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薇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血性
  • 4篇神经系
  • 4篇神经系统
  • 4篇术后
  • 4篇帕金森
  • 4篇缺血
  • 4篇综合征
  • 4篇腺癌
  • 4篇护理
  • 3篇血管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癌术
  • 3篇乳腺癌术后
  • 3篇帕金森综合征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血管病
  • 2篇药物
  • 2篇神经梅毒

机构

  • 19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19篇杨薇
  • 9篇李鸣
  • 6篇马倩倩
  • 4篇肖寒
  • 4篇朱莹莹
  • 4篇张耀文
  • 4篇吴慧杰
  • 4篇王灿
  • 3篇韩玉亮
  • 3篇付希英
  • 2篇林京京
  • 2篇赵兴
  • 1篇韩艳秋
  • 1篇毛西京
  • 1篇管清香
  • 1篇张雷
  • 1篇尹建元
  • 1篇孙波
  • 1篇殷飞
  • 1篇张广远

传媒

  • 13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致残原因,是发达国家第三大死因[1]。而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1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全球卒中患者死亡人数为570万人,首次发患者数达1600万人,到2030年,这些人数可能分别达到780万人、2300万人[3]。
马倩倩李鸣吴慧杰王灿李金遥杨薇
关键词:脑血管病血清尿酸致残原因黄嘌呤氧化酶脑卒中发病率复发性卒中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年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实施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抑郁症和焦虑测评分数。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测评分数明显较对照组低,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直好评。
朱莹莹肖寒杨薇邹丹
关键词:乳腺癌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急性孤立性双侧小脑中脚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小脑中脚(MCP)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白质纤维组成,是皮质小脑通路的一部分。MCP由多条血管供血,该区域梗死并不常见,而孤立性双侧MCP梗死则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孤立性双侧小脑中脚梗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资料简要探讨孤立性双侧小脑中脚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杨紫茜张雷傅蓉杨薇
关键词:小脑前下动脉血管内治疗
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细胞自噬不仅是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细胞适应恶劣环境、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凋亡发生紊乱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对细胞自噬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不仅有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参与,还有细胞自噬。本文就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乔赵娜黄传江韩玉亮杨薇
关键词:细胞自噬自噬体信号调控分子机制缺血性脑血管病
叶酸修饰硬脂酸接枝白芨共聚物的合成及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制备了叶酸修饰硬脂酸接枝白芨(FA-BSPs-SA)的共聚物,通过氢核磁光谱(1H 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及红外光谱法(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多西他赛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共聚物及其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结果证实硬脂酸和叶酸均已接枝在白芨多糖上.疏水性药物多西他赛可被包嵌于FA-BSPs-SA的胶束内.叶酸取代度增加,胶束粒径减小,载药量与包封率均增加.载药胶束体外释药具有p H依赖性(p H=5.0~7.4).共聚物FA-BSPs-SA和BSPs-SA浓度为40μg/m L时,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与多西他赛溶液相比,相同药物浓度的FA-BSPs-SA和BSPs-SA载药胶束抗肿瘤效果更佳,且载药FA-BSPs-SA胶束对有叶酸受体表达的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载药BSPsSA胶束更强.FA-BSPs-SA共聚物有望作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材料.
管清香纪丹阳孙波乔瑾何彤张广远虞振静尹建元杨薇
关键词:叶酸硬脂酸白芨胶束抗肿瘤药物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palsy,PSP)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病因仍不明确。它多为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以核上性眼肌麻痹、轴性肌强直、帕金森综合征、假性球麻痹和痴呆为主要特点,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数死于吸人性肺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现将我院收治的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道如下,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林京京张耀文韩玉亮韩艳秋毛西京殷飞杨薇
关键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文献复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综合征假性球麻痹眼肌麻痹
多系统萎缩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17年
小脑性共济失调分为两大类:散发性和遗传性。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成年期起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分为两种临床亚型,包括以帕金森综合征为突出表现的临床亚型称为MSA-P型,以小脑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者称为MSA-C型。
李金遥吴慧杰王灿马倩倩李鸣杨薇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临床亚型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2011年,Garcia-Monco等将存在胼胝体压部短暂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命名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1]。RESLES被定义为可逆的胼胝体压部病变,有时也累及脑室周围白质,皮质下白质和基底神经节。RESLES病例中儿童较多,成人少见,且主要发生在日本等亚洲国家,本质是可逆的细胞毒性水肿,致病原因不一。
王灿吴慧杰李金遥马倩倩李鸣杨薇
关键词:胼胝体压部综合征可逆性基底神经节REVERSIBLEAEDS
扩布性去极化和梗死周围去极化与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关系
2022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造成了巨大社会和经济负担。在梗死部位确定的情况下,梗死面积的发展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先兆性和家族性偏头痛可能会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
刘亚奇付希英李鸣杨薇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偏头痛缺血半暗带
整体护理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7年
进一步分析和探究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整体护理对于患者心理状况与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水平。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院内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患者,总数为84例,其中根据科学的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不同的组别,各为42例。针对试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干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护理模式,在完成护理后进行患者SAS、SDS、并发症发生率等参数进行确认与对比,以此来确定整体护理针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心理恢复与生理恢复的实际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SAS、SDS等参数在研究初期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随着护理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智力水平、情绪稳定性以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相比于对照组而言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结论 结合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整体护理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与治疗具有明显的作用与价值,其不但能够有效疏解患者的心理焦虑与恐惧心理,同时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提升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邹丹杨薇朱莹莹肖寒
关键词:整体护理甲状腺癌术后康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