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择期PCI与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质量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比较择期PCI与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择期组与急诊组,各200例。择期组采用择期PCI治疗,急诊组于就诊当日行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变化、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SD、LVEDD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组治疗后3个月LVESD及LVEDD高于急诊组,LVEF低于急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急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PCI与急诊PCI均可改善AMI患者心脏功能,急诊PCI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心肌功能恢复优于择期行PCI治疗。
- 杨赤梁丕邱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急诊PCI左心功能不良心脏事件
- 上消化道低张力气钡双重对比X线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广泛应用后,对上消化道,特别是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且对早期胃癌的发现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对胃溃疡等的诊断也更准确了,还可应用到全消化道其它疾患的检查.在此基础上采用低张充气造影方法,即在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注射654-2等药物,使胃处于松弛低张状态,胃壁蠕动减弱,胃液分泌减少,有利于钡剂附着;黏膜更易舒展,影像更为清楚,有利于发现更小的病变.目前,虽然纤维胃镜已广泛使用,但钡餐检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特别是低张力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可与胃镜检查互相补充.确定病变的范围、大小,病变与全胃的关系.现将实际工作中低张力气钡双重造影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如下探讨,以便提高检查技术及诊断水平.
- 杨璧杨赤
- 关键词:上消化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造影方法钡餐检查
- MSCT在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的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各种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肺部病变22例,全部病例均做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后处理重建,薄层重建、SSD、MPR能准确显示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中央型肺癌15例,支气管内膜结核5例,支气管腔内错构瘤2例。后处理重建后所有病例均能清楚显示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中央型肺癌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管壁僵硬不规则。而支气管内膜结核及错构瘤引起支气管腔狭窄不明显,支气管壁轮廓较肺癌光整。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观察及评价肺部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有助于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杨壁杨赤
- 关键词:后处理技术肺部病变多层螺旋CT
- 蜂蜇伤36例院前救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蜂蜇伤患者院前救治中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近3年本院急诊院前救治的36例蜂蜇伤患者的治疗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蜂蜇伤患者中,全身症状消失当天返家11例,留观1d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返家6例,19例住院患者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蜂蜇伤患者在院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明显提高蜂蜇伤的院前及院后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杨佳黄宁生杨赤
- 关键词:蜂蜇伤院前救治肾上腺皮质激素
- 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价值评估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急诊PCI治疗,30例患者发病后2~6 h进行手术;70例患者入院后立即(<2 h)采用PCI治疗。分析不同时间内再灌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100例患者中,<2 h手术者住院时间[(8.36±2.36)d]、室颤发生率(2.00%)、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均优于2~6 h手术者(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与标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急诊PCI治疗,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
- 杨赤杨佳梁丕黎粤
-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
- 四磨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四磨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1月1日~2020年4月30日接诊的80例中重度FC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四磨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合理膳食、饮水及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指导2周,四磨汤组在对照组接受的指导基础上给予口服四磨汤加减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exner便秘评分(WCS)、血清及尿钠、钾、钙及镁离子浓度。结果四磨汤加减液中钠、钾、钙、镁元素含量分别是22.0、676.0、130.0、95.3mg/kg。治疗后,四磨汤组WCS比对照组低,四磨汤组血清钾离子浓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清钠、钙及镁离子浓度及尿钠、钾、钙及镁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磨汤加减液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它富含钾元素,提高患者的血钾离子浓度水平可能是其中一个作用机制。
- 聂丽芬杨赤冯素玲舒建昌梁天山庞春梅陈建鑫朱永建
- 关键词:四磨汤功能性便秘血清钠血清钾血清钙血清镁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与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对比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比较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与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入选患者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学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同时给予维C银翘片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口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7%vs.82.7%,P<0.05)。结论: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杨赤张月红
- 关键词:利巴韦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效果对比被引量:6
- 2013年
-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其与患者脑损害的部位、脑血管的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疾病等等相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肢体偏瘫等等。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其临床研究价值越来越显著。
- 杨璧杨赤
- 关键词:MRICT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性分析。方法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进行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IL-12的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的状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6.72±2.56)分,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为(9.41±2.66)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以降低IL-6、IL-12的水平,改善脑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杨赤符悦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醒脑静注射液白细胞介素脑功能
- 血清钠、钾、钙、镁离子与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血清钠、钾、钙、镁离子浓度与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FC患者为病例组,80例排便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钠、钾、钙及镁离子浓度,分析病例组血清钠、镁离子浓度与Wexner便秘评分(Wexner constipation score,WC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钠、镁离子均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钾、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钠、镁离子浓度与WC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FC患者的血清钠、镁离子浓度均较低,另外血清钠、镁离子浓度与WCS无相关性,可适当提高钠,尤其是镁的摄入,从而改善FC。
- 聂丽芬冯素玲杨赤舒建昌张晓燕庞春梅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血清钾离子血清钙离子血清镁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