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茂兴
- 作品数:32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 几种多发危害大的猪病诊断要点及防治(续上期)被引量:1
- 2002年
- 邓水生焦茂兴
- 关键词:丹毒肺疫猪病
- 猪源抗菌肽PR-39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抗菌肽又被称为机体防御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御分子,是生物先天免疫的重要防御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真菌及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具有分子质量小、抗菌谱广、热稳定性好、抗菌作用机制独特等优点,
- 焦茂兴钟泽民刘德辉刘娜
- 关键词:抗菌肽微生物入侵广谱抗菌活性分子质量先天免疫
- 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呈地方性流行,给生猪的繁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故防制猪细小病毒病非常重要。PPV VP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在体外能自我装配成病毒样颗粒,并能刺激机体产生抗PPV中和抗体,且可作为抗原转运载体,所以研究VP2对PPV新型疫苗研制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 焦茂兴郭春和黄毓茂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疫苗
- 猪O型口蹄疫病毒P1/3C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PCR和RT-PCR扩增出目的基因,将FMDV P1和3C基因通过IRES串联,构建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在BJ5173细菌中同源重组获得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转化XL1-Gold超级感受态细胞以扩大培养,PacⅠ酶切后转染AD-293细胞,纯化获得了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于AD-293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初步浓缩后TCID50为1010.71/mL。应用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病毒感染的AD-293细胞可见清晰荧光,证明该重组腺病毒对目的基因进行了成功的表达,为FMDVP1/3C基因共表达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黄毓茂王声会焦茂兴
- 关键词:口蹄疫FMDV重组腺病毒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1年
-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由冠状病毒引起,患病仔猪以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给生猪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故防制PED非常重要。PEDV S、E、M、N蛋白是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在体外能自我装配成病毒样颗粒(VLPs),并能刺激机体产生抗PED中和抗体,所以研究PED结构蛋白对PED新型疫苗研制至关重要。本文对PEDV结构蛋白分析及疫苗研究进行了综述,为PEDV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郭春和黄毓茂项林盛唐丽云甘建平郭强焦茂兴
-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疫苗
- 抗菌肽Cecropin D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抗菌活性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使抗菌肽Cecropin D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本研究根据Cecropin D全基因序列和毕赤酵母的偏嗜性设计合成4条寡聚西核苷酸,SOEing-PCR技术法合成Cecropin D基因序列,并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其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菌株SMD1168,经高浓度博莱霉素筛选,获得高拷贝转化子,菌液PCR鉴定表明Cecropin D基因已整合到酵母基因组中。在GAP强启动子调控下,重组Cecropin D高效分泌表达,产物耐高温耐酸碱,并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菌效果,对E.coliDH5α和S.aureus Cowan I株的MIC值分别为2.17μg/mL和4.55μg/mL。
- 郭春和焦茂兴何俊刘德辉黄毓茂
- 关键词:抗菌肽CECROPIN毕赤酵母抗菌活性
-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被引量:1
- 2010年
- 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以人为本,立足本土,汇聚学科队伍,积极拓展,构筑地方高校学科平台,统筹兼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焦茂兴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地方高校学科建设
- 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的诊断及防治
- 2001年
- 焦茂兴晏文波
-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症状病理变化
-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 2001年
- 焦茂兴
-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症状剖检变化
- 猪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5年
-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养殖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猪肉占我国肉类消费的60%。疾病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猪场传染性疾病防控,可以从病原体的角度开发疫苗和药物,也可以从宿主(猪)遗传角度发掘抗性基因,培育抗病猪新品系(种)。对于疫苗效果不理想或无疫苗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蓝耳病、非洲猪瘟),借助生物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培育抗病猪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疾病的防控及其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围绕目前我国在猪病领域开展的抗病育种工作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猪场疫病防控、培育战略性新品种以及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基础,同时对猪抗病育种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郭春和陈永杰张晓晓张春红焦茂兴
- 关键词:抗病育种抗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