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铭

作品数:16 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心病
  • 8篇冠心病
  • 4篇炎症
  • 3篇丹参
  • 3篇丹参酮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瘀
  • 3篇血瘀证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瘀证
  • 3篇磺酸
  • 3篇磺酸钠
  • 3篇梗死
  • 2篇血压
  • 2篇预后
  • 2篇生活质量
  • 2篇通瘀
  • 2篇通瘀汤

机构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作者

  • 16篇李思铭
  • 8篇徐浩
  • 3篇高铸烨
  • 2篇徐凤芹
  • 2篇陈可冀
  • 1篇罗静
  • 1篇于美丽
  • 1篇张贺
  • 1篇付长庚
  • 1篇张萍
  • 1篇尚青华
  • 1篇刘建平
  • 1篇陈可冀
  • 1篇焦阳
  • 1篇李敏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老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血瘀证炎症反应增强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炎症反应增强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USTE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开...
李思铭徐浩陈可冀
关键词:磺酸钠干预作用冠心病血瘀证炎症反应
从“余热”论治“长新冠”心动过速
2025年
心动过速作为长新冠的常见表现,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李思铭窥察历代医家对“瘥”的病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及心动过速的疾病特点,运用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长新冠心动过速病机特点是“余热”,基本病机是余热未清,气阴两伤,常夹痰湿和瘀血。在治疗过程中重视清养兼施,选方多以竹叶石膏汤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关巧妍包宋羽李思铭
关键词:心动过速余热
从抑制炎症反应看中医药干预冠心病的新视角被引量:16
2019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冠心病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心血管残存风险。随着CANTOS试验的发表,基于炎症理论干预冠心病取得突破性进展,炎症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中医药在抗炎干预冠心病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总结了相关中医药研究,旨在为从"干预炎症反应"角度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效应治疗冠心病展示新的视角。
李思铭李金根徐浩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炎症中医药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血瘀证炎症反应增强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
1研究目的1.1使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评价中药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STS)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和安全性。1.2探讨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炎症反应增强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
李思铭
关键词:丹参酮IIA冠心病血瘀证HS-CRP
文献传递
愈梗通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半年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观察愈梗通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半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97例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愈梗通瘀汤组(49例)、辨证论治汤药组(27例)和单纯西药组(21例)。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辨病论治应用愈梗通瘀汤加减方为愈梗通瘀汤组,应用愈梗通瘀汤外辨证论治的其他汤药为证论治汤药组,未服用任何汤药的为单纯西药组。随访6个月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与单纯西药组比较,愈梗通瘀汤组6个月内脑卒中和再住院(因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原因)发生率降低(P=0.015,P=0.033),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8),辨证论治汤药组脑卒中发生率降低(P=0.012);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方面,与单纯西药组比较,愈梗通瘀汤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较高,辨证论治汤药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亦较高(P<0.05,P<0.01)。愈梗通瘀汤组与辨证论治汤药组在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梗通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有减少半年内脑卒中和因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原因再住院发生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半年生活质量的作用。结果显示了辨病论治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李思铭徐凤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辨病论治
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2014年
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高血压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从针刺降压的机制、疗效、选穴、手法以及择时针刺和老年人针刺降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针刺临床疗效的特点。认为针刺具有良好的近期降压效应,但远期临床疗效不确切。针刺选穴、针刺手法及针刺时间是临床针刺降压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临床上针刺手法及选穴繁杂,操作不规范,难以真实客观评价量效关系。针刺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于美丽李思铭罗静徐浩
关键词:高血压病针刺
冠心病服药后,乏力胸闷气短?
2022年
在我们心血管门诊每天都能见到不少这样的病人,往往用着西药的标准治疗方案,也定期随诊调整剂量,相关指标也都达标,仍然还是有胸闷、心慌、气短、乏力等各种不适症状。病人都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中医能不能调理改善?
李思铭
关键词:标准治疗方案不适症状冠心病胸闷气短服药后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冠心病炎症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13年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在此基础上导致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主要原因。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本文对STS与冠心病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核因子-кB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STS对冠心病炎症因子的具体作用环节提供参考。
焦阳李思铭高铸烨徐浩
关键词:冠心病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炎症因子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酮ⅡA干预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丹参酮ⅡA干预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丹参酮ⅡA作用靶点,通过在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治疗靶点数据库(TTD)、GeneCards数据库、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获取血管新生的主要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寻找核心靶点。利用R4.3.0软件和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和PyMOL 2.5.5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结果分析。结果:共获得丹参酮ⅡA干预血管新生的交集靶点54个,PPI网络拓扑分析得到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缺氧诱导因子(HIF)-1A、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为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提示丹参酮ⅡA主要参与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正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调控、间充质发育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HIF-1通路、TNF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之间结合活性较好。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干预血管新生,其中靶点VEGFA、TNF、HIF-1A,PI3K-AKT通路、HIF-1通路可能是研究丹参酮ⅡA促血管新生机制的重点。
包宋羽李思铭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新生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长新冠”患者疲劳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以来,许多感染患者出现多个系统症状,而这些症状在感染3个月后仍会存在较长时间,被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大量研究表明疲劳是“长新冠”诸多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了解“长新冠”引起疲劳症状的机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长新冠”疲劳的可能机制,包括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旨在提高临床对“长新冠”引起疲劳的认识,并为其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巧妍包宋羽崔源源李思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