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建荣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赣榆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4篇病患
  • 3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心理
  • 2篇同病
  • 2篇病程
  • 2篇不同病程
  • 1篇低血糖
  • 1篇动态血糖
  • 1篇动态血糖监测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干预研究
  • 1篇心理学
  • 1篇血糖
  • 1篇血糖监测
  • 1篇抑郁

机构

  • 6篇赣榆区人民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柏建荣
  • 2篇何戎华
  • 2篇章勇
  • 2篇于彬
  • 2篇龚海燕
  • 1篇朱孟慧
  • 1篇王惠政
  • 1篇董焱
  • 1篇孙运良

传媒

  • 2篇糖尿病新世界
  • 2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44.05±2.86)m/s,观察组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为(48.53±3.25)m/s,两组在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提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效改善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表现,促进周围神经运动传导,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柏建荣
关键词:Α-硫辛酸甲钴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伏格列波糖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微小RNA-29a及微小RNA-342-5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伏格列波糖联合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微小RNA(miR)-29a及miR-342-5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伏格列波糖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_(1)c)等血糖指标水平,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O)、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和胰岛素(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等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及血清微RNA(miR)-29a及miR-342-5p水平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0%(44/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_(1)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而NO和FM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和HOMA-β较治疗前升高,而HOMA-IR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FINS、HOMA-β、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miR-29a和血清miR-342-5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伏格列波糖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降低血清miR-29a及miR-342-5p水平,控制病情进展,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董焱许荧王统述赵忠涛柏建荣李萌曦
关键词:微RNAS伏格列波糖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优势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比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以连续动态血糖监测与常规八段血糖监测方式监测血糖对预防低血糖情况的效果与优势。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6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划分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采取常规八段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血糖检测结果,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时间节点血糖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节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采取连续动态血糖监测便于动态掌握患者血糖波动,可及时调整降糖治疗,同时操作方便,无痛苦,可有效预防患者低血糖问题,倡导运用推广。
柏建荣
关键词:连续动态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住院期间低血糖
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按糖尿病病程将受试者区分为健康对照组、(1月组、1~5月组、6~11月组、12~23月组、24~47月组、48~95月组、96~143月组及≥144月组等9个组。选取受试者455例分别进入各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逐一进行自评测试并计算其总分、各因子分及部分组别因子分增幅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程<1月组总分明显升高(P=0.000),至1~5月组达一高峰(P=0.000)。此时抑郁因子增幅(63.30%)最高。6~11月组总分开始下降,至24~47月组达最低点,接近对照组水平(P=0.242),并且低于<1月组(P=0.002)。自48~95月组开始,总分再度升高,至≥144月组达新的峰值,且超过1~5月组(P=0.022)。此时以躯体化、焦虑及抑郁因子增幅最高(分别是82.02%、71.97%和70.50%)。结论随着病程增加,其心理状态变得越来越差,至≥144月达最差状态,此时主要是躯体化表现及焦虑和抑郁。
章勇倪佃芳于彬龚海燕朱孟慧柏建荣孙运良孙行飞何戎华
关键词:糖尿病SCL-90心理学
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心理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将入组患者391例区分为〈1年组、≤5年组和〉5年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根据病程组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前〈1年组、≤年组、〉5年组SDS分值(41.46±9.34、37.74±9.48、42.60±9.93)和SAS分值(37.76±9.06、34.17±9.29、38.45±9.78)。治疗后各FBG、HbA1c及SDS分值和SAS分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有针对性的心里干预可改善抑郁和焦虑状态,FBG和HbA1c明显的改善。
章勇王惠政倪佃芳于彬龚海燕柏建荣居悬培何戎华陈海宁孙行飞
关键词:抑郁心理干预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FEUA)与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性。方法依据骨密度(BMD)对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5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即A组(骨量正常)、B组(骨量减少)、C组(骨质疏松),每组45例。对各组均测定FEUA水平,分析FEUA和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的BMD的相关性。分析FEUA对OP的预测效能,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基于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评估。结果和A组比较,B组以及C组FEUA水平较高(P<0.05)。和B组比较,C组FEUA水平较高(P<0.05)。FEUA水平和腰椎L1-4、股骨颈、Wards三角以及大粗隆的BMD呈现负相关性(r=-0.687、-0.751、-0.789、-0.765,P<0.05)。分析ROC曲线,AUC为0.75,Youden指数最大对应的FEUA数值为12.29%。结论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BMD的减少,FEUA会升高,FEUA和OP呈负相关。当FEUA数值高于12.29%时,对OP有一定预测价值。
柏建荣赵忠涛
关键词:尿酸排泄分数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