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劲东

作品数:132 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专利
  • 5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39篇卫星
  • 32篇航天
  • 30篇航天器
  • 22篇热控
  • 15篇遥感
  • 11篇热控制
  • 9篇热管
  • 9篇传热
  • 7篇大型航天器
  • 7篇低轨
  • 7篇航天器热控
  • 6篇遥感卫星
  • 6篇热管理
  • 6篇热管理系统
  • 6篇空间站
  • 5篇点目标
  • 5篇外热流
  • 5篇相机
  • 5篇流体回路
  • 5篇环路热管

机构

  • 77篇中国空间技术...
  • 54篇北京空间飞行...
  • 4篇中国东方红卫...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航海信光电...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中科卫星应用...

作者

  • 131篇李劲东
  • 13篇王玉莹
  • 11篇徐小平
  • 11篇张加迅
  • 10篇宁献文
  • 10篇苗建印
  • 8篇王宇飞
  • 7篇田志新
  • 6篇付仕明
  • 6篇李婷
  • 5篇赵欣
  • 5篇王光远
  • 5篇曹京
  • 5篇范含林
  • 5篇潘增富
  • 5篇钟奇
  • 5篇刘彬
  • 4篇高升
  • 4篇王录
  • 4篇李亭寒

传媒

  • 12篇航天器工程
  • 12篇中国空间科学...
  • 7篇宇航学报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航天器环境工...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宇航学会...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2篇装备指挥技术...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第三届高分辨...
  • 1篇光学学报
  • 1篇红外技术
  • 1篇真空与低温
  • 1篇战术导弹技术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航天返回与遥...

年份

  • 11篇2025
  • 5篇2024
  • 2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5篇2003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航天器瞬态温度场仿真及试验研究
该文首先给出了航天器瞬态温度场计算机仿真的建模方法,在航天器热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节点合并、弱换热关系合并等技术,在保证仿真结果精度的前提下,减少计算量.仿真模型构建在MATRIX<,x>仿真平台上,得到的仿真模型可用...
贾阳刘强李劲东
关键词:动态特性航天器计算机仿真热平衡试验
文献传递
具有多个热源的仪器安装板的导热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采用经典的数学分析方法,对具有多个热源的矩形仪器安装板或电子元器件安装板进行传热分析,导出了其稳态情况下的温度通解,并求出了仪器的温度,定性地分析了仪器或电子元器件温度与位置、尺寸、发热量以及外部环境的关系。这种解法简捷方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便于热设计应用。
周佐新李劲东
关键词:温度分布稳态
空间站温湿度控制子系统的动态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某空间站温湿度控制子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操作,分析了该子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了空间站上空气的热湿源,安排了不同乘员的活动程序;根据密封舱内空气热量和质量平衡原理导出了温湿度控制子系统的动态分析方法;最后给出了六种情况下的动态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该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如果载荷(特别是湿载荷)能用连续函数的形式来表示可以使分析结果更好;2)在该空间站的温湿度控制中宜采用主动温度控制策略而不是主动湿度控制;3)密封舱内保持相对较高的空气温度有利于保持较低的相对湿度;4)当空间站向对接飞船供应热空气时,可能会使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而导致舱内的水蒸汽发生凝结。
付仕明李劲东潘增富
关键词:温湿度控制空间站
热管在航天器舷窗热控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对国际上航天器舷窗的热控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概述,然后以具体的航天器为背景,结合舷窗的热设计原则,对热管技术应用于舷窗热控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描述,在设计方案中,重点对通过热管技术来实现等温化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在此基...
张加迅赵欣侯欣宾李劲东
关键词:热控制热管热控设计
文献传递
一种天基红外点目标探检一体传感器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天基红外点目标探检一体传感器设计方法,包括:确定获得目标本体红外辐射强度数据和运动特性数据的探测背景特性分析过程;根据所述探测背景特性分析过程,以传感器探测系统为点目标成像系统,对不同探测背景进行分析;基于...
李劲东赵亮马晨刘宇鑫赵会杰李晓曼尹可
空间站乘员睡眠区二氧化碳聚集现象被引量:12
2007年
为了分析乘员在没有良好通风的压力舱内停留时,呼出CO2的聚集过程并评估其可能导致的医学危害,建立了乘员在特定空间站睡眠舱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乘员在睡眠区的呼吸过程进行了非稳态模拟.模拟中乘员的CO2呼出浓度和肺通气量根据生理实验随CO2吸入浓度变化.通过模拟给出了睡眠区典型位置处CO2分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无通风条件下乘员在睡眠区停留的最大容许时间,睡眠区CO2浓度监测仪的布置原则和类似情况下为保障乘员生命安全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付仕明徐小平李劲东潘增富
关键词:空间站二氧化碳计算流体动力学
航天器大型螺旋天线的瞬态热分析
1998年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形状复杂,遮挡问题严重的航天器大型螺旋天线进行了瞬态热分析,计算结果为天线的热设计和试验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参考;通过分析,也得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辐射热分析和外热流计算都考虑了各外表面相互间反射、相互遮挡的影响,这也是目前国内现有的算法和热分析软件所无法做到的。
麻慧涛李劲东
关键词:星载天线螺旋天线外热流
全球地表热辐射特性数据集构建技术研究
2023年
红外遥感成像主要采集地表热辐射特性,具有观测对象动态范围广、能量时空变化度高等特点。为实现高像质、高效率的红外遥感观测,迫切需要研究全球地表热辐射特性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卫星总体设计的重要先验知识库,用于指导卫星面向观测数据质量的智能化设计。针对现有的全球地表热辐射数据集时空覆盖率较低、缺值较严重的问题,文章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通过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构建较为完备的全球地表热辐射数据集,为星上空间相机最佳成像参数自主选取提供有力支撑。
李婷王国军李劲东高人杰吴明轩曹京
关键词:温度反演红外遥感
敏捷型卫星的相机外热流变化及其抑制措施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根据空间外热流理论建立了敏捷型遥感卫星的空间相机外热流计算模型,针对相机的外热流变化情况,选择典型计算工况并对其外热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工作模式及卫星姿态变化对相机主要部件热流的影响。为解决外热流分布不均和波动剧烈问题,提出了加长相机遮光罩和加装热防护门2种抑制方案,并对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窦强李劲东朱军周宇
关键词:空间相机外热流遮光罩数值仿真
一种基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信号干扰的规避方法
一种基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信号干扰的规避方法,通过静止轨道倾角的设计,缩短任务卫星处于探测卫星可探测或干扰空间范围内的时长,在此基础上,再为倾斜轨道引入小轨道离心率的设计,实现一轨内任务卫星与探测卫星的相遇时长进一步大幅减...
潘婧李劲东张涛李铸澎刘少聪王中果刘彬李婷张晓汤海涛曹瑞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