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原子
  • 2篇原子吸收
  • 2篇连铸
  • 2篇火焰原子吸收
  • 2篇板坯
  • 1篇氧化钾
  • 1篇氧化钠
  • 1篇预防措施
  • 1篇原子吸收法
  • 1篇原子吸收法测...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输送辊
  • 1篇酸溶铝
  • 1篇切机
  • 1篇去毛刺机
  • 1篇热处理工
  • 1篇热处理工艺优...
  • 1篇作业时间

机构

  • 6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王伟
  • 2篇马旭红
  • 1篇康华峰
  • 1篇张成业
  • 1篇谢敬佩
  • 1篇王开君
  • 1篇黄金霞
  • 1篇王文焱
  • 1篇王显科
  • 1篇闫华
  • 1篇李继文
  • 1篇王庆洪
  • 1篇王爱琴
  • 1篇张东海
  • 1篇王赫男

传媒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冶金分析
  • 1篇铸造
  • 1篇鞍钢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高锰钢热处理工艺优化及力学性能的提高被引量:11
2006年
优化了含Cr、Mo及RE-Si-Fe变质处理超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超高锰钢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沉淀(弥散)强化使奥氏体晶内析出了弥散颗粒状M23C6型碳化物,强化了奥氏体基体。优化出超高锰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加热至1100℃保温4 h,水淬,再经250℃保温4 h,空冷。该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细小,晶内颗粒状碳化物均匀、弥散分布,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即bσ=994.51 MPa,sσ=430.98 MPa,kα=260J/cm2,HB227,δ=55.03%。与常规水韧处理相比bσ提高了18.2%,sσ提高了7%,kα提高了22%,δ提高了30.3%,硬度提高了9.7%。
闫华谢敬佩王文焱李继文王爱琴张东海王伟
关键词:力学性能超高锰钢
连铸热板坯跟踪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热板坯跟踪装置,该装置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检测探头、绝缘底座、继电器组,PLC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继电器组,继电器组包括1#继电器和2#继电器,1#继电器连接检测探头,检测探头连接绝缘底座;2#继电...
于纪勇王伟黄金霞
文献传递
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钢中酸溶铝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 Z-80 0 0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采用氧化亚氮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技术直接、快速测定钢中酸溶铝 ,定量下限为 0 .0 0 5 % ,相对标准偏差 (RSD) <5 %。
马旭红康华峰王伟
关键词:酸溶铝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长石中钾钠被引量:22
2007年
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长石中钾和钠的最佳仪器分析条件、主要成分硅和铝对测定的干扰及消除方法进行研究。在仪器的最佳条件下,氧化钾和氧化钠在一定浓度范围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样品中MgO,CaO,Fe2O3的质量分数为1%,TiO2的质量分数为0.5%均不干扰K和Na的测定。大量Si和Al对测定有干扰,在制作工作曲线时加入与样品中Si,Al含量相近的粘土标样来消除。本法已用于钾长石和钠长石中K和Na测定,相对标准偏差等于或小于2.12%,加标回收率为96.2%~104.1%。
王伟王赫男马旭红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长石氧化钾氧化钠
鞍钢一起雾闪停电事故及预防措施被引量:3
2002年
20 0 1年 2月 2 2日 ,东北地区因特大雾害引发多起停电事故。鞍钢集团公司受此次雾害影响 ,供电系统也发生连锁停电 ,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介绍了该起事故经过及处理情况 ,提出了预防该类事故的措施。
王庆洪王伟王开君
关键词: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连铸板坯切割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板坯切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控制系统、一次切割控制PLC、二次切割控制PLC,上位机控制系统分别与一次切割控制PLC和二次切割控制PLC相连接,一次切割控制PLC和二次切割控制PLC相连接,...
于纪勇王伟董天阳王显科张成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