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桔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0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质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体验。方法 2010年4—10月,我们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对1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采集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结果淋巴水肿患者的主要体验:①对淋巴水肿认识不够;②对患肢保护重视不够;③生活质量下降;④渴望淋巴水肿的治疗康复信息;⑤随着淋巴水肿病程的延长逐渐失去康复信心;⑥自我应对,减轻症状。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状况不容乐观,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患淋巴水肿的内心感受,在术后及时提供预防淋巴水肿的指导原则,让患者了解淋巴水肿发生后的痛苦体验,使其重视预防,避免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 胡振娟朱桔李平薛嵋张晓菊
-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
- 双段食管癌患者应用阿米福汀配合放射治疗的护理被引量:1
- 2006年
- 王燕朱桔
- 关键词:护理
- 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全脑放射治疗的护理
- 2005年
- 朱桔
- 关键词:全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恶性肿瘤化疗治疗护理体会
-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致静脉炎预防方案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在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化疗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199例,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仪)的干预方法 ,共66例;观察组2采用增强型透明贴的干预方法 ,共65例;对照组采用湿热敷的护理措施,共68例,观察3组患者在PICC置管后7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观察组2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或增强型透明贴都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而增强型透明贴更为安全和简便。
- 朱桔胡振娟彭惠婷孙燕
- 关键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增强型透明贴
-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与护理进展被引量:12
- 2007年
- 朱桔
- 关键词:导管堵塞护理
- 护理人员培训考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医院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为进一步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提高职业培训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应在协调医院与员工个人目标基础上,帮助员工制定并实现职业发展计划。
- 朱桔陆箴琦陆海燕胡振娟张晓菊
- 关键词:护理人员信息系统
- 应用增强型透明贴预防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效果被引量:22
- 2006年
- 朱桔王燕
- 关键词:静脉炎增强型透明贴重酒石酸长春瑞滨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的观察及护理
- 2003年
- 朱桔吴开良
- 关键词: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护理
- 肺癌的三维适形放疗及其护理
- 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精确的放疗技术。通过CT扫描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处理,进行放射野设计,计划计算,放疗实施、验证,使放射线高剂量分布与肿瘤立体形态基本保持一致。其最大优点是可使肿瘤...
- 朱桔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放射野真空垫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放疗计划
- 文献传递
- 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的调查与护理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放疗前后的疲乏等不适症状的变化,为有效对疲乏进行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42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后不适症状及疲乏程度的变化。结果肺癌患者在放疗前后生理不适症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36),其中食欲减退,疲劳,背痛,吞咽痛,口干,放射性皮肤反应的不适症状较放疗前明显加重;疲乏程度变化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01)。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必须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癌因性疲乏,制定出有效护理措施,缓解肿瘤治疗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减轻疲乏,提高生存质量。
- 陆箴琦胡振娟朱桔
- 关键词:肺癌癌因性疲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