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调查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调查苍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其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并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72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的72例患者中,年龄为44~67岁,平均为(54.5±3.1)岁;透析时间4.1~24个月,平均为(9.2±1.4)个月;家庭月收入1000~2000元/人/月,平均为(1200.3±123.6)元/人/月。(2)腹膜透析患者各维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得分与常模比较,P〈0.05。(3)生活质量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大部分维度呈正相关性,P〈0.05。(4)生活质量与患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则呈正相关性,然与"屈服"维度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性,而与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则呈正相关性,与"屈服"维度呈负相关性。
- 李长李若福庄晓静王雅晖
- 关键词:生活质量腹膜透析社会支持
-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清除效果,为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最佳血液净化方法。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分组为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及 HD +HP 组各20例。三组在观察开始时的第1次治疗和观察结束时的最后1次治疗分别检测血钙、血磷、FGF-2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结果治疗后,HD 组与 HDF 组比较,Ca:t =0.29,P =0.77;P:t =1.65,P =0.11;iPTH:t =16.85, P =0.00;HD 组与 HD +HP 组比较:Ca:t =0.20,P =0.84;P:t =2.62,P =0.01;iPTH:t =42.64,P =0.00;HDF组与 HD +HP 组比较:Ca:t =0.09,P =0.92;P:t =2.18,P =0.04;iPTH:t =31.41,P =0.00。治疗后,三组FGF-23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 HD +HP 组下降最为显著,(HD 组与 HDF 组比较,t =4.47,P =0.00;HD 组与 HD +HP 组比较:t =8.06,P =0.00;HDF 组与 HD +HP 组比较:t =3.20,P =0.00)。结论采用 HD +HP可有效清除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磷及 FGF-23。
- 李长李若福黄璋璋叶海君吴克钗
- 关键词:维持性透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液净化FIBROBLAST
-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样病变免疫荧光分类法改良的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样病变免疫荧光(IF)分类法的改良,了解MPGN样病变的病因及特发性MPGN的患病率。方法:选取1994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诊断的MPGN样病变患者118例,采用笔者在SETHI和FERVENZA提出的IF分类法基础上探索的改良IF分类法结合电镜检查及临床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MPGN样病变118例,年龄为(39.8±17.2)岁,其中特发性MPGN 12例,而同期肾活检总数9 738例,特发性MPGN占同期肾活检总数的0.12%;按改良IF分类法分为:免疫复合物(IC)介导MPGN占78.8(93/118),C3肾小球病占8.5%(10/118),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性MPGN占5.9%(7/118),非免疫介导的MPGN样病变占6.8%(8/118);按病因分类:特发性MPGN占10.2%(12/118),有继发性病因的病例占89.8%(106/118);继发性病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占34.7%(41/118),其次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12.7%(15/118)。电镜检查MPGN样病变77例,其中MPGN73例,MPGN样病变4例。MPGN超微病理分型最常见是I型,占56.2%(41/73),其次是III型41.1%(30/73);在I型和III型中,继发性MPGN分别占78.1%(32/41)和90%(27/30)。结论:温州地区特发性MPGN的患病率极低,MPGN样病变的大部分病例存在继发性病因,最常见为IC介导MPGN,主要的继发性病因是SLE和HBV感染。改良IF分类法可较好地认识MPGN样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有助于其病因鉴别。
- 李长朱双朱双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免疫复合物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样病变免疫荧光分类法改良的探讨
- 目的: 探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样病变免疫荧光(IF)分类法的改良,以期更好地认识MPGN的发病机制及鉴别MPGN样病变的病因。重新认识特发性MPGN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以1994年1月至2018年...
- 李长
- 关键词:发病机制病理特征
- 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应用蔗糖铁针剂100 m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每周2次静脉滴注,口服力蜚能胶囊150 mg/d,同时联合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静脉补铁血红蛋白(Hb)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口服补铁,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优于口服补铁,且安全。
- 李若福王成燎刘丰李长
- 关键词:静脉补铁口服补铁肾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