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银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六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弹簧
  • 1篇弹簧钢
  • 1篇弹簧钢丝
  • 1篇导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直径
  • 1篇一次成功率
  • 1篇营养支持
  • 1篇院校
  • 1篇院校合作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直径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授课
  • 1篇术后并发

机构

  • 3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少银
  • 1篇施学芝
  • 1篇李莉
  • 1篇许琼
  • 1篇王昌玉
  • 1篇胡俊
  • 1篇汪立
  • 1篇孙欣荣

传媒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后颅凹肿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07年
孙欣荣王少银
超声引导下旋转进针穿刺法对细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旋转进针穿刺法对血管直径<3.5 mm病人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血管直径<3.5 mm的置管病人33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0月血管直径<3.5 mm的置管病人34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直刺的手法穿刺;研究组以旋转进针的手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28例,成功率为82.35%,高于对照组的17例(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1,P=0.007)。结论旋转进针的穿刺手法能有效提高经细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王少银胡俊
关键词:血管直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在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EN组26例和PN组25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PN组(P<0.05);住院费用、血糖及电解质紊乱次数少于PN组(P<0.05)。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均可纠正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且并未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EN临床操作便捷、安全、经济,更有利于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
王少银
关键词:直肠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营养支持
院校合作模式下教学医院护理老师授课体验及应对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从教学医院授课老师角度,探讨其在院校合作模式下为护理本科生授课的体验及应对,为后续双师型师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借鉴压力与应对互动模型设计访谈提纲,并深入访谈11名院校合作模式下本科护理授课老师,用Colaizzi方法分析资料。结果:萃取出3项一级主题(护理本科生理论授课任务带来压力与挑战、做出积极反应并正向应对、全方位的应对结局)及10项二级主题。结论:院校合作模式下,护理本科生授课老师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在社会功能、精神面貌和躯体健康产生一定正向作用。建议院校合作规范师资能力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完善保障支持系统,建立健全制度,解决双师型教师的教学与临床工作时间冲突问题,促进教师职业发展;院校深入合作,发挥双方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
李莉童学银施学芝王昌玉许琼汪立王少银李远珍
关键词:院校合作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包括有中空的硅胶垫块,硅胶垫块的内腔中填充有海绵块,海绵块底部固定有硬质板,所述海绵块内挖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均装有双层连体弹簧,双层连体弹簧包括内、外弹簧筒,内、...
王少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