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节风有效成分检测方法研究概述被引量:5
- 2014年
- 对近年来肿节风有效成分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皂苷类、挥发油类、多糖类等检测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充分开发利用肿节风类药物资源,为肿节风及其制剂提供综合性、可量化的质量评价方法。
- 康梦莹马家宝陈小媛梁建丽陈勇
- 关键词:肿节风
- 磨盘草石油醚部位的GC-MS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磨盘草石油醚部位的成分。方法: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磨盘草粗粉,再用石油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石油醚部位成分。结果:共分离出14种成分,鉴定了其中8种,含量占总峰面积的67.62%。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Z)-9-十八烯酸酰胺首次从磨盘草中发现。
- 马家宝韦丽富周婷婷梁建丽陈勇
- 关键词:磨盘草石油醚部位气质联用
- 广西民族药材走马胎、血党质量标准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广西民族药材走马胎、血党的质量标准,初步拟定走马胎和血党的质量标准及建立走马胎、血党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1)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对走马...
- 梁建丽
- 关键词:民族药材走马胎血党没食子酸指纹图谱
- 一种猪殃殃一测多评的质量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殃殃一测多评的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成分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绿原酸作为内参物,建立猪殃殃的一测多评法,利用绿原酸与猪殃殃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之间的相对校正因...
- 李耀华黄瑞松梁建丽潘真真李芳婵雷沛霖陆峥琳谢洁兰卿双艳刘菲菲农小翠张行星
- 壮药铁包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壮药铁包金是广西壮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民族药。笔者从铁包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提供参考。
- 韦丽富周婷婷梁建丽魏中璇叶信陈勇
- 关键词:铁包金药理作用化学成分
- 磨盘草石油醚部位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力衰竭的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磨盘草石油醚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心力衰竭的改善并分析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SO(2mg/kg)4周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衰模型,后分组进行灌胃给药治疗,连续4周。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心钠肽(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并取心脏组织称重记录,计算心脏指数,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肌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心脏指数明显增加(P<0.01),及血清中ANP、AngⅡ、ALD均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血管扩张,可见小灶性纤维瘢痕组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磨盘草石油醚部位各剂量组血清中指标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P<0.01)。心肌病理形态学特征方面,低、中剂量组相比不明显,高剂量组有所改善。结论:磨盘草石油醚部位可改善ISO所致的大鼠心衰,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的ANP、AngⅡ、Ald的水平相关。
- 马家宝黄丽贞韦丽富周婷婷梁建丽陈勇
- 关键词:磨盘草异丙肾上腺素心力衰竭心钠肽醛固酮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特征图谱预测瑶药小叶三点金潜在质量标志物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 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五原则”、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HPLC特征图谱预测小叶三点金药材中的潜在Q-Marker。方法 应用网络药理学构建小叶三点金“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对其潜在Q-Marker进行预测;采用HPLC建立12批小叶三点金药材特征图谱,进一步验证小叶三点金潜在的Q-Marker。结果 基于Q-Marker“五原则”筛选出小叶三点金7个潜在的Q-Marker;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6个潜在Q-Marker;建立了12批小叶三点金药材特征图谱,确认了6个特征共有峰,指认出2个色谱峰,分别为异荭草苷和荭草苷;进一步验证了可将异荭草苷、荭草苷作为小叶三点金潜在的Q-Marker。结论 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稳定可行,筛选的异荭草苷和荭草苷2个成分可作为小叶三点金潜在的Q-Marker,为小叶三点金药材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谢洁兰梁建丽莫小莹陈晓春黄秋燕卿丽婷谢鲜丽梁平罗威潘小姣李耀华
- 关键词:瑶药网络药理学
- 红背丝绸质量标准研究
- 2023年
- 目的建立红背丝绸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法对粉末及药材横切面进行鉴别,TLC法定性鉴别岩白菜素、白藜芦醇,HPLC法测定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含量。结果红背丝绸显微鉴别特征为草酸钙针晶、簇晶、石细胞及淀粉粒较多,木栓层中有大量棕色块散在,韧皮射线顶端呈喇叭状。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分别在0.0503~1.0064、0.0203~0.406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0%、96.48%,RSD分别为1.28%、1.08%,含量分别为10.9924、1.0833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可以用于红背丝绸的质量控制。
- 黄秋燕莫小莹陈晓春谢洁兰蒋贝李耀华罗威梁平潘小姣梁建丽
- 关键词:岩白菜素白藜芦醇显微鉴别TLCHPLC
- 瑶药猪殃殃化学成分、UPLC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评价
- 2025年
- 采用UPLC-Q-Exactive-MS技术,结合对照品比对的方法,对猪殃殃(拉拉藤)[Galium aparine Linn.var.echinospermum(Wallr.)Cuf.]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设定为0.2 mL/min;柱温保持在30℃。采用ACQUITY UPLC HSS-T3 C18(150 mm×3 mm,1.8μm)色谱柱;在260、340 nm双波长下进行检测。同时,对10批不同产地的猪殃殃样品进行UPLC指纹图谱分析,并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UPLC-Q-Exactive-MS技术成功鉴定出猪殃殃中的32个成分;建立的10批猪殃殃样品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峰,其中3个色谱峰被指认为酚酸类成分,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897~0.996。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表明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法可全面、有效地评价猪殃殃的质量。
- 谢鲜丽卿丽婷梁建丽刘丹李耀华
- 关键词: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
- 不同产地肉桂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8个产地肉桂叶样品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其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8个产地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均为反式-肉桂醛,但不同产地其含量有差异。
- 李耀华梁建丽魏江存黄龙娟黄瑞松雷沛霖
- 关键词:挥发油成分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