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宁

作品数:21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5篇心病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冠心病
  • 4篇血管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心电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室
  • 2篇心脏
  • 2篇型心
  • 2篇血分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机构

  • 21篇濮阳市油田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濮阳医学高等...

作者

  • 21篇杨宁
  • 9篇王恒亮
  • 9篇司定然
  • 6篇任付先
  • 6篇商惠萍
  • 2篇林勇
  • 2篇常显亭
  • 2篇张晓君
  • 2篇李芹
  • 1篇毛驰
  • 1篇赵献银
  • 1篇李忠银
  • 1篇韩振华
  • 1篇张金生
  • 1篇冯治宽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7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两组患者都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平均心率、心率失常发生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平均心率、心率失常发生率及LVEF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可明显降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的水平,同时还可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杨宁商惠萍王恒亮司定然
关键词:微量泵利尿合剂难治性心力衰竭B型脑钠肽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用我院2006年7月~2008年7月以来收治的STEMI患者84例,分成溶栓组41例和非溶栓组43例,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观察冠脉再通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诊6个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近期及远期预后。结果治疗组41例,其中25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5.76%。左室重构、左心室射血分数、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静脉溶栓疗法可以改善急性STEMI患者左心功能(左室重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1级终点事件(MI、猝死),改善预后。
杨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尿激酶
GATA1/β2AR信号通路在栀子苷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冠心病模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及GATA结合蛋白1(GATA1)/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心室回旋分支末端的方法制备冠心病模型,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栀子苷低、高剂量(25、100 mg·kg^(-1))组,栀子苷(100 mg·kg^(-1))+克伦特罗(β2AR激动剂,0.5 mg·kg^(-1))组,另设置假手术组,操作相同但不结扎。造模成功1周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栀子苷ig给药,克伦特罗ip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ig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连续给药3周。超声心动图进行大鼠心功能检测;ELISA检测血清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及精氨酸酶-1(Arg-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巨噬细胞相对含量及M1/M2极化状态;免疫组化法进行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采用Masson和TTC染色分别评估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心肌梗死情况;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裂解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GATA1、β2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心肌组织相较于假手术组呈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NT-proBNP、TNF-α、IL-6含量、心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M1-F4/80^(+)CD86^(+)值(M1型巨噬细胞占比)、ET-1、心肌梗死率、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β2A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0.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M2-F4/80^(+)CD163^(+)值(M2型巨噬细胞占比)、eNOS、GATA1、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栀子苷低、高剂量给药可显著逆转模型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P<0.05、0.01),且显著升高IL-10、Arg-1水平(P<0.05、0.01);给予克伦特罗则明显抵消高剂量栀子苷对模型组大鼠上述指标�
谈旭张永静杨宁
关键词:冠心病栀子苷心肌损伤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1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1比值(Angptl2/Angptl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病人221例为研究对象,均术后随访12个月,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狭窄组(发生ISR的35例)和未狭窄组(未发生ISR的18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Angptl1、Angptl2水平,计算Angptl2/Angptl1;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病人PCI术后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ngptl2/Angptl1诊断STEMI病人PCI术后ISR的价值。结果狭窄组STEMI病人支架直径、血清Angptl1水平低于未狭窄组[(2.92±0.47)mm比(3.39±0.51)mm,(1.45±0.48)mg/L比(2.01±0.67)mg/L,t=5.06、4.72,P<0.05],血清Angptl2水平及Angptl2/Angptl1高于未狭窄组[(2.54±0.85)mg/L比(1.78±0.60)mg/L,1.75±0.59比0.89±0.30,t=6.39、12.94,P<0.05];Angptl2/Angptl1[OR 95%CI:2.95(1.76,4.93),P<0.05]是STEMI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OR 95%CI:0.58(0.48,0.72),P<0.05]是STEMI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保护因素;Angptl2/Angptl1诊断STEMI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截断值为1.31,其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87.1%。结论PCI术后ISR的STEMI病人Angptl2/Angptl1较高,Angptl2/Angptl1有望作为诊断STEMI病人行PCI术后ISR的潜在指标。
杨宁司定然梁彦丽王金鹏李芹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CCU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19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临床综合诊治情况及患者和家属意愿,将其分为急诊组、普通病床组、PCI组、CCU组、PCI+CCU组。分别于入院d1、d2、d4检测各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水平,入院d10检测患者血清AST、ALT、Cr水平。所有患者入院d3-5行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入院d2各组患者血清CK—MB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入院d4各组患者血清cTnI、AST、ALT、Cr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通病床组、CCU组患者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PCI组、PCI+CCU组;普通病床组的血清AST水平显著高于PCI组、PCI+CCU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CCU组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普通病床组、CCU组;PCI+CCU组血清Cr水平低于普通病床组、PCI组、CCU组;入院d10普通病床组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PCI组、CCU组、PCI+CCU组;CCU组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PCI+CCU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通病床组LVEF显著低于PCI组、CCU组、PCI+CCU组。入院d10普通病床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PCI组、CCU组、PCI+CCU组。【结论】急诊PCI术后收治至CCU病床是治疗STEMI患者的最佳方案。
杨宁司定然商惠萍王恒亮张金生
关键词:急性病血管成形术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心脉隆注射液,5~10 mg/k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爬楼梯阶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6%、93.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爬楼梯阶数、LVEF显著升高,LVEDD、LVESD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爬楼梯阶数、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杨宁王恒亮司定然
关键词:心脉隆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自主神经功能与冠心病患者血管损害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和冠心病患者血管损害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对患者的脉搏波波速度(PWV)进行检测,根据PWV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54例,PWV<9 M/s)和升高组(30例,PWV≥9 M/s),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24 h监测心电图改变和心率变异(HRV),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结果升高组患者5 min心脏搏动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低于正常组,低频(LF)、高频(HF)、夜间平均心率/白天平均心率(nHR/dHR)及LF/HF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HR/dHR、LF、HF、LF/HF与PWV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R/dHR、LF、LF/HF为PW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加重冠心病患者血管损害程度,nHR/dHR、LF及LF/HF为PWV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可以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对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杨宁王恒亮司定然任付先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冠心病血管损害心率变异性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外周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18例)与尿激酶(UK组,22例)溶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后各阶段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24h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半年后的心功能状况。结果:rt-PA组患者冠脉再通率较UK组高(P<0.05);rt-PA组发生轻度出血7例(38.89%),UK组2例(9.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再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患者6个月后,rt-PA组与UK组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t-PA在梗死冠脉血管开通率高于UK,但出血发生率亦高于UK。两者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杨宁任付先
关键词:静脉溶栓心肌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牙槽外科门诊心电监护下拔牙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局部麻醉和拔牙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以及术中并发症的处理,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牙槽外科门诊心电监护下拔牙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7月我院牙槽外科门诊收治的275例心血管疾病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程心电监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拔牙,术前,术中根据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情况给予相关的治疗,记录麻醉术前、中、后和拔牙术前、中、后的血压、心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疗效。结果①心血管疾病患者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手术前,术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后10分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②259例患者顺利完成拔牙手术;其中44例术中出现需要处置的心肌缺血、血压升高及心率失常等改变;16例患者因并发症出现停止拔牙手术,拔牙成功率为94.18%。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只要有周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完善的病情告知和沟通,在术中严密心电监护下,采取无痛微创的拔牙技术及准确地对症处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拔牙,是安全可行的。联合心内科医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可以取得理想满意的疗效。
林勇毛驰常显亭杨宁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电监护微创拔牙
微创技术在老年患者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技术在老年患者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60岁以上的老年牙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与治疗B组.其中治疗A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牙种植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埋植术.两组患者各植入20枚种植体,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疼痛评价以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牙周炎、牙槽骨吸收严重等不良情况,但是治疗A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与疼痛评价情况明显优于治疗B组的患者.结论 微创技术在老年患者牙种植术中用时短、疼痛少,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小,安全、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勇赵献银杨宁常显亭
关键词:微创技术老年牙种植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