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芝兰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整合理念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2016年
- 在整合理念下,学校尤其要把握好"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感兴趣、能够学习、需要学习的方向出发去开发课程资源,分类整合课程资源.强调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的重点.基于整合理念的课程资源,学校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挖掘,从人的角度寻找,依学生买际需要整合。只有将各种基本的、固化的课程资源进行筛选与组合,才能创造出具有 超越性、时代性、动态性和整合性的课程,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 朱芝兰
- 关键词:课程资源
-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有效训练三部曲
- 2012年
- 语言技能要在实践中获得,英语交际能力也要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课堂教学中,设计和开展有效的训练活动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教给学生相关的学习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传授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同时贯穿于词、旬、篇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朱芝兰
-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语言实践活动英语交际能力语言技能
- 研究儿童:教师的核心课程能力被引量:2
- 2016年
- 要实现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必须把研究儿童作为教师课程能力的核心素养。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开展的儿童研究关注儿童的学习需求、学习旨趣、学习思维和学习发展,研究的途径与策略是:通过课前分析研究儿童学习起点,通过课堂观察捕捉儿童学习状态,通过课后分析评价儿童的学习结果。
- 钱坤南朱芝兰
- 关键词:课程能力校本研究
- 关于华南与东南亚民族考古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2013年
- 《关于华南东南亚民族考古的几个问题》是我给厦门大学考古专业硕士生上课时的几段师生对话,内容涉及到华南至东南亚这一跨界区域考古研究的理念、方法、内容、课题等,经硕士生吴梦洋、朱芝兰、马天行等整理后,似自成一章,不妨借《南方文物》一角刊出,供学界进一步批评、讨论。
- 吴梦洋朱芝兰马天行
- 关键词:民族考古教学过程区域历史
- 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沃土
- 2014年
- 我们山湖花园小学,是一所创办于2008年的新校,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学校传统,与老校相比,劣势明显,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无疑是对校本课程管理者的一大挑战。针对这个现状,我校突出"文化"主题,运用"整合"的策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初步彰显了办学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造就课程,课程又创造和形成着文化,
- 朱芝兰
-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校本教材儿童兴趣
- 用充满智慧的爱让学生爱上英语
- 2014年
- 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精神,把满腔热忱和真诚爱心倾注给每一个青年学子。一个"爱"字贯穿了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他告诉我们,要教好学生,爱是基础,爱是主流,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真正做到用爱去教导学生。英语教师爱学生,并不只是严格地要求、严厉地指责,把他们教育得俯首帖耳,成为知识的容器,
- 朱芝兰
- 关键词:英语教师好学生高尚情操青年学爱学生
-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情把握与过程性运用的实践探索
- 2021年
- 学情把握是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一环,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把握的学情,使教学更加契合学生实际,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是教师研究学情的目标。文章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简述了学情把握与过程性运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次研究,即基于实践感悟“学情把握”、基于学情设计教学、基于学情拓展延伸,旨在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 朱芝兰
-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 在水文化的润泽下成长
- 2015年
- 山湖花园小学以水文化教育为校本特色教育项目,希望学生能在具有丰厚底蕴的水文化的浸润中,逐渐懂水、爱水、惜水、护水,并形成若水的优秀品质。1“水文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撷取水文化之精华,初步开发形成校本课程并尝试实施,力求使学生在“了解水知识、体验水功能、保护水资源和学习水品质”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了解水知识“水为什么是生命之源?人体里有很多水吗?水有哪些特殊性质?我们喝的水安全吗?
- 朱芝兰
- 关键词:水文化校本特色爱水文化艺术节人文特性文化主题
-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被引量:5
- 2018年
- 新课程理念中"以生为本"的具体落实,需要教师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实施教学。在实践探索中产生的"学情前测"是一种目标明确、方法科学、扎实有效的学情分析方式,本文主要阐述"学情前测"的概念、意义、具体方法和实践应用。
- 朱芝兰钱坤南
- 关键词:以生为本
- 让“真”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
- 2015年
-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真教育",需依附于"真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依托生活、允许错误、恰当留白、崇尚行动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有"真教"和"真学",从而达到"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目标。
- 朱芝兰
- 关键词: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