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述
- 作品数:68 被引量:2,126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 预测盈余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来自深圳、上海股市的实证证据
- 本文对1998-2002年我国一级和二级市场中上市公司所披露的预测盈余信息的有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主要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所披露的预测盈余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有用性;2.评...
- 毛新述
-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信息披露
- 会计政策变更与前期差错更正会计处理问题分析
- 2008年
-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使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可比,《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新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应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新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规定发生了较大变化。
- 毛新述姚淑瑜
- 关键词: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企业财务报表会计估计变更企业会计政策
-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有用性: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被引量:61
- 2006年
- 本文从我国要求母公司同时编制和提供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这一制度安排出发,检验了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有用性。研究得出,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合并报表在预测集团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并没有显著优于母公司报表。在分析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方面,母公司报表可以提供显著的增量信息。
- 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
- 关键词: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有用性
-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10
- 2021年
-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收入与费用(成本)相配比、主观不确定性、超额盈利能力等维度在理论层面分析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并采用事件研究法及实证模型检验直接减值测试法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市场对于发布现行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相关政策呈显著的消极反应,且有商誉组和高商誉组的市场反应更为明显;实证模型显示企业计提商誉减值与“洗大澡”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正相关,而与反映其经济实质的超额盈利能力变动额不存在相关关系,表明上市公司存在利用直接减值测试法随意计提商誉减值的可能性,现行的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有待完善。本文的研究为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 毛新述岳新瑜李紫阳
- 关键词:商誉
- 银行业审慎监管、公允价值计量与财务报告稳健性被引量:6
- 2015年
- 本文以2001-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银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横截面回归模型,检验了银行业审慎监管与财务报告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以及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的扩大对银行业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受审慎监管原则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要显著高于非银行业上市公司,并且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银行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并未显著降低。这表明,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化了财务报告稳健性,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
- 毛新述梅曦朱琳
- 关键词:审慎监管公允价值计量稳健性
- 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被引量:59
- 2011年
- 本文从财务报告模式的转换讨论了建立与财务报表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要素定义相符的计量标准,进而分析了现行主要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分离及其不利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财务报告"价值观"的要求统一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可能途径,从而为解决以FASB和IASB为主的不同准则制定机构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分歧,实现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以及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 毛新述戴德明
- 关键词:财务报告模式公允价值资产减值
- 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
-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125家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与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当年(2007年)及在此之前6年(20012006年)财务报告质量的差异...
- 杨有红毛新述
-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财务报告质量
- 文献传递
- 算力部署、数据跨域流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智算中心的证据被引量:1
- 2025年
-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已成为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的基石,有效利用算力资源、优化算力部署、推动数据跨域流动已成为解决算力供需矛盾、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举措。考虑到算力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因素,本文考察了智算中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智算中心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促进作用是通过赋予企业“即时响应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捕获数据要素“即时价值”和“潜在价值”来实现。同时,异地部署智算中心带来的数据跨域流动有助于增强这一促进作用,验证了价值挖掘算力外置、数据向要素获取成本低洼地区流动和集聚更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更高的迁出地能耗压力、更完善的迁入地电网与电信配套设施、更适合算力发展的区位综合条件有助于推动数据跨域流动的实现。本文揭示了算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作用机制,明确了促成数据跨域流动的现实条件,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底座、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 许诺毛聚毛新述王彦超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 针对性环境规制有治理效能吗?——基于中央企业环保督察的实证分析
- 2025年
- 作为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创新,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已有研究主要从督察压力的间接传递视角(督察组—地方政府—微观企业)考察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影响,而对于督查组直接进驻微观企业的影响缺乏必要讨论。本文以2018—2022年A股央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央企业环保督察的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央企上市公司在进驻公告日附近存在显著负向市场反应,尤其在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和未通过环境认证企业中更明显;中央企业环保督察通过促进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的方式改善企业环境绩效,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式改善企业经济绩效,尤其在央企集团控制力较大、高管纵向兼任或属于“双百企业”的公司中效果更突出。本文为进一步推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和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 毛新述时晨晓李美萱毛聚
- 关键词:环境规制
- 预算盈余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
- 毛新述
- 关键词: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