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方法治疗椎体转移瘤的对比研究
- 目的:研究椎体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187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5 2例,总剂量为30Gy,分10次2周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
- 张开贤邢超李苓张开国袁倩倩满其荣王伟
- 关键词:脊柱肿瘤聚甲基丙烯酸类经皮椎体成形术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治疗
- 文献传递
- 枸橼酸托法替布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枸橼酸托法替布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7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枸橼酸托法替布。比较两组疗效、脊柱功能、关节活动能力。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常规组的81.39%(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P<0.05)。研究组脊柱功能、关节活动能力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枸橼酸托法替布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范文娟杨森王伟
- 关键词: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
- 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32例报告
-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全部在局麻下进行,根据术前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单纯粒子治疗...
- 张开贤邢超郝崇礼李苓张开国袁倩倩满其荣王伟杨森
- 关键词:肿瘤复发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治疗
- 文献传递
- AIB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研究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卵巢癌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AIB1蛋白表达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探讨AIB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AI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9%(76/112).AIB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32.483,P<0.001)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x2=14.324,P<0.001)相关,与患者的年龄(x2=0.001,P=0.989)和病理类型(x2=0.106,P=0.745)无关.AIB1低表达患者较高表达患者表现出更长的中位无瘤生存期(48.7个月∶36.7个月,x2=3.026,P=0.022),其中位总生存期亦有延长的趋势(60.2个月∶43.6个月,x2 =0.916,P=0.05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FIGO分期(RR=3.396,P=0.021)和AIB1表达状态(RR=1.407,P=0.049)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AIB1蛋白的过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及FIGO分期相关,高表达AIB1预示患者更差的临床预后,AIB1可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 李苓秦莉焦淑红郝崇礼王伟张芬张开国
- 关键词:卵巢肿瘤基因表达预后
- 多层螺旋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0例椎体转移瘤的82个椎体行PVP治疗,PVP在CT引导下进行,经一侧椎弓根或椎体侧旁入路,单节椎体骨水泥的用量为2~6ml。结果均一次穿刺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7d内疼痛缓解CR43例,PR20例,MR7例,镇痛有效率为90%(63/70)。12例骨水泥向椎体周边组织渗漏,包括引流静脉3例,椎旁软组织3例,椎间盘5例,椎管1例,除1例椎管内少量骨水泥溢入引起一过性下肢麻木外,其余均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张开贤李苓邢超张开国满其荣袁倩倩王伟郝崇礼杨森滕颖
-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椎体成形术
-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54.35%(25/46),高于对照组的30.43%(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P<0.05)。观察组免疫指标水平、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可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指标表达水平,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
- 王伟李苓杨森
- 关键词:食管鳞癌尼妥珠单抗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 CT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5例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5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鳞癌12例,腺癌20例,鳞腺癌1例,大细胞癌2例。中央型肺癌4例,周围型肺癌31例。肿瘤直...
- 张开贤李苓邢超张开国袁倩倩郝崇礼满其荣王伟杨森
- 关键词:肺肿瘤射频消融术放射学介入性
- 文献传递
- 后线免疫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IgG亚型PD-1单抗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证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A组(IgG4+化疗组,n=38)、B组(IgG1+化疗组,n=23)、C组(IgG4+安罗替尼组,n=8)和D组(IgG1+安罗替尼组,n=6)。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PD-1免疫功能,评估治疗前后6个月的外周血免疫功能,记录无进展生存期。结果4组^(+)CD3指标用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CD3^(+)PD-1^(+)、CD4^(+)PD-1^(+)、CD8^(+)PD-1^(+)指标治疗后降低(P<0.05)。C组的CD3^(+)PD-1^(+)、CD4^(+)PD-1^(+)指标治疗后降低(P<0.05),而CD8^(+)PD-1^(+)用药前后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A组的CD3^(+)CD8^(+)指标在治疗后降低(P<0.05),而在其他组无变化(P>0.05)。PFS在A组中最高,在C组最低。结论IgG4亚型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可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T细胞耗竭状态,提高细胞免疫,显著提高PFS,为免疫治疗提供临床证据。
- 李苓龙欣欣路娜王伟
-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PD-1免疫功能检测
- 碘125粒子食管支架与自膨支架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碘125粒子食管支架与自膨支架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20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覆膜自膨支架植入术,观察组接受碘125粒子食管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组吞咽困难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时间。结果:术前,两组Stooler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tooler分级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碘125粒子食管支架植入术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效果优于覆膜自膨支架,能够有效缓解吞咽困难,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 杨森吴林霖王伟胡苗苗张旭升
- 关键词:食管癌碘125粒子中晚期
- 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32例报告
-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3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全部在局麻下进行,根据术前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
- 张开贤邢超郝崇礼李苓张开国袁倩倩满其荣王伟杨森
- 关键词:直肠肿瘤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