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志

作品数:31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腹腔
  • 15篇腹腔镜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6篇胆囊
  • 6篇胆囊切除
  • 6篇修补术
  • 6篇手术
  • 6篇疝修补
  • 6篇疝修补术
  • 6篇腹腔镜胆囊
  • 6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胆囊切除术
  • 5篇结石
  • 5篇腹股沟
  • 5篇腹腔镜胆囊切...
  • 4篇探查
  • 4篇老年
  • 4篇腹膜
  • 3篇胆道

机构

  • 30篇北京市垂杨柳...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30篇李华志
  • 18篇崔宏力
  • 15篇吴永哲
  • 12篇安宏超
  • 11篇刘建东
  • 8篇徐宏征
  • 8篇郭春海
  • 6篇吴畏
  • 2篇周长宇
  • 2篇杨永久
  • 2篇刘晓刚
  • 2篇张新鹏
  • 2篇杨志勇
  • 2篇孔令红
  • 1篇蔡辉
  • 1篇王丽宁
  • 1篇朱润
  • 1篇谢俏
  • 1篇马郁琳
  • 1篇任杰

传媒

  • 6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当代医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大医生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7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继发性甲旁亢不加自体移植的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2025年
目的分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不加自体移植的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12例接受不加自体移植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PTX)治疗的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低钙血症组患者年龄,血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非低钙血症组,血钙水平低于非低钙血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每增加1岁,发生低钙血症的风险增加1.128倍(95%CI:1.023~1.216);血钙水平每下降0.1 mmol/L,风险增加0.150倍(95%CI:0.042~0.536);血碱性磷酸酶每增加10 U/L,风险增加1.025倍(95%CI:1.004~1.047);甲状旁腺素水平每增加100 pg/mL,风险增加1.001倍(95%CI:1.000~1.003)。结论较高的年龄及血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术前较低的血钙水平是SHPT患者在不加自体移植的TPTX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术前全面评估这些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风险。
李宗倍吴永哲李华志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钙血症
65岁以上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腹腔镜下手术方式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LSC)治疗老年复杂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3年该院8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复杂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27例)及 LSC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手术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胆管损伤、胆漏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SC组急诊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LC组;LS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LC组( P<0.05)。 LSC组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 LC组( P<0.05)。结论只要掌握适当的胆囊次全切除的手术方式和技巧,采用LSC治疗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可以降低手术风险,防止胆道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崔宏力刘建东安宏超李华志徐宏征吴永哲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开放腹膜前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开放腹膜前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202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开放组122例,腔镜组80例,比较2组病例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7天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开放组(P<0.001),腔镜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放组(P<0.001)。结论开放腹膜前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均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后者疼痛更轻、恢复更快。
吴永哲李华志郭春海许臣佟凡崔宏力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54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术后是否存在胆总管结石残留,分为残余结石组(27例)及非残余结石组(627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黄疸胰腺炎病史、胆总管内径(B超)≥8mm、急性胆囊炎、急诊手术、胆囊切除顺序、胆囊三角粘连、泥沙样结石、结石颈部嵌顿、充满型结石、胆囊管增粗、胆囊管保留≥1cm、结石最小直径≤5mm、胆囊结石数量≥5个、脓性胆汁等相关指标。采用统计软件IBM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影响度高低排序,本研究发现以下因素为Lc术后残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胆总管内径(B超)〉/8mm、胆囊切除顺序(逆切)、黄疸胰腺炎病史、胆囊管保留长度≥1cm、泥沙样结石。结论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胆总管内径(B超)≥8mm、胆囊切除顺序(逆切)、泥沙样结石、胆囊管保留长度≥1cm,是Lc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行Lc术前及术中应特别注意上述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避免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崔宏力周长宇刘建东安宏超李华志徐宏征吴永哲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结石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94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按低钙血症分为实验组(发生,5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42例),对两组患者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加以比较,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低钙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低白蛋白血症、高速酸血症、D-二聚体以及25-(OH)-D_3多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比例、手术时间、二次手术比例、甲状腺癌比例、淋巴结全清扫比例、术后甲状旁腺素含量、降钙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范围大小、手术次数、甲状腺恶性程度、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甲状旁腺素含量为低钙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二次手术、甲状腺癌、淋巴结全清扫以及甲状旁腺素减少为术后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华志郭春海安宏超崔宏力刘建东
关键词: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低钙血症影响因素
无腹部手术史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应用评估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所导致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手术处理方法,及腹腔镜探查在该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无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无腹部手术史腹内疝患者20临床表现,早期10例行开腹手术,后期10例行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病的特点是绝大部分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腹胀往往较轻,或较晚出现,而肠绞窄、肠坏死出现相对较早。CT检查术前确诊率不高,对临床医师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治疗提出考验。术前5例经CT确诊,其余15例均经手术中探查证实。其中,肠切除吻合6例,手术复位14例。术后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所导致肠梗阻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外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行腹腔探查术是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腹腔镜在此类疾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以明确诊断,经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可最大限度的达到微创的目的。
郭春海吴永哲李华志李宗倍魏金平崔宏力许臣
关键词:腹内疝腹腔镜
腹腔镜探查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2011年
急腹症是指突然发生剧烈腹痛而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其原因很多,机制复杂,变化多端,尤其是原因不明者,要求外科医生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而不允许花费更多时间做全面的辅助检查。腹腔探查是明确急腹症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郭春海李华志刘建东
关键词:腹腔镜探查急腹症腹腔探查术腹腔镜技术外科治疗剧烈腹痛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5年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发病率较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常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易导致早期诊断困难。通过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1例82岁女性原发性回肠中-高分化管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腹胀、腹痛伴肛门排气排便频次减少,持续1个月),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该疾病的诊疗要点。该患者经腹部增强CT及腹腔镜探查确诊后,接受根治性切除术与肠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达到无瘤生存标准。研究提示,临床需提高对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的警惕性,借助多模态影像学和内镜检查实现早期诊断,并及时实施手术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李宗倍吴永哲孔令红李华志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肠吻合术管状腺癌
枕部原发性异位脑膜瘤1例被引量:1
2018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5岁,3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头枕部肿物,5年前发现左侧肩背部肿物,均约黄豆大小,无疼痛,未予特殊诊治,两肿物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2017年3月15日以"多发皮肤肿物"入院治疗。临床检查:左枕部及左肩背部可触及肿物,大小均为5cm×4cm×4cm,表面光滑,无破溃,肿物周围皮肤颜色正常,无压痛,移动性好。螺旋CT(图1)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延髓钙化灶,椎-基底动脉硬化,未见占位性病变。3月1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多发皮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
张新鹏刘晓刚焦阳薛慧忠杨晓琳孔令红李华志
关键词:脑膜瘤病理学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对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探查联合治疗,分析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本院诊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小组划分,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组例数一致。其中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探查联合治疗。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应激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住院时间更短。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探查两者联合治疗,可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缩短术后拔管、胃肠功能恢复等各项指标时间,且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可缓解人体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李宗倍吴畏李华志
关键词:胆囊结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