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金苗

作品数:31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9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教学
  • 8篇化学实验
  • 4篇有机化学
  • 4篇实验教学
  • 4篇纳米
  • 3篇有机化学实验
  • 3篇制药工程
  • 3篇制药工程专业
  • 3篇仿生合成
  • 2篇药物
  • 2篇乙酰
  • 2篇碳酸钙
  • 2篇热法
  • 2篇纳米金
  • 2篇科教融合
  • 2篇课程
  • 2篇胶原
  • 2篇产学研
  • 1篇大学有机化学
  • 1篇胆红素

机构

  • 27篇合肥师范学院
  • 5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庐江第...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安徽省庐江金...

作者

  • 30篇朱金苗
  • 8篇姚成立
  • 6篇郑斌
  • 4篇董华泽
  • 3篇毕文杰
  • 3篇沈玉华
  • 3篇袁新松
  • 3篇董雄辎
  • 3篇王方阔
  • 2篇谢安建
  • 2篇毕建洪
  • 2篇陈虎
  • 2篇李红英
  • 2篇方伟光
  • 2篇程华
  • 2篇陈琛
  • 1篇徐汪华
  • 1篇李士阔
  • 1篇陈延松
  • 1篇陈龙

传媒

  • 6篇合肥师范学院...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3篇安徽化工
  • 2篇广东化工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化学教育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河南化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四重表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被引量:2
2021年
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缺乏微观层面的思考,大多停留在机械记忆,难以深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结合手持技术设计钢铁腐蚀前后氧气浓度的变化实验及水果电池实验,并基于"四重表征"对比分析,从宏观、微观两重角度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段玉林刘晓倩朱金苗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以蛋清蛋白及半透膜为模板调控碳酸钙的仿生合成被引量:2
2012年
依据生物矿化的基本原理,以蛋清蛋白为基质,透析袋组成隔室,在仿生条件下,诱导碳酸钙的合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测试结果表明,半透膜和蛋白质虽然直接影响碳酸钙的形貌,但在半透膜和蛋清蛋白调控下生成的碳酸钙均为球霰石型晶体。实验结果表明,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功能不仅限制了蛋白质的自由移动,同时也限制了蛋白质和Ca2+配合物的自由移动,从而为制备特殊形貌的碳酸钙固体提供了基础。
丁爱民罗浩程蒙朱金苗姚成立
关键词:仿生合成碳酸钙蛋清蛋白
化学实验中的绿色化学被引量:3
2010年
从绿色化学研究的重点出发,通过实验前绿色化学理念的传承,化学实验过程中绿色化学习惯的培养,实验教学外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朱金苗童小伟汪晓波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实验环境保护
Mg^(2+)和Fe^(3+)对反相微乳体系中胆红素钙形成的影响
2006年
在反相微乳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胆红素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CP-AES和Zeta电位进行了相关的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铁、镁离子与钙离子共同与胆红素发生了配位作用,且促进了体系中胆红素钙的生成;铁、镁离子的加入导致了胆红素配合物颗粒在水分散体系中的稳定性降低,易聚集。
沈玉华谢安健黄方志朱金苗黄腊春陈龙
关键词:胆红素钙ZETA电位
维生素E绿色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一种绿色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以维生素E为还原剂,淀粉为稳定剂,在液相中还原硫酸银,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和反应时间,得到不同粒径的黄色银纳米粒子,并分别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对银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维生素E在溶液中被氧化生成苯醌,反应得到的银纳米粒子为球形,粒径为8~25 nm;在较强碱性条件下,得到的银纳米粒子尺寸较小,分布较均匀,其平均粒径约为10 nm;不同条件下生成的银溶胶分别在417、411、409、408 nm处出现紫外吸收峰,这些吸收峰均为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共振吸收;生成的银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质,并对L 半胱氨酸的电化学反应显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
陈琛姚成立袁新松朱金苗
关键词:银纳米粒子维生素E
电化学检测对乙酰基氨酚的药物分析实验设计
2025年
巧妙利用过渡金属氧化物进行电化学检测,实现对乙酰基氨酚的药物分析。成功制备了ZIF67/ZIF8壳核材料,并通过高温煅烧转化为双金属氧化物,借助SEM、XRD和电化学测试,深入表征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此设计不仅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可靠手段,更展现出对乙酰基氨酚等药物快速、高灵敏度及准确分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亲身参与材料合成与制备,锻炼提升了化学制备纳米材料的技能,深化了对物质结构与电化学检测关系的理解,拓展了科研视野并提升了科研思维。本实验设计推动了药物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实验教学提供了生动有效的案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加强了对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检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王小红赵冉潘建斌陈虎朱金苗董雄辎
关键词:电化学药物分析实验实验设计教学
“科教融合”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探索——以光催化氰芳烃磷酰化环化构筑膦酰化氨基膦氧化物为例
2025年
以光催化氰芳烃磷酰化环化构筑膦酰化氨基膦氧化物为例,将光化学技术应用到有机实验教学中,并且在实验中融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理论创新,实验操作系统规范,产物验证科学合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创新意识。
石珊珊陈虎朱金苗郑斌梁朝阳任宏宇武镇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可见光催化科教融合
蛋壳中的化学被引量:2
2009年
在了解蛋壳的形成机理和理化性质之前,很有必要谈谈什么是生物矿化。所谓的生物矿化,是指在生物体内生成矿物的过程,即在生物体的特定部位,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和有机基质的诱导下,生物体将无机物与有机基质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生物功能的特殊材料的过程,是一个高度受控的生命过程,也是动物体内一种特有的生理过程,如骨骼的发育、牙齿的生长等。矿化分为正常和异常矿化。顾名思义,正常矿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矿物形成与累积过程。异常矿化就是在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下,导致动物体的正常矿化过程失衡,
姚成立朱金苗徐汪华
关键词:化学条件蛋壳生物矿化生物体内有机基质矿物形成
Adsorption of Microcystin onto Polymer Covered Gold Chips by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Dissipation Detection
2014年
Different functional polystyrene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adsorptions of microcystin-LR onto those resins were monitored by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dissipation. Both adsorption pH and surface properties had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 adsorption amount, while adsorption temperature was less significant. Ammonium polystyrene would be a better candidate for microcystin-LR adsorption at neutral pH conditions.
郑斌毕建洪董华泽朱金苗梁好均
关键词:MICROCYSTIN-LRADSORPTION
纳米金及含金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形成机理研究
本论文首先利用室温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光催化还原反应绿色合成了各向异性的金纳米材料;还利用原位还原、溶胶-凝胶、乙醇回流、阳离子交换等其它方法制备得到Au@Ag2S、Au@SiO2/TiO2及Co/Au@Se/Cd...
朱金苗
关键词:纳米金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