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47 H指数:5 供职机构: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青少年双相障碍不同亚型首发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青少年双相障碍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月后测定住院双相障碍患儿149例和50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按照目前发作形式分为躁狂组49例、抑郁组80例和混合组20例,比较3组间临床特征及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水平。结果:躁狂组在总病程(F=8.237,P<0.001)和本次病程(F=5.228,P<0.05)的时间上低于抑郁组和混合组,躁狂组非核心家庭(离异、丧偶)的比例高于抑郁组和混合组(χ~2=6.200,P<0.05);混合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比例高于躁狂组和抑郁组(χ~2=7.449,P<0.05)。躁狂组、抑郁组和混合组治疗前后的T3、T4值及治疗后的FT4值低于对照组(F=49.214,27.303,12.882,P<0.001);躁狂组在治疗前的FT3值高于其他3组(F=5.512,P<0.001);躁狂组治疗后的TSH值高于抑郁组和对照组,并且混合组治疗后的TSH值高于对照组(F=8.75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双相障碍不同亚型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在治疗前后与正常青少年的比较中具有不同的甲状腺素水平。 张莉 李月娥 杨超关键词:青少年 双相障碍 甲状腺素 团体心理咨询对高中生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在高中生危机事件发生后应用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晤谈了解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周前发生自杀事件(1名学生自杀已遂)的高二学生某班进行情绪状况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晤谈收集到的资料制定团体心理咨询计划,完成一周期的团体心理咨询后用SDS、SAS及自编咨询效果评价问卷进行情绪评估和咨询效果评价。结果:经团体心理咨询后,该高二学生团体的SDS得分和SAS得分均显著下降(36.5±8.0 vs 31.5±6.9;36.3±8.2 vs 32.9±7.1,P<0.05);效果评价问卷,咨询有效率高于既定评价标准(>50﹪)结论: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缓解危机事件带给高中生的压力,改善情绪状况,提高生活事件应对能力。 杨超 吕淑云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 高中生 童年创伤经历及血清炎性指标评估青少年抑郁症严重程度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索童年创伤和内生化特异指标[血浆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另按2:1比例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IL-6、TNF-α、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评分的差异,分析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6、TNF-α、CTQ-SF评分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IL-6、TNF-α、CTQ-SF评分均为抑郁症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预测抑郁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0.807、0.795,敏感度与特异度为86.6%和76.7%。将三者纳入预测模型,模型预测抑郁症的AUC及敏感度、特异度有所提升。重度抑郁组IL-6、TNF-α、CTQ-SF评分高于中度与轻度抑郁组(P<0.05),均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正相关(r分别为0.615、0.640、0.523,P<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三者间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7、0.650、0.552,P<0.05)。结论 CTQ-SF评分和血浆IL-6、TNF-α水平是青少年抑郁症危险因素,且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抑郁症发生与评估抑郁症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且IL-6、TNF-α、CTQ-SF评分互呈正相关。 张芳 秦英杰 杨超关键词:抑郁症 青少年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于lepR-JAK2-STAT3通路探讨瘦素影响抑郁小鼠5-HT_(2B)受体表达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瘦素通过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和激活转录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对抑郁小鼠5-羟色胺2B(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_(2B),5-HT_(2B))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皮下注射皮质酮制备抑郁模型,对小鼠进行蔗糖偏好实验、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来评估抑郁状态。其次,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核苷酸结合域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蛋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and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3,NLRP3)炎症因子抑制组和瘦素干预组,每组6只小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lepR、JAK2、STAT3和5-HT_(2B)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lepR、JAK2、STAT3和5-HT_(2B)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瘦素干预组小鼠lepR、JAK2、STAT3和5-HT_(2B)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敲除瘦素受体,瘦素与5-HT_(2B)受体表达无关联。结论瘦素通过lepR-JAK2-STAT3通路增加5-HT_(2B)受体的表达。 李月娥 王玲丽 杨超 靳新荣 梁路关键词:瘦素 抑郁症 电针刺激迷走神经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迷走神经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人78例青少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电针刺激迷走神经+舍曲林,40例)和对照组(舍曲林,38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评估。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HAMD-17进行疗效评估,ELISA方法检测IL-1α、TNF-α、IL-6、IL-2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80.0%(32/40),对照组有效率57.9%(2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0,P=0.034);两组PANSS阴性因子、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HAMD-17总分较其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试验组PANSS—般精神病理及总分、HAMD-17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IL-lα、TNF-α、IL-6、IL-2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刺激迷走神经对青少年抑郁症状有改善作用,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杨超 杨晓莹 张莉 王媛 王艳 杨萍关键词:抑郁症 青少年 电针 迷走神经 炎性因子 甲状腺B超异常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征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B超异常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少科住院、年龄≤18岁行甲状腺B超共236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甲状腺B超异常检出率为20.8%。甲状腺异常组与非异常组的性别(χ~2=5.089,P<0.05)、族别(χ~2=4.824,P<0.05)、治疗情况及精神疾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异常组的前3位疾病诊断为: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以女性患者为主,汉族多见,抑郁发作患者更易共病甲状腺异常,治疗以心境稳定剂联合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 张莉 杨超 唐安平 傅岳文 卢卓丽 古丽巴哈尔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疗效与NMDA抗体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顽固性幻听患者疗效与血清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抗体浓度相关性研究。方法精神分裂症有顽固性幻听住院患者30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平行对照试验,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前、治疗6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NMDA抗体浓度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般人口学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6周后PANSS总分(t=22.099)、阳性症状分(t=15.097)、阴性症状分(t=3.800)及一般病理评分(t=14.888)均低于治疗前(P<0.001)。病例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NMDA抗体两两比较,发现均有显著性差异(t=7.062,2.089,9.697,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病例组治疗前抗NMDA抗体浓度与PANSS总分存在正相关(r=0.522,P=0.002),治疗后NMDA抗体浓度与PANSS总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r=0.100,P=0.598)。结论精神分裂症有顽固性幻听患者通过氯氮平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NMDA抗体浓度下降,其作用机制有谷氨酸及其他通路参与,NMDA抗体可能是谷氨酸代谢相关生物标志物之一。 张莉 张红艳 李静 吾拉木 李霞 杨超关键词: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 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防御机制和MMPI测试的研究发现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两组疾病的异同。方法:对37例双相障碍患者和31例单相抑郁患者进行防御机制(DSQ)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MMPl),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MPI两组在量表HY(t=2.033,P<0.05)、PT(t=2.371,P<0.05)、SC(t=2.545,P<0.05)、Ma(t=2.648,P<0.05),PD(t=3.101,P<0.01),双相障碍组高。DSQ与MMPI相关分析,双相障碍组MMPI中的Pa、Pt、Sc、Ma、Si分与不成熟因子显著正相关,与成熟因子负相关,而单相抑郁组仅有Pa、Sc、Ma与不成熟因子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双相障碍组发病年龄更早,与单相抑郁比有人格特征的区别,表现的更不成熟、更不稳定,这与他们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可能有关。 陈晓英 杨超 徐唯关键词:双相障碍 单相抑郁 防御机制 MMPI 电针迷走神经对抑郁模型幼鼠海马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电针迷走神经(VNS)对抑郁幼鼠海马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方法构建幼鼠抑郁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US组、氟西汀组和电针组。使用体质量、摄食量及不动时间评定幼鼠抑郁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幼鼠海马齿状回区中Beclin1、LC3Ⅰ和mToR表达。结果造模后刺激前,CUS组、氟西汀组和电针组的体质量、摄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不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刺激后,CUS组体质量、摄食量仍低于对照组,不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电针组体质量、摄食量高于CUS组,不动时间短于CUS组(P<0.01)。CUS组平均光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但mToR染色强度小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电针组的幼鼠海马齿状回中Beclin1和LC3Ⅰ表达水平低于CUS组,mToR表达水平高于CUS组(P<0.01)。结论电针迷走神经改善CUS诱导抑郁幼鼠模型抑郁症状,可能与抑制海马齿状回区Beclin1、LC3Ⅰ表达,升高mToR表达,从而改善自噬有关。 周志强 程明 刘学军 杨超关键词:抑郁 电针 迷走神经 自噬 幼鼠 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女性激素水平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对比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女性激素水平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心理科住院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70例、维吾尔族5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SLERS)、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PQ)、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估。并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进行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文化程度、绝望感、焦虑躯体化、恶性生活事件、健康、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业余活动、性生活、角色平等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婚姻满意度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神经质、法律政治负性事件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维吾尔族患者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内外向、遇到烦恼获得支持、与亲友关系、婚姻满意度、文化程度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健康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两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均显示,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HAMD评分相关性较小。结论汉族和维吾尔维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汉族和维吾尔维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相关性较小。 李月娥 徐上知 吕淑云 马瑞晨 杨超 王欣 巴哈尔古丽关键词:围绝经期 婚姻质量 雌激素类 维吾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