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对肺癌A549/DDP耐药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对肺癌耐药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及流式细胞法,分析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分别与顺铂(DDP)和维拉帕米(VRP)合用后A549/DDP耐药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均能明显增加A549/DDP耐药细胞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P<0.05)。结论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能使A549/DDP耐药细胞阻滞于G0/G1期,协同增强DDP和VRP阻止A549/DDP耐药细胞DNA的合成,抑制肺癌耐药细胞的分裂增殖。
- 曹勇钟安朴陈璐李亮许林利
- 关键词:补肾化瘀解毒方细胞周期
- 补肾化瘀解毒方药物血清对肺癌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及MR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解毒方药物血清对肺癌细胞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补肾化瘀解毒方药物血清对肺癌A549/DDP耐药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结果:补肾化瘀解毒方药物血清对肺癌耐药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能增强顺铂(DDP)对肺癌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降低MRP的表达(P<0.01),但对维拉帕米(VRP)的协同逆转作用不明显。结论:补肾化瘀解毒方药物血清具有增效和耐药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肺癌耐药细胞MRP的表达有关。
- 曹勇李亮钟安朴许林利陈璐
- 关键词:补肾化瘀解毒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 浅析攻下法在肿瘤晚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李亮曹勇
- 关键词:肿瘤晚期治疗攻下法病因病机邪之所凑《内经》
- 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对小鼠肺癌转移及nm23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对动物肺癌肺转移的作用及机理。方法:以小鼠Lewis肺癌为模型,运用RT-PCR技术,观察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对小鼠Lewis肺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瘤组织中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补肾化瘀解毒复方高、低剂量组和复方高、低剂量加顺铂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及肺转移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强nm23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补肾化瘀解毒复方高剂量加顺铂组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补补肾化瘀解毒复方能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自发性转移,与化疗药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m23mRNA的表达有关。
- 严庆文曹勇许林利李亮陈璐
- 关键词:LEWIS肺癌肺转移NM23MRNA
- 健脾补肾解毒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及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解毒方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以Lewis肺癌移植小鼠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健脾补肾解毒方大、中、小剂量组,顺铂组,大、中、小剂量分别加顺铂组。并以健脾补肾解毒方大、小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制备荷瘤动物药物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方及其药物血清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和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健脾补肾解毒方对小鼠Lewis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增强顺铂对肺癌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健脾补肾解毒方药物血清能显著阻滞细胞于G0/G1期,减少S期细胞的分布(P<0.01)。结论健脾补肾解毒方具有抑瘤增效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 曹勇孟金成夏清华孟华陈璐许林利李亮
- 关键词:LEWIS肺癌小鼠
- 我国企业理财中纳税筹划研究
-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无不涉及税收。企业做任何一项财务决策,税收都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纳税筹划正是企业针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外部税收环境影响的一种对策。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
- 李亮
- 关键词:纳税筹划财务管理
- 文献传递
- 健脾疏肝解毒方对小鼠肝癌淋巴转移及MMP-9、VEGF表达影响的研究
-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解毒方对肝癌H22小鼠癌细胞侵袭和淋巴转移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运用健脾疏肝解毒方治疗肝癌特别是晚期肝癌和防止肝癌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SPF级雄性昆明小鼠48只,体重1...
- 李亮
- 关键词:H22肝癌MMP-9
- 文献传递
- 九十年代国际直接投资态势--兼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策
- 李亮
- 筋膜瓣联合双层人工真皮移植Ⅰ期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9例
- 2025年
- 目的探讨筋膜瓣联合双层人工真皮移植I期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疼痛科共收治外伤所致的手指软组织缺损39例40指,其中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4岁。受伤手指分布为拇指7指、示指18指、中指11指、环指2指、小指2指,均伴有指骨骨折,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肌腱外露及骨膜、肌腱膜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0 cm×1.5 cm~2.0 cm×4.0 cm,骨、肌腱外露面积为1.0 cm×1.5 cm~2.0 cm×2.0 cm。均采用筋膜瓣联合双层人工真皮移植I期进行修复,患者伤后就诊时间1~5 h,受伤至手术时间3~9 h。术后采用门诊复诊、电话、微信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2个月。40指筋膜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创面均达到I期愈合。所有患者患指活动灵活自如,功能恢复正常,愈后患指无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和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柔韧性,触觉和TPD与周围皮肤相似。根据VSS评分,37例为0~5分,2例为6~10分。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为:35例优、4例良,优良率达到100%。结论筋膜瓣联合双层人工真皮移植I期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操作简便,创伤较小,术后指体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李程科李亮查丁胜欧阳晓嫦吴春辉肖军波刘浪烨赖秋玲周中源
- 关键词:筋膜瓣人工真皮指端缺损I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