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冠烽

作品数:137 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专利
  • 5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6篇活性炭
  • 22篇颗粒活性炭
  • 19篇掺杂
  • 13篇酸法
  • 13篇磷酸法
  • 11篇磷酸活化
  • 10篇磷酸活化法
  • 9篇植物原料
  • 9篇酵母
  • 8篇多孔
  • 8篇炭化
  • 8篇微生物
  • 8篇吸附剂
  • 8篇活化
  • 8篇改性
  • 7篇电化学
  • 6篇低熔点
  • 6篇多孔炭
  • 6篇萜烯
  • 6篇吸附质

机构

  • 98篇福建农林大学
  • 53篇福建省林业科...
  • 18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国家林业局
  • 3篇武夷学院
  • 2篇邵武市林业科...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漳州职业技术...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鑫森炭...
  • 1篇上海兴长活性...

作者

  • 135篇林冠烽
  • 82篇黄彪
  • 41篇陈燕丹
  • 35篇陈学榕
  • 30篇吴开金
  • 24篇唐丽荣
  • 23篇陈翠霞
  • 22篇吕建华
  • 21篇陈涵
  • 19篇李涛
  • 17篇常颖萃
  • 15篇江茂生
  • 13篇林咏梅
  • 10篇孙康
  • 9篇卢麒麟
  • 8篇陈志强
  • 8篇李建民
  • 8篇陈志江
  • 7篇林道茂
  • 6篇荣成

传媒

  • 15篇林产化学与工...
  • 10篇生物质化学工...
  • 5篇化工进展
  • 5篇福建林业科技
  • 4篇林业科学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武夷学院学报
  • 2篇福建林业
  • 2篇2008中国...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包装工程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林业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25
  • 5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2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氢二铵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磷酸氢二铵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讨论了预处理温度、浸渍比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温度、浸渍比和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较佳生产工艺条件下:预处理温度160℃,浸渍比1.25:1,活化温度450℃,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到930.2mg·g^-1。
王贵龙严振忠林梅芳林茜李喜冲林冠烽
关键词:预处理活性炭
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自黏结颗粒活性炭的制备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碱/尿素体系的纤维素大分子溶解机理,以杉木屑为原料制备自黏结颗粒活性炭;讨论了不同活化温度、碱/尿素比例和有无冷冻条件对颗粒活性炭耐磨强度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升高,活性炭的耐磨强度和吸附性能逐渐提高;在碱和尿素的共同作用下,冷冻有利于促进活性炭孔隙结构发达,吸附性能提高。在活化温度900℃、碱/尿素质量比14∶36且冷冻12 h的最佳条件下,颗粒活性炭的耐磨强度、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99.12%、1204 mg/g、232 mg/g、1365 m2/g、0.86 cm3/g和2.46 nm。
杨旋何晨露熊永志林冠烽陈燕丹黄彪
关键词:孔隙结构
一种汉逊酵母属微生物改性茶叶副产物制备吸附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汉逊酵母属微生物改性茶叶副产物制备吸附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茶叶副产品破碎处理→和汉逊酵母属微生物及粘结剂→混合物料→培养改性→得到吸附剂,用于吸附甲醛、苯和甲苯等。在培养过程中,汉逊酵母属微生物得到生...
陈涵林冠烽李建民常颖萃吴开金陈志江
文献传递
一种多孔外壳的核壳式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成型活性炭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外壳的核壳式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定型:制得颗粒状物料;(2)包覆:在颗粒状物料外层形成均匀的无机包覆层;(3)热处理:使物料中的有机粘结剂发生热...
黄彪林冠烽蔡政汉陈翠霞唐丽荣卢麒麟李涛江茂生陈学榕林咏梅陈燕丹吕建华卢贝丽
文献传递
不同地区麻疯树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被引量:18
2008年
对6个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籽的性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种子外观性状差异不大,长度、宽度、侧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6%、1.2%和2.4%,千粒重差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为3.8%;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籽的含油率均在30.0%以上,脂肪酸以C16和C18为主;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均在70%以上。
吴开金万泉林冠烽肖祥希林阿平
关键词:麻疯树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生物柴油
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磷酸法活性炭及其碘吸附性能的研究
2011年
研究采用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了吸附性能良好的活性炭。试验采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和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法对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6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酸屑比、研磨时间、活化温度、磷酸浓度是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四个关键因素。以碘吸附值为响应目标,对四因素进行BBD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二阶模型,确定了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磷酸活性炭的较优操作条件为:酸屑比2.00,研磨时间22min,活化温度406℃,磷酸浓度20%,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1195.23mg/g。
李素琼黄彪林冠烽陈翠霞黄锦峰
关键词:机械力化学法活性炭磷酸碘吸附值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氯化锌法活性炭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6
2012年
研究利用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了性能良好的活性炭。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项回归模型建立和参数优化,并通过低温液氮(N2/77 K)吸附测定较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利用氯化锌为活化剂的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活性炭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锌与绝干木屑的质量之比(锌屑比)值3.00,研磨时间10 min,活化温度584℃,活化时间2.5 h,此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262.47 mg/g。
李素琼黄彪林冠烽陈燕丹陈卫群陈翠霞
关键词:活性炭响应面法
一种磷/氮掺杂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环境友好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氮掺杂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廉价易得的含氮生物质原料,基于磷酸活化法同时实现杂原子的掺杂和活性炭的自成型,制备具有发达的微/介孔结构、高比表面积...
卢贝丽尹铸吴锋振何长福杨旋黄彪唐丽荣陈燕丹林冠烽吕建华游昕达
低浓度磷酸法制备麻杆活性炭
以麻秆为原料,采用低浓度的磷酸浸渍,然后在高温下对其进行活化,制得吸附性能良好的麻杆活性炭。讨论了温度、保温时间、磷酸浓度等因素对麻秆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和N2吸附等温线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
林冠烽黄彪吴开金陈学榕
关键词:麻杆活性炭低浓度微观结构
文献传递
磷掺杂硬碳/MnO_(x)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2025年
以椰壳为生物质碳源,磷酸为磷源和造孔剂,硫酸锰为锰源,通过水热处理和一步热解法合成磷掺杂硬碳/MnO_(x)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分析了磷酸和硫酸锰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提升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磷酸的刻蚀作用有助于形成微孔-介孔复合的多级孔结构,这不仅可为复合材料提供双电层电容,也可为MnO_(x)的生长提供空间,减少其团聚,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赝电容活性位点。磷掺杂不仅可以增加硬碳的层间距,增加其结构中的缺陷,也会引入C—P==O、C—P—O和C/P—O—P等含磷官能团,与MnO_(x)发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其电化学性能。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高达302F/g,在10A/g条件下循环10000次后,电容保持率为70.5%;组装成对称超级电容器,在能量密度为156Wh/kg时,功率密度可达400W/kg,表明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江荣源李思敏陈志强王贵龙陈俊涛林冠烽卢贝丽黄彪陈燕丹
关键词:椰壳磷掺杂赝电容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