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彪

作品数:283 被引量:5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4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9篇显像
  • 56篇细胞
  • 52篇基因
  • 46篇肿瘤
  • 42篇PET/C
  • 42篇PET/CT
  • 31篇正电子
  • 30篇正电子发射
  • 29篇腺癌
  • 29篇放射性
  • 25篇脱氧
  • 22篇蛋白
  • 22篇脱氧葡萄糖
  • 22篇病毒
  • 21篇甲状腺
  • 21篇核素
  • 21篇杆状病毒
  • 20篇PET
  • 19篇杆状
  • 16篇转运体

机构

  • 24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上...
  • 9篇上海第二医科...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复旦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化工研究...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普陀区...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77篇李彪
  • 88篇朱承谟
  • 51篇张一帆
  • 48篇张敏
  • 45篇江旭峰
  • 37篇郭睿
  • 33篇张淼
  • 28篇胡佳佳
  • 26篇王超
  • 20篇李培勇
  • 19篇管樑
  • 18篇陈生弟
  • 16篇吴祥甫
  • 15篇徐昊平
  • 15篇陆国强
  • 15篇陈刚
  • 14篇翟歌
  • 12篇尹桂芝
  • 12篇张立颖
  • 11篇赵龙

传媒

  • 35篇诊断学理论与...
  • 2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2篇中华核医学杂...
  • 17篇上海第二医科...
  • 16篇中华核医学与...
  • 12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上海免疫学杂...
  • 7篇国际放射医学...
  • 5篇上海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3篇国外医学(放...
  • 3篇首届全国分子...
  • 3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8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7篇2011
  • 16篇2010
  • 22篇2009
  • 16篇2008
  • 19篇2007
  • 24篇2006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源性纤溶酶原Kringle5基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
2009年
目的构建重组人源性纤溶酶原Kringle5(rhK5)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真核表达。方法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杆状病毒Bacmid—rhK5,感染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21昆虫细胞,经Westernblot确定rhK5在sf21细胞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量。用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实验检测纯化蛋白活性。结果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B-rhK5构建成功,Westernblot检测发现,rhK5在sf21细胞中呈胞内表达,纯化后重组蛋白的产量约为90μg/L。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实验显示,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4μg/mL。结论rhK5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于悬浮培养的sf21细胞中高效表达,为大量表达更接近天然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K5蛋白奠定了基础。
董丽郭睿李彪
关键词:纤溶酶原表达载体构建人源性WESTERNBLOT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025年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结合了核素显像和治疗的双重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这一领域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肿瘤可视化诊断评估和精准治疗。然而,核素显像和治疗之间剂量分布不一致、核素滞留时间短、显像辐射剂量的优化、治疗剂量的预测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本文介绍上述问题的现状及潜在解决方案,包括寻找不同的靶点、不同的探针、筛选对治疗敏感的患者,以提高核素显像和治疗效果;通过改良放射性核素显像剂,采用多聚体或白蛋白连接延长核素滞留时间;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原全剂量显像图像或无CT衰减校正图像来减少显像辐射剂量;采用机器学习模型优化个体化治疗剂量预测。这些挑战的克服能够有力推动核素诊疗一体化的发展。
洪烨娜张宇SHI Kuangyu李彪郭睿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人工智能
心肌代谢-灌注半定量评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估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代谢-灌注半定量评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 心肌代谢显像,评估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心肌活力。检查后2周内行 CABG。所有患者术后第3个月随访行 G-MPI。结果 G-MPI 和 PET 图像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均根据美国核心脏病学会(ASNC)提出的阅片指南,分别计算每一心肌节段的静息灌注评分(RS)、代谢-灌注差值(DS)及静息灌注总分(SRS)和代谢-灌注总差值(SDS)。心肌节段的 DS<0分即认为该部位心肌存活,反之则认为心肌活力丧失。在共420个心肌节段中,G-MPI 共检出164个缺血节段,其中93个节段活力丧失,71个节段存活。根据术前 SDS 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A 组 SDS≥0分,5例;B 组-5分≤SDS<0分,8例;C 组 SDS<-5分,8例。随访 G-MPI 发现上述3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绝对值较术前分别提高-3.60%,3.38%和6.88%。结论心肌代谢-灌注半定量评分可准确评价患者 CABG 后疗效,并可预测术后左室功能恢复程度。
张佳胤李彪孔烨周健章剑锋张立颖王超朱承谟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MIBI脱氧葡萄糖
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失分化甲状腺癌,并对其诱导分化的指标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例失分化甲状腺癌病人中15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滤泡状癌5例,乳头状癌8例,滤泡乳头混合...
张一帆贾士铨李彪刘勇朱承谟
关键词:甲状腺癌维甲酸分化治疗
文献传递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介导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组杆状病毒(baculovirus,Bac)作为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 Bac-to-Bac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杆状病毒载体(Bac-GFP),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MOI)的病毒和不同浓度的丁酸钠转染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率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并观察杆状病毒和丁酸钠对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结果杆状病毒可以高效转染螺旋神经节细胞,转染效率达77.69%。Bac-GFP 转染率和表达强度随着 MOI和丁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提高。GFP 在转染后6 h 开始表达,第2天达到最高。重组杆状病毒 MOI 小于800以及丁酸钠终浓度小于或等于10 mmol/L 时,对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细胞毒性。结论重组杆状病毒可以在体外高效安全转染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
王俊王士礼蔡昌枰李彪张一帆胡胜平田相龙张敏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转染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作为一种特异性表达于活化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表面的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在心肌损伤、炎症及纤维化过程中,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和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关键通路,驱动心肌间质重塑及胶原沉积,成为心肌纤维化发展的核心效应靶点。FAP仅在活化的CFs中显著上调,在但正常心肌组织中很少表达,这为心肌疾病的无创精准诊断提供了分子基础。近年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FAP抑制剂(FAP inhibitor,FAP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凭借其无创性、高靶向性和定量评估能力,可在分子层面早期捕获微纤维化信号,突破了传统影像(如心脏磁共振)对结构性改变的依赖,在活动性心肌纤维化的动态评估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为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理机制探索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路径。当前研究证实,FAPI-PET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中动态监测梗死周边区FAP活性,可预测心室扩张及不良重构的趋势;针对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心脏毒性导致的亚临床纤维化实现早期预警;对于心脏淀粉样变性,可帮助早期量化评估心肌纤维化负荷,并协助评估不同亚型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在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重构中,可全面评估弥漫性纤维化,并显示疾病严重程度;针对不同亚型心肌病(如肥厚型/扩张型等),通过分析纤维化空间分布辅助临床表型的判断;还可评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心房损伤修复反应,以预测心律失常复发风险。本文综述FAPI-PET检查在心脏疾病诊断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其应用潜力与未来挑战。
贾迎起张敏李彪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心肌纤维化心室重塑
Parkin基因过表达拮抗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Parkin基因过表达是否能影响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阐明Parkin基因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脂质体法...
杨卉陈生弟李彪马国诏叶民戚辰刘佳福陆国强
关键词:PARKIN基因蛋白酶体抑制剂PC12细胞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个性化核医学教学初探被引量:5
2009年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边缘性医学学科。当今核医学已进入分子水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核医学成为了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核医学在临床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核医学教学改革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笔者在如何进行核医学个性化教学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
陈刚张淼李彪邵洁朱海燕
关键词:核医学教学医学教学改革医学学科分子水平核技术
67Ga显像在结外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20%~30%淋巴瘤患者的原发病灶位于淋巴结以外的脏器或组织,称结外淋巴瘤。现今已有很多文献报道Ga 显像对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但Ga 显像用于结外淋巴瘤的文章还较少。本文探讨67Ga 显像在结外淋巴瘤诊治中的应...
姜磊李培勇江旭峰王超张立颖李彪朱承谟
关键词:结外淋巴瘤淋巴瘤患者
文献传递
18F-FDG PET/CT在胃镜检查后诊断胃恶性病变的价值
徐昊平李彪张敏王超张淼翟歌冯国伟濮鸣芳孙晨玮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