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

作品数:24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中医
  • 5篇焦虑
  • 4篇网络
  • 4篇焦虑障碍
  • 4篇广泛性焦虑
  • 4篇广泛性焦虑障...
  • 3篇大学生
  • 3篇心理
  • 3篇精神病
  • 2篇心理健康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药物
  • 2篇药物所
  • 2篇药物所致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预后
  • 2篇症状
  • 2篇上热下寒
  • 2篇上热下寒证

机构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李雪
  • 7篇朱虹
  • 7篇贾竑晓
  • 5篇朱虹
  • 5篇张辉
  • 4篇尹冬青
  • 4篇房萌
  • 4篇刘杰
  • 4篇薛春苗
  • 4篇庄红艳
  • 4篇刘杰
  • 2篇张磊
  • 2篇赵燕
  • 2篇赵燕
  • 1篇迟莉
  • 1篇冯秀杰
  • 1篇王娣
  • 1篇杨凤池
  • 1篇章红英
  • 1篇王艳梅

传媒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使用标准化的中医证候调查表,采集1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信息,并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结合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判定证型分布。结果通过频率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贝叶斯网络分析,判断出了5个中医证型,其中气虚痰湿证占比最高(30%),其次为脾虚痰热证(23.75%)、气阴两虚证(21.88%)、阴虚湿热证(17.50%)、胃热炽盛证(6.88%)。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病机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心。病性有气虚、阴虚、湿、热、火、痰等。
冼淑连贾竑晓李雪王娣李雪王娣姜海荣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
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核心证素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的核心证素,探究核心病机,为GAD的中医辨治提供思路。方法收集GAD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症状,中医症状观察表评估中医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根据中医症状观察表采集的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法对频次>10%的症状进行聚类,判断病性证素及病位证素,形成证素-症状关系表,依照此表计算每名患者的中医证素积分。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评估核心证素,核心证素与精神症状、核心证素与其他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GAD患者共517例,出现频次>10%的症状有81个,包含21个精神症状和60个躯体症状。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12个证素,包含6个病性证素,分别是阴虚、火热、痰湿、气滞、血瘀和气虚,6个病位证素,分别是肝、脾、肾、胆、胃和心。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GAD的核心病位是肾,核心病性证素是阴虚,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网络联合分析提示阴虚是整合网络的核心,阴虚证素与各脏腑的关系依次是肾、脾、胆、肝、心、胃。阴虚证素与善恐易惊、善思、犹豫不决、做事反复、无故担忧相关性最高;肾证素与善恐易惊、无故担忧、做事反复、善思、坐立不安相关性最高。结论GAD的核心病位证素是肾,核心病性证素是阴虚,肾阴虚可能是GAD的核心病机。
李雪李雪贾竑晓冯正田朱虹朱虹段宇航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复杂网络肾阴亏虚核心病机
清热解郁方治疗双相抑郁火热内郁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明确清热解郁方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中药、西药安慰剂对照设计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相抑郁火热内郁证的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西药模拟片+中药配方颗粒)和对照组(西药+中药安慰剂),入组后脱落7例,试验组36例,对照组37。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进行中医火热内郁证积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t Internal Depression Syndrome,TCMI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 Item,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33项轻躁狂清单(Hypomania Checklist-33,HCL-33)、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记录重要体征、不良事件;分别于筛选期和治疗后的第8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中途退出患者的检查项目同第8周。主要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为第8周HAMD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次要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第8周TCMIDS、HAMA、HCL-33、YMR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点HAMD-24项量表评分较基线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第4周和第8周时HAMD-24项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CMIDS评分和HAMD评分不同时点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TCMIDS评分、HAMD评分在第4周和第8周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YMRS和HCL-33评分不同时点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解郁方能有效缓解双相抑郁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且较西药有更多优势,另外对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或躁狂相关症状有一定疗效,且�
尹冬青贾竑晓贾竑晓郑思思宁艳哲
关键词:双相抑郁双相情感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秦汉至民国时期部分医家籍贯分布探析
2017年
对《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的医家籍贯进行统计,并简要分析影响医家分布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诸条件;医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浙江、江苏、安徽3地的医家数量最多,而在这些省份,医家也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某些县市。医家的历史分布表明医家的成才成名与地域性及家传性有关系,并受到政治、文化、经济诸因素的影响。
方慧李雪郭雨菲谢超何星宝曹俊章红英迟莉
基于层次聚类与复杂症状网络的广泛性焦虑障碍之上热下寒证的症状关系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全面系统地探究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之上热下寒证的症状特点。方法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收治的168例GAD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与西医精神症状信息。专家判定其中100例为上热下寒证患者,68例为非上热下寒证患者。通过频数分析研究上热下寒证的常见寒、热症状分布特点。通过层次聚类分析GAD之上热下寒证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再通过提取GAD之上热下寒证的核心症状,进行核心症状间的复杂症状网络分析,探究上热与下寒症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联合聚类分析与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探寻GAD之上热下寒证的核心病机。结果GAD上热下寒证的患者较非上热下寒证的患者病程更长,焦虑程度显著较高,常见症状(频率>30%)更多。GAD上热下寒证常见(频率>30%)的寒、热症状有:口舌干燥、舌苔白、两目干痒、下肢不温、面部洪热潮热、口苦、口渴欲饮、小腹畏寒、腰凉、盗汗、头热汗出、脉滑、手热足冷、足胫寒冷、面部多汗。GAD上热下寒证的病位证素为:心、胃、肾、督脉、脾、胆;病性证素为:火热、寒凝、气滞、气虚、阳虚。精神焦虑在核心症状的复杂症状网络中的作用最大。结论精神症状在GAD上热下寒证的症状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潜在的核心病机可能是“君火失明,相火离位”,其治疗则为清热安神,辅以温阳。
冯正田郑思思李雪李雪尹冬青朱虹贾竑晓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上热下寒层次聚类
矿物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用药规律探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挖掘矿物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中药饮片方剂,采用Excel 2010、SPSS 19.0软件对矿物药使用规律进行分析,分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矿物药用药频次,统计矿物药所属功效,并对药物性味加以归类,分析各矿物药归经特点。结果:共收集到我院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中药饮片方剂971首,组方药物共239味,其中矿物药12味。使用频次排序居前3位的矿物药分别为珍珠母、生石膏和生牡蛎;以功效分类,平肝息风类、安神类及清热类矿物药使用最多;药性方面,以性寒、平、大寒和微寒的矿物药居多;药味方面,以咸味、甘味和辛味的矿物药居多;归经方面,主要归肝经、心经、肾经、肺经和胃经。结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以平肝息风类、安神类及清热类矿物药为法,常选用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和定惊明目功效的咸寒、甘寒之品。
庄红艳冯秀杰冯秀杰宁艳哲刘杰刘杰薛春苗
关键词:矿物药精神分裂症用药规律中药饮片数据挖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焦虑情绪的识别及中医应对策略
2021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出现以来就在迅速蔓延,疾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虽然我国疫情整体可控,但国际上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对疾病预防知识了解不足,无论是受感染患者还是未感染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紧张、焦虑的异常情绪,对个人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对COVID-19疫情诱发的焦虑情绪有促进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焦虑障碍治疗的临床经验,阐述了COVID-19患者的焦虑表现,焦虑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根据运用中医情志相胜理论缓解由于疫情引发的紧张、恐惧、担忧的情绪;主张以焦虑核心症状为主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恰当、合理使用经方。希望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改善人们对COVID-19焦虑的认知,采取有效的方式减轻和缓解焦虑。
李雪李雪贾竑晓
关键词:焦虑
腹针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腹针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病程、既往肥胖时间,按组间均衡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为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28天和治疗第56天体质量、腰围、BMI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对研究结果采用重复多因素方差分析,治疗组腰围、BMI、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第28天时,治疗组腰围及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6天时,治疗组体质量、腰围、BMI、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能有效地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体质量、腰围、BMI,促进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李雪李雪朱虹朱虹房萌尹冬青
关键词:腹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肥胖
心理资本视角下北京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北京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在验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9所高校方便取样318名高校教师,使用"北京居民心理健康量表""心理资本问卷""职业倦怠量表中国版"进行现场匿名调查,测量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资本水平及职业倦怠程度。结果本调查共发出问卷331份,获得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96.07%。北京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呈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51,P <0.01),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资本均呈负相关(r=-0.70、-0.41,P <0.01)。心理健康水平无法直接预测职业倦怠,是通过心理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预测职业倦怠。结论北京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同时,职业倦怠呈现较轻。心理资本在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李雅超黄紫薇常扩李雪张辉
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心理资本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潜在类别及其特征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索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潜在类别及其在心理和手机使用行为中的特征。方法2023年7月,选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UCLA孤独感量表简版(short-form of UCLA loneliness scale,ULS-8)、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错失焦虑量表(fear of missing out scale,FOMOs)、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简版无聊倾向量表(short form version of boredom proneness scale,BPS-SF)、青少年气质量表中的意志控制分问卷、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简版(short version of 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SAS-SV)对北京市206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手机使用时间和频率数据。运用SPSS 25.0进行统计描述和组间比较,使用Python 3.8软件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评估不同类别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果(1)手机成瘾[41.00(31.00,47.00)分]与抑郁[6.00(2.00,12.00)分]、孤独感[15.00(11.00,20.00)分]、社交焦虑[46.00(32.75,54.00)分]、错失焦虑[21.00(16.00,28.00)分]、反刍思维[26.00(22.00,29.00)分]、无聊倾向[41.50(32.00,49.25)分]、平均每日手机使用时间[(513.30±213.29)min]、平均每次手机使用时间[6.60(3.68,14.09)min]呈正相关(r=0.163~0.626,均P<0.05),与意志控制[49.00(44.00,59.00)分]呈负相关(r=-0.613,P<0.01)。(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存在3种潜在类别:非成瘾组(32.04%,66/206)、无聊型手机成瘾组(26.70%,55/206)、多风险型手机成瘾组(41.26%,85/206)。(3)不同潜在类别在抑郁、孤独感、社交焦虑、反刍思维、无聊倾向、意志控制、手机成瘾上的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8.805,127.342,112.149,88.069,72.146,100.206,115.159,114.926;均P<0.001),在平均每日手机使用时间和次数、平均每次手机使用时间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H=7.548,9.332,16.086;均P<0.01)。(4)随机森林算法分析结果显示,非成瘾组特�
张磊李雪常扩张辉
关键词:大学生聚类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