于文明的“他述”正在暴露出虚骄、狂妄的理论本质,各国家、民族关于文明的“自述”正在兴起。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实践成果,而且是面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的理论“自述”,体现出鲜明而深刻的文化主体性。
- 王广
- 关键词:文明文化主体性民族复兴
- 思想与时代:新时代中国学术建构的前置之思被引量:1
- 2023年
- 任何一个时代的学术建构,总离不开对时代问题的深入考察。在现时代,全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最根本、最深层的时代问题,是人类将选择何种制度体系、何种发展道路,进而拥有何种命运与未来的问题。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的种种弊病和危机,提醒人类正处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时代问题作出的响亮回答。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变革及其蕴含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赋予了建构新时代中国学术的基础、使命和未来。
- 王广
- 关键词:学术建构
- 马克思报刊文章的文本归属与学术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马克思的报刊文章对深化马克思哲学研究具有独立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以将马克思的全部理论文本划分为三类:成本的专门理论著作属于成熟性文本,重在思想的建构;笔记、手稿属于生成性文本,重在思想的生成;而报刊文章属于应用性文本,重在思想的运用。马克思的全部报刊文章,可以分为《莱茵报》时期、《前进报》至《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时期、《新莱茵报》至《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时期、《纽约每日论坛报》时期。这些时期所发表的报刊文章是马克思思想的具体运用,生动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 王广
-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报刊文章文本研究
- 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被引量:3
- 2022年
- 学习和研究历史必须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也决定着我们能否从历史研究中获得经验和教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观问题,多次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 ”。
- 王广
- 关键词:党史观历史观共产党人唯物史观
- 坚持唯物史观在正义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以拉法格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20年
- 深入研究马克思正义观,建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要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为正义研究的牢固基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拉法格始终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对正义观念的起源、演变过程与本质等问题作了专门研究和深刻阐述。深入考察拉法格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正义观念的理路,对于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为正确理解正义观念的本质提供了思想指南,为把握正义观念的变迁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视野,为推进正义研究、解决社会正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研究路径,也为反对正义研究中的观念至上论提供了思想武器。
- 王广
- 关键词:唯物史观正义观念唯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