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菲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缺损
  • 3篇组织缺损
  • 2篇皮瓣
  • 2篇骨折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旋股外侧动脉
  • 1篇旋股外侧动脉...
  • 1篇引流
  • 1篇植骨
  • 1篇入路
  • 1篇实验动物
  • 1篇手术
  • 1篇锁定钛板
  • 1篇逆行
  • 1篇逆行修复
  • 1篇皮瓣移植
  • 1篇前外

机构

  • 4篇佛山市高明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5篇李晓菲
  • 5篇刘伟
  • 5篇肖艳
  • 5篇区广鹏
  • 4篇黄瑞良
  • 3篇余斌
  • 2篇郑佐勇
  • 2篇肖军
  • 2篇艾合买提江玉...
  • 2篇刘强
  • 1篇李贝
  • 1篇杨康胜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O锁定钛板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高能量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AO锁定双钛板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高能量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28例高能量损伤所致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AO内侧解剖型锁定钛板、前侧直形钛板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松质骨粒填充骨缺损进行治疗。结果 28例获18-36个月的随访,疗效按Torne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2.9%。骨折均获愈合,未见骨与软组织感染。结论采用该方法治疗高能量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刘伟肖艳郑佐勇肖军李晓菲李贝区广鹏黄瑞良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PILON骨折植骨人工骨
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3
2014年
背景:合并严重软组织并骨缺损的下肢开放性骨折,伤后胫前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骨质、钢板外露等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关键在于坚强的骨折固定以及合理应用血供可靠的皮瓣封闭创面。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纳入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2组,各12例。负压封闭引流组软组织缺损范围10 cm×15 cm-15 cm×20 cm。经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三通管接生理盐水随时冲洗血块,7-10 d去除负压封闭引流负压,根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给予二期缝合,行旋髂浅动脉的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与膝下内侧动静脉吻合移植修复。非负压封闭引流组创面大小10 cm×15 cm-30 cm×20 cm,受伤至入院时间1-24 h。普通清创换药,二期固定或者皮瓣转移。结果与结论:修复前住院时间及皮瓣面积比较,负压封闭引流组显著优于非负压封闭引流组(P<0.05);2组修复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负压封闭引流组修复治疗后创面感染率为0,非负压封闭引流组治疗8-14 d后创面感染率为75%。2组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随访过程中非负压封闭引流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长于负压封闭引流组。2组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相似,皮瓣受力处无血管危象的发生,无破溃,无臃肿。提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对及时控制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染,改善创面血运,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及早闭合创面,促进创面及骨折愈合有显著作用,皮瓣质地柔韧,外观良好,活动功能良好,可明显缩短疗程,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
刘伟肖军郑佐勇肖艳李晓菲区广鹏黄瑞良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实验动物负压封闭引流腹股沟皮瓣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26例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患者。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与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23例,良2例,差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伟严志强肖艳刘强李晓菲杨康胜区广鹏余斌
关键词:MIPO技术前外侧入路
PTA穿支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腓骨长短肌腱外露及软组织缺损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携带腓肠肌的胫后动脉(PTA)穿支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老年小腿外侧腓骨长短肌腱外露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老年腓骨长短肌腱外露及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胫前后动脉是否通畅。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创面换药+PTA穿支岛状皮瓣逆行修复;另一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PTA穿支岛状皮瓣逆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随访6~18个月,穿支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愈合良好,其中VSD组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为(95.0±5.6)分,住院时间平均为(14.0±4.4)d;对照组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创口轻度感染,皮瓣不同程度臃肿,kofoed评分为(86.0±4.7)分,住院时间平均为(26.0±4.8)d。结论 PTA穿支岛状皮瓣VSD可以减少创面的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踝关节功能。
刘伟肖艳陈铭青李晓菲曾爱贞区广鹏严志强黄瑞良余斌
关键词:腓肠肌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手术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胫前严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胫前严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例胫前严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进行创面修复,观察受区皮瓣的成活情况,进行疗效满意度评分,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16例患者受区皮瓣全部成活,受区皮瓣稍臃肿,供区遗留线状瘢痕,其中1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保护性感觉恢复,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患者术后疗效满意,评分均为9~10分。踝关节功能优1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结论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胫前严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好。
刘伟刘圣曜肖艳刘强李晓菲黄瑞良区广鹏余斌
关键词:皮瓣移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胫前软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