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利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生物学理学更多>>
- 顾及A公报影响的天文测量精度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地球定向参数是解算天文测量数据的重要参数,其精度直接影响最终的定位定向结果.目前,没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实时获取高精度的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观测值,主要使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IERS)发布的Bulletin A(简称A公报)预报值进行解算,但其对天文测量影响尚缺少系统的研究.为此,研究了1998年—2018年每年1~365 d预报误差的长期变化情况及不同时间跨度的预报误差变化情况,并以某站数字天顶仪观测数据为例分析了预报误差对天文测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年跨度的极移预报值对天文经度的影响小于0.03 as,纬度的影响小于0.09 as,天文方位角小于0.07 as,该指标远高于一等天文测量的精度要求;UT1−UTC(universal time1−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的预报精度是限制A公报精度主要因素,其40 d以上的预报值无法满足一等天文测量的最低要求,预报精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 陈少杰高玉平时春霖尹东山尹东山王平利刘娜
- 关键词:地球自转参数大地天文测量极移
- 基于多台站数字天顶筒的UT1测量系统被引量:2
- 2019年
- 针对现阶段世界时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结合天顶筒的观测特点,初步设计并建立了以丽江、德令哈、洛南为3个观测站点,和以临潼为数据处理中心的数字天顶筒远程观测系统。与传统的光学UT1测量系统相比,该观测系统具有无人值守、远程控制、自动观测、在线处理和数据实时传输的特点,能够满足我国世界时的测量需求。
- 李琳李琳高玉平高玉平李变蔡宏兵王平利
- 关键词:世界时
- 光纤陀螺仪工作环境的测量与评估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使光纤陀螺仪能够工作在适宜的环境下,须预先对选定工作环境的温度与地表稳定性进行测量与评估。利用水平仪分别对选定的地下实验室和地面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室地表周日倾斜度变化小于0.5″,周日温度变化小于0.1℃,而地面地表周日倾斜度变化大于2″,周日温度变化远远大于0.1℃。地下室的环境条件更接近光纤陀螺仪的环境需求,地下实验室相对于地面环境更稳定,可以为光纤陀螺仪提供一个稳定的实验环境。
- 王惜康高玉平王平利尹东山张鹏飞
- 关键词:光纤陀螺仪水平仪环境温度
- 基于GNSS CV的精密时间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研究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e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共视远程时间传递技术,并结合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搭建了基于GNSS CV(common-view,共视)的精密时间服务系统的硬件平台。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精确时间UTC(NTSC)和GNSS共视接收机观测数据,实现了用户与国家授时中心之间的在线数据传输和比对处理,为用户时间与UTC(NTSC)之间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 王平利程华军林思佳高玉平
- 基于我国空间设施的高精度共视时间比对技术及应用
- 张首刚李孝辉刘娅许龙霞刘音华王平利陈瑞琼赵志雄樊多盛孟令达高玉平张慧君朱峰朱琳李博
- 自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GPS投入运行以后,基于GPS导航卫星的共视时间比对开始发展,成为高精度时间比对的主要方式,在国际原子时合作中,GPS共视时间比对成为守时实验室必须的时间比对方式,只有21%的守时实验室有不依赖GP...
- 关键词:
-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信基站终端设备
- 高精度共视时间比对方法的性能改进
- 张首刚李孝辉刘娅许龙霞刘音华王平利陈瑞琼赵志雄樊多盛孟令达高玉平
- 自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GPS投入运行以后,基于GPS导航卫星的共视时间比对开始发展,成为高精度时间比对的主要方式,在国际原子时合作中,GPS共视时间比对成为守时实验室必须的时间比对方式,只有21%的守时实验室有不依赖GP...
- 关键词:
-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终端设备
- 芯片连续流平板电色谱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 本文将整体材料固定相通过原位光引发聚合引入自由流芯片分离腔中,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进行染料和FITC标记的蛋白质的分离,不仅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而且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 王平利张丽华张玉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蛋白质分离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测量世界时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世界时的方法,在已知天文经、纬度的观测基墩上安装数字天顶望远镜观测恒星,根据天文定位原理解算得到测站的天文经、纬度,并与已知的天文经、纬度比较计算测站原子钟时间与UT1时间的偏差,调整原子钟输出时...
- 高玉平魏飞尹东山王平利乔海花漆溢刘娜李变张鹏飞
- 基于像距和像姿的星图匹配算法研究
- 2025年
- 为了实现CCD星图快速、准确、高效的匹配,提高天文定位解算的准确性,针对经典四边形匹配算法匹配结果不唯一、误匹配、计算量大、匹配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星图识别方法,先选取一定数量的亮星构建基础三角形、以相应像距和星像姿态为匹配条件,计算得到CCD相平面坐标到恒星理想切平面坐标的初始转换参数,利用得到的初始参数转换模型再实现对CCD其余星像与参考星的快速、准确匹配。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效果,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某天文观测点的观测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新的匹配方法有效改善了经典四边形匹配算法不唯一和误匹配的情况,显著提高了星像识别率,匹配成功率达到97%以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CD像片的使用效率;同时为了检验解算结果的正确性,将解算得到的结果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编制的软件的结果进行对比,最大差值为15 mas,完全满足一等天文测量的要求。
- 魏飞李变高玉平高玉平尹东山高玉平
- 关键词:天文测量星图识别
- 基于网络的GNSS共视时间比对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实现远程时间同步中的共视数据自动、连续传输,提出了基于TCP/IP协议来实现C/S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案。阐述了数据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传输原理和实现方案。发送端通过串口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将其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发送端的数据并对其检验并保存。设计了发送端与接收端自动重连接功能,实现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测试表明:采用基于TCP/IP协议和C/S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能够实现共视数据自动、连续、可靠的传输。
- 朱张林高玉平王平利王惜康
- 关键词:时间同步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