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英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赤眼蜂
  • 4篇螟黄赤眼蜂
  • 3篇稻螟
  • 3篇稻螟赤眼蜂
  • 3篇玉米
  • 3篇玉米螟
  • 3篇玉米螟赤眼蜂
  • 3篇松毛虫
  • 3篇松毛虫赤眼蜂
  • 3篇毛虫
  • 3篇寄主
  • 3篇寄主选择
  • 2篇受精
  • 2篇受精卵
  • 2篇水稻
  • 2篇水稻二化螟
  • 2篇未受精卵
  • 2篇寄主卵
  • 2篇二化螟
  • 1篇生命表

机构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林英
  • 5篇臧连生
  • 2篇原晓华
  • 2篇朱莉
  • 2篇阮长春
  • 1篇宋丽威
  • 1篇史树森
  • 1篇杜文梅
  • 1篇刘显娇
  • 1篇张晨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赤眼蜂对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寄生选择及适应性研究
赤眼蜂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发育阶段寄主卵的寄生能力和适应能力常存在明显差异,但对同一种寄主的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寄生和适应能力至今未见相关报道.以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为测试寄生蜂,当日产的新鲜水稻二化螟受精卵和...
林英臧连生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赤眼蜂受精卵未受精卵
四种本地赤眼蜂对不同日龄二化螟寄主卵的寄生能力比较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世界水稻生产上最重要害虫之一。目前治理水稻二化螟的主要措施仍然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许多水稻螟虫田间种群已经对常用的杀虫单、三唑磷等杀虫剂以及...
原晓华臧连生林英朱莉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寄主选择
文献传递
稻螟赤眼蜂与二种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卵寄生竞争作用被引量:23
2016年
稻螟赤眼蜂是我国水稻二化螟的优势卵寄生蜂,本文在室内条件下,初步研究了稻螟赤眼蜂分别与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在水稻二化螟卵上的种间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同时接入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时,寄生水稻二化螟卵(40.2粒)及子代雌蜂总数(32.0头)最多,且松毛虫赤眼蜂平均寄生二化螟卵的数量(26.5粒)明显高于单独接蜂的平均寄生的数量,后代雌蜂比率(76.3%)明显低于单独接蜂时的雌蜂比率,发育历期(10.7 d)明显长于接入同种时的发育历期。而稻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共存时,螟黄赤眼蜂平均寄生二化螟卵的数量(10.3粒)、后代雌蜂比率(75.3%)以及发育历期(8.0 d)与单独接蜂时相似;同样,当稻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混合接蜂时,稻螟赤眼蜂平均寄生二化螟卵的数量(14.4粒)、后代雌蜂比率(79.0%)以及发育历期(8.6 d)与单独接蜂时相似,但是,当稻螟赤眼蜂与螟黄赤眼蜂混合接蜂时,其后代雌蜂比率(76.7%)明显低于单独接蜂处理,而发育历期(8.8 d)明显长于单独接蜂处理。总的来看,在二化螟卵上,同时接入二种赤眼蜂时,蜂种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其中混合接入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时,对水稻二化螟的控制效果最佳。
杜文梅林英臧连生张晨刘显娇阮长春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水稻二化螟种间竞争
四种本地赤眼蜂对不同日龄二化螟寄主卵的寄生能力比较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世界水稻生产上最重要害虫之一。目前治理水稻二化螟的主要措施仍然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许多水稻螟虫田间种群已经对常用的杀虫单、三唑磷等杀虫剂以及...
原晓华臧连生林英朱莉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寄主选择
赤眼蜂对不同寄主受精卵以及未受精卵的寄生选择及适应性研究
对不同种类寄主的选择寄生和寄生适应性是筛选优势赤眼蜂的关键因素。赤眼蜂对不同种类寄主卵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同一寄主卵常表现出不同的嗜好性,但是对同一寄主的受精卵以及未受精的寄生选择和适应性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稻螟赤眼蜂...
林英
关键词:赤眼蜂米蛾受精卵未受精卵寄主选择
文献传递
三种本地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潜能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是中国北方大豆生产上的最重要蛀荚害虫,研究旨在明确3种本地赤眼蜂即黏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leucaniae)、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和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对自然寄主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潜能,为选育优良蜂种、定量评估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控害潜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编制以米蛾卵为中间寄主繁育的3种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比较分析其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繁殖特性以及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平均单雌寄生卵数、雌蜂平均寿命和羽化率等寄生特性参数。【结果】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黏虫赤眼蜂在羽化当日均达到产卵高峰,分别占其总产卵量的68.1%、69.1%和64.0%,随着时间的延长,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无任何营养补给时,10.0%的黏虫赤眼蜂雌蜂个体可存活7 d,羽化3 d后,平均单雌寄生10.5粒大豆食心虫卵,占总寄生量的22.5%;黏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R0、T、rm和λ分别为24.75、23.78和21.13;9.46、10.34和10.37 d;0.3393、0.3064和0.2941;1.4040、1.3585和1.3419;而3种供试赤眼蜂的平均单雌寄生卵数、平均寿命以及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羽化率均无显著差异。综合比较结果显示,黏虫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各项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R0、T、rm和λ)最好,其次是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表现最差。【结论】黏虫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有较强的嗜好性和适应性,其主要生殖力特征参数均优于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是寄生大豆食心虫卵的优势蜂种,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林英宋丽威臧连生阮长春史树森
关键词: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大豆食心虫生命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