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白杨

作品数:22 被引量:68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人工智能
  • 2篇信息资源
  • 2篇信息资源管理
  • 2篇语言模型
  • 2篇知识组织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素养教育
  • 2篇教育
  • 2篇GAI
  • 1篇带宽
  • 1篇导航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信息生态
  • 1篇信息生态系统
  • 1篇信息组织
  • 1篇形态演进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时间
  • 1篇学人

机构

  • 22篇南京大学
  • 10篇武汉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文...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商学院
  • 1篇上海图书馆
  • 1篇苏州图书馆

作者

  • 22篇李白杨
  • 3篇李纲
  • 3篇毛进
  • 3篇白云
  • 2篇王东波
  • 2篇张智雄
  • 1篇夏翠娟
  • 1篇左旺孟
  • 1篇曾建勋
  • 1篇黄如花
  • 1篇孙建军
  • 1篇裴雷
  • 1篇周力虹

传媒

  • 5篇农业图书情报...
  • 4篇图书情报知识
  • 2篇现代情报
  • 2篇图书与情报
  • 2篇情报理论与实...
  • 1篇情报科学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情报资料工作
  • 1篇数字图书馆论...
  • 1篇信息资源管理...
  • 1篇产业创新研究

年份

  • 5篇2025
  • 9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突发事件应急情报体系中的数字志愿者参与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体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数据驱动背景下,数字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治理的情况逐渐增多,对其参与的理论框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和制度化思考,能促进应急情报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方法/过程]在对现有数字志愿者研究与实际案例总结归纳基础上,对当前应急情报体系面临的问题、数字志愿者的概念、参与形式、参与意义等进行剖析,并对应急情报体系中数字志愿者参与的制度化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结论]数字志愿者包括数字志愿个体与数字技术组织两类,是利用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等参与志愿服务的个人或团体组织。其参与形式有合作延续、临时参与等两种。数字志愿者参与能帮助应急情报体系完善优化,解决技术处理与情报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其参与制度化需要考虑公民参与、海量数据处理、三元世界联通以及个体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等驱动因素,明晰数据搜集、处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环节的参与协同机制,通过构建参与管理体系,控制情报质量以及提升参与效率来进行规范。
张羽帆李白杨毛进
关键词:突发事件
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科研范式(AI4S)变革与观察被引量:35
2023年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AI4S)是一场正在发生的科技革命,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深度结合,帮助促进发现新知识、解决科学难题的新型科学研究范式。随着AI4S的研究推进,其发展脉络、机遇和挑战、需求和任务、实现路径等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为此本刊邀请了7位专家组织了本期笔谈。1)支撑AI4S的知识服务:AI4S对当下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多层次知识发现与获取需求;跨学科研究和创新需求;以用户为中心的参与式服务需求,使得知识服务场景向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个性化转变。为此须重新定位AI4S环境中知识服务的新角色,明确其在全面支撑科技创新进程中的新任务,树立大文献观,兼顾普惠与专深,以支撑跨学科创新。2)建设AI4S的知识底座: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获取与利用,而科技文献则是人类知识的主要载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充分认识到AI带来的科研范式变革,提出了构建AI4S的科技文献知识底座的概念,积极挖掘科技文献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高质量数据,努力构建AI4S的领域智能知识底座,将“科技文献库”转变为“科技知识引擎”,支撑AI4S所需的查询循证、态势感知、推理预测、生成启示等智能化服务。3)驱动AI4S的科学数据:科学数据有效聚合为发挥AI4S的强大功能奠定了数据基础,是图书馆实现AI时代角色与功能变革的前提,是推动科研服务转型、深化科研支持、加速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目前图书馆有效聚合科学数据为AI4S提供支撑仍面临宏观和中观上的诸多挑战,应对该挑战有以下实现路径:明确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营造科学数据管理环境;构建科学数据管理合作网络;提升科学数据管理服务能力。4)AI4S与古典文献智能语言模型:AI4S技术能够用于文献和文本的分析,更快速、更全�
孙坦张智雄周力虹周力虹王东波李白杨李白杨左旺孟左旺孟
培育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驱动海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被引量:3
2024年
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培育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家重大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度重视产业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总结了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培育的政策、企业、技术、场景四个层面,分析了海南自贸港培育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基础条件,然后针对性地对海南自贸港引入相关产业、培育发展生态提出了参考建议。
张浩李白杨
关键词:数字经济
从知识困境到认知陷阱:生成式技术驱动型信息生态系统安全问题研究被引量:15
2024年
生成式技术驱动型信息生态系统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对整个信息环境中的知识传递与共享、认知流动与扩散过程发挥支撑和推动作用。然而,这种创新型的信息生态系统也伴随着知识安全和认知安全问题的出现。本文从知识环境和认知环境两个层面入手,对生成式技术驱动型信息生态系统的特点、优势与风险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如何在符合人类价值观和社会伦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力,推动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生成式技术驱动型信息生态系统。
白云李白杨毛进李纲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知识安全知识环境认知环境
中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利用水平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NCA与fsQCA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2024年
[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是政府数据在线访问及获取的载体,如何提升平台利用水平是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以我国16个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OE理论框架并引入必要条件分析方法(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分析必要和充分两类因果关系,探究影响我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利用水平的关键因素和有效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不存在影响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利用水平的单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数据资源建设水平、数据平台建设水平和组织准备度三个前因变量是影响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利用水平的关键因素。采用组态视角发现了产生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高利用水平的4种条件组态模式,并将其总结为政府主导逻辑下数据资源与平台建设驱动型、需求响应下依托财政资源的资源与环境驱动型、财政助力下依托平台建设的组织与环境驱动型、政府主导逻辑下依托数据资源的环境驱动型。
黄如花吴应强李白杨
关键词:省级政府
基于主客观融合的人工智能跨模态生成内容质量及效能测度研究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同算法、训练数据及优化目标引致的生成质量与效能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凸显,急需提出一种测度基准准确反映真实质量,从而为在人智协同中更好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以主流跨模态文生图领域为例,综合考虑生成式人工智能接入、生成以及评估三阶段过程,结合客观标准主观感知两个维度进行质量测度以及全工作流效能评估基准构建,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结合所提基准进行测度。[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就职状态以及数字素养对主观感知表现出一定影响,过于片面地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AI辨识障碍;Midjourney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感知质量,且综合值已超过人类,Imagen 2在综合客观质量测度中表现更强;生成速度与主观得分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而提示词长度与主、客观得分呈现出显著负相关;质量偏好者选择如Midjourney的高成本、高回报工具,效能追求者选择如SDXL-Turbo的低成本、高效率工具,而两者兼顾则可选择Imagen 2。
唐昆李白杨李白杨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背景下的数智可供性与认知带宽调节研究被引量:10
2024年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资源的融合应用,可供主体的数智化特性逐渐凸显,在强化AI生成能力的同时拓宽了用户认知边界,为可供思想提供了新的延续支点。文章首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数智可供性理论建构为切入点,从“赋能”属性和“关系”机制梳理可供条件下数智与认知的逻辑关联;其次,借鉴可供思想的数智化发展机理,结合四种理论模式解构认知带宽的可供特性;最后,围绕生成式环境下认知带宽在“资源-能力-空间”的三重升维机制,探讨数智供给量级优势、技术可供内生潜力、场域自主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以期深入理解“数智何以赋能认知”的关键命题。
詹希旎李白杨
关键词:稀缺资源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背景下的新型数字鸿沟识别框架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意义]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为破解数字弱势群体的认知和行动困境提供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认知—行为”视角,利用大规模文献调研的方法构建框架。[结论/发现]构建了一个“认知—获取—使用—评估”(CAUE)框架,以识别和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新型数字鸿沟的三级指标;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创新/价值]提出识别和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框架,为解决新型数字鸿沟相关的概念辨析、形态识别和弥合路径等问题提供参考。
孙榕李白杨
关键词:数字鸿沟数字不平等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与国家战略所需的匹配度分析——基于BERTopic模型与扎根理论
2025年
【目的/意义】识别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相关研究主题与战略发展方向,探究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匹配性。【方法/过程】采用BERTopic模型对2010-2023年期间CNKI数据库中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文献进行主题挖掘,借助扎根理论对12份政府数据开放内容相关国家级政策文件归纳梳理战略发展方向。【结果/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可分为14个主题,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可分为6个子范畴和13个初始范畴,经对比分析发现,政府数据开放相关研究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表明学界研究在对接国家政策需求与发展战略过程中具有较强主动性与一致性。【创新/局限】结合利用BERTopic模型与扎根理论思想,探究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匹配性。但本文主题挖掘模型单一,未进行多种模型结果的对比;需进一步完善、补充自定义词表,加强主题特征的提取;未来可考虑使用词汇关联的形式呈现政策文件内容结构,有助于可视化展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吴应强李白杨费巍黄平平
关键词:政策文本文本挖掘主题挖掘扎根理论
论《将军碑》的叙事时间被引量:1
2005年
张大春在他的小说《将军碑》中,以时序错乱的技巧,将交错呈现的叙事时间和可涂改的记忆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不仅让读者在阅读叙述的游戏中获得满足,也在不断拆解历史的过程中质疑历史。而以叙事时间的荒诞呈现人类记忆、历史的荒谬,正是张大春现世怀疑精神的出发点。
李白杨
关键词:叙事时间怀疑精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