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哲 作品数:28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 廊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艺术 经济管理 电子电信 更多>>
新时期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以媒介传播为主的灾害事件传播流程分析 2015年 新时期的灾害事件近年来得到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其中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信息传播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无论是在汶川地震还是在南方冰雪灾害中,各方媒体的报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其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舆论的方向。所以,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来探究在新时期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 李爱哲 徐占品 贾雪倩关键词:灾害事件 信息传播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伦理思考 2018年 媒体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不仅要真实、客观地再现新闻现场,而且在传播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新闻传播的伦理要求。这要求媒体在报道灾难性新闻的过程中,尊重当事人的感受,发挥舆论正能量,做有价值、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灾难性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 李爱哲关键词:新闻伦理 灾难性新闻 伦理失范 新媒体平台助力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形态成为时下最受青睐的信息传播平台,城市形象传播顺势借助新媒体平台焕然一新。本文以互联网发展为轴探讨微博、微信、抖音助力城市形象传播,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希望能为城市品牌塑造提供借鉴和启发。 李爱哲 牛晓龙关键词:新媒体 城市形象 论现代化语境下国产科幻电影的危机叙事 2025年 在社会转型期与逆全球化思潮之中,科幻电影的危机叙事与当下现实境况下群体性的焦虑、社会性的隐忧乃至全人类的处境形成某种呼应。通过国产科幻电影的系统梳理,以危机叙事作为科幻电影研究线索,从故事本身延展到叙事话语,研究其危机叙事的主题面向、危机生成机制及危机叙事模式等方面的独特性,让中国科幻电影特有的创作面貌与文化基因渐次显影,以期突破以漫威为首的好莱坞科幻语境,为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提供些许参考。 李爱哲 刘晓岚关键词:科幻电影 文化机制 广告创意课程循环式教学模式研究初探 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在教改实践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出发,对《广告创意》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初步探讨了“循环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检验方法,这是广告专业向社会成功输送适合社会需求的“成品”人才的一种新尝试。 郭子辉 李爱哲关键词:广告 课程改革 大学生视角下女性广告形象探究 2014年 对于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现代人来说,广告已经充斥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其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告的制作方在广告中经常使用女性形象和女性题材的比例,占据了整体广告的90%以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商业符号和社会文化符号,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李爱哲 刘晓岚关键词:广告形象 女性题材 大学生 文化符号 信息化时代 获取信息 高职高专教育理念和就业观念探讨 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全面分析,站在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的高度,论述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以市场为杠杆,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发展态势,阐述了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理念和学生就业观念急需转变的必要性。 李爱哲关键词:高职高专 教育理念 就业观念 复合型广告人才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广告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复合型的广告人才。文章从复合型广告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入手,阐述复合型广告人才培养是广告信息传播、广告行业定位和广告学科定位的需要,探讨复合型广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 李爱哲关键词:广告人才 网络传播对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2015年 <正>20世纪70年代以来,'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Media and Gender Studies)成为传播学领域中批判学派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左右正式进入欧美高校的传播学课程体系之中。此后,传播学研究领域内对于女性主义媒介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报告层出不穷。成为跨学科研究中较为主流的研究方向~①。 李爱哲 周鼎关键词:性别研究 批判学派 网络信息传播 刻板形象 电视广告 高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2 2006年 各国的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艺术教育中遭遇尴尬现象的原因入手,浅略地分析了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素质教育正面促进功能,并认为在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建设任重道远。 李爱哲 房庆丽关键词:艺术教育 高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