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伟良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黄鱼
  • 7篇大黄鱼
  • 6篇毛蚶
  • 4篇饵料
  • 3篇基因
  • 3篇浮游
  • 3篇浮游幼虫
  • 2篇蛋白
  • 2篇血液生化指标
  • 2篇盐度
  • 2篇幼虫
  • 2篇稚贝
  • 2篇受体
  • 2篇水通道
  • 2篇水通道蛋白
  • 2篇糖皮质激素受...
  • 2篇通道蛋白
  • 2篇胚胎
  • 2篇皮质
  • 2篇基因表达

机构

  • 13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作者

  • 13篇沈伟良
  • 4篇刘成
  • 4篇尤仲杰
  • 1篇竺俊全
  • 1篇施祥元
  • 1篇顾晓英
  • 1篇程顺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河北渔业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低温胁迫对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及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10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成竺俊全沈伟良吴雄飞
大黄鱼生殖调控相关功能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中国养殖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多年养殖的发展,产业中突出存在大黄鱼个体性早熟、高性腺指数、人工催产排卵锁闭等问题,控制大黄鱼性腺发育成...
沈伟良
关键词:大黄鱼繁殖周期性腺发育基因克隆
不同藻类对毛蚶浮游幼虫附着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投喂不同的藻类,对毛蚶浮游幼虫附着变态进行研究,表明不同的藻类饵料对于毛蚶幼虫附着有显著的影响。多藻种混合投喂的效果优于单一投喂,其中以扁藻与球等鞭金藻混合投喂效果最佳。
施祥元沈伟良尤仲杰
关键词:浮游幼虫毛蚶
大黄鱼胚胎在不同稀释液及抗冻剂中的成活及超低温冷冻保存试验
2020年
为了解大黄鱼胚胎在不同稀释液与抗冻剂中的成活及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效果,开展了大黄鱼胚胎在不同稀释液及抗冻剂中的成活试验.结果表明,大黄鱼原肠期胚胎在BS2稀释液中培育30 min后的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BS2可能适合作胚胎冷冻保存用稀释液;单一抗冻剂对大黄鱼胚胎的毒性依次为丙二醇(PG)<甲醇(Me OH)<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醇(EG),抗冻剂使部分胚胎的卵黄囊皱缩,胚体发生损伤,影响胚胎的成活率及孵化率;混合抗冻剂PMD(PG:Me OH:DMSO=9:6:5)对大黄鱼心跳期胚胎的毒性较小,不影响胚胎的成活率及孵化率.以BS2为稀释液,40%PMD为抗冻液,采用两步降温法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胚胎试验,解冻后成功复活卵裂期及尾芽期冻胚各1粒,原肠期冻胚2粒,心跳期冻胚3粒.
杨海燕高心明杜晨程顺程顺沈伟良
关键词:大黄鱼胚胎稀释液抗冻剂冷冻保存
急性低温胁迫及恢复对大黄鱼激素水平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成竺俊全沈伟良吴雄飞
毛蚶浮游幼虫及稚贝生物学研究
毛蚶是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中的一种,随着天然资源的匮乏,人工育苗及放流是保证其物种资源的有效方法,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浮游幼虫的培养。浮游幼虫是贝类一个特殊的发育阶段,其生长、发育和存活与周围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幼虫经历从D形...
沈伟良
关键词:毛蚶浮游幼虫营养成分饵料
文献传递
不同饵料及养殖环境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形态差异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本研究通过采集不同环境和不同饲料养殖的岱衢洋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形态数据,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对3组大黄鱼形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环境对大黄鱼体高、尾长存在显著影响,而不同饲料对大黄鱼体高、尾高、尾长、体厚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对D3–4、D3–6、D4–6、D5–6框架形态存在显著影响,差异主要集中于躯干前部。表明不同环境下大黄鱼形态变化可能与流速适应相关,而饵料对体型的影响可能是因为营养组成及物质积累的不同。聚类分析显示,配合饲料组与深水网箱组形态更接近,而与冰鲜饲料相距较远。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其中配合饲料组与深水网箱组在主成分1上相近,但在主成分3上存在差异,而冰鲜饲料组在各主成分上均离散,表明小网箱冰鲜饲料养殖大黄鱼形态分离较大,体型一致性低。利用判别分析,构建3种条件下大黄鱼体型判别函数,经交互验证,判别函数与预期无显著差异,可用于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的形态判别。本研究初步表明,通过改变养殖环境水流、养殖空间大小、饲料可在一定程度实现养殖大黄鱼形态改良。
沈伟良沈伟良申屠基康林淑琴
关键词:大黄鱼饵料
急性低温胁迫及恢复对大黄鱼激素水平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的影响
鱼类神经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代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低温下,鱼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us-Pituitary-Thyroid, HPT) 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
刘成竺俊全沈伟良吴雄飞
关键词:激素GR大黄鱼
不同规格及不同盐度下毛蚶稚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研究了毛蚶稚贝不同规格及不同盐度下的呼吸和排氨率。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盐度达到30后开始下降。排氨率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盐度27后开始下降。同时,O∶N值也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盐度30后开始下降。而中等规格(2·41±0·20mm)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要高于其余两种规格稚贝,使得规格和耗氧率及排氨率并不形成完全的负相关。
沈伟良尤仲杰施祥元
关键词:毛蚶稚贝盐度耗氧率排氨率
饵料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不同发育期幼虫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投喂不同藻类饵料,利用GC-MS法,研究饵料对毛蚶浮游幼虫体内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幼虫生长和附着变态速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混合饵料组效果最佳;饵料种类和脂肪酸含量对幼虫体内脂肪酸组成和其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且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幼虫发育呈下降趋势。在众多脂肪酸中,DHA和EPA对幼虫存活有直接关系,而AA及饱和脂肪酸含量对幼虫生长存在显著影响,ω-3与ω-6脂肪酸含量比值也能反映幼虫生长和变态速度。
顾晓英尤仲杰沈伟良施祥元
关键词:GC/MS毛蚶幼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