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映康

作品数:16 被引量:21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断陷
  • 9篇徐家围子
  • 9篇徐家围子断陷
  • 7篇盆地
  • 5篇山岩
  • 5篇松辽盆地
  • 5篇火山
  • 5篇火山岩
  • 3篇盐岩
  • 3篇营城组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2篇岩相
  • 2篇油气
  • 2篇致密
  • 2篇砂砾
  • 2篇砂砾岩
  • 2篇期次
  • 2篇气藏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朱映康
  • 3篇邱楠生
  • 3篇陆加敏
  • 3篇印长海
  • 3篇冯子辉
  • 2篇金之钧
  • 2篇孙立东
  • 2篇李慧莉
  • 2篇董景海
  • 2篇刘家军
  • 1篇郭峰
  • 1篇蔡东梅
  • 1篇马广宇
  • 1篇胡杨
  • 1篇何治亮
  • 1篇卢双舫
  • 1篇吕双兵
  • 1篇雷茂盛
  • 1篇齐景顺
  • 1篇张元高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原位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以松辽盆地徐深气田为例被引量:21
2014年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发现了大量的原位火山岩油气藏.以松辽盆地早白垩世徐家围子断陷为例,钻井揭示结果及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表明,原位火山岩油气藏形成机制具有"断控体、体控相、相控储、储控藏"的特点,即深大断裂样式控制火山岩喷发方式决定火山岩体及气藏分布,火山岩体控制火山岩相带的展布空间决定火山岩油气藏规模,火山岩相控制储层物性的优劣决定油气层的有效厚度,火山岩储层物性控制油气藏类型决定火山岩油气层产能.研究认识对指导断陷盆地原位火山岩油气藏的发现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冯子辉印长海刘家军朱映康陆加敏李江海
关键词:松辽盆地
利用干酪根自由基浓度反演碳酸盐岩地层热历史被引量:1
2005年
干酪根样品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高,自由基浓度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自由基浓度的升高与干酪根较低演化阶段烷基侧链的断裂以及杂原子官能团的脱落有关;而自由基浓度的降低主要反映了高演化阶段干酪根所发生的缩合、聚合反应。自由基浓度受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控制,由此可利用实验数据建立干酪根自由基浓度与温度-时间指数的定量关系式。通过反复调整剥蚀厚度、热流值,使自由基浓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反演碳酸盐岩地层的热历史。由于热模拟实验数据较少,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是一种新方法的探索,适用范围有限。今后,应进一步开展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样品的热模拟实验及相应的研究工作。
李慧莉邱楠生金之钧何治亮朱映康
关键词:热历史干酪根热模拟实验
致密气充注聚集机理及数理模型
2023年
致密气的气-水分布和产出非均质性虽已从实验和地质观察角度总结了相应认识规律,但一直缺少定量的数理模型揭示其聚集机理。从驱替-核磁物理模拟、考虑物质平衡和力学平衡的数值模拟以及实际地质观察3方面论证致密气充注聚集机理,结果显示致密气充注聚集时会在源-储界面附近优先形成含气饱和度稳定带,气源不足时,从源-储界面起,依次形成含气饱和度降低带和未充注带。源岩条件越好,排气量越多、超压越大,致密储集层含气饱和度稳定带和降低带越厚,整体含气饱和度越高;源岩条件有限时,致密储集层条件越好,孔渗越高、孔喉越大,含气饱和度稳定带和降低带厚度越薄,但含气饱和度高。致密气“甜点”有利层段发育在靠近源岩的优质储集层中,对应含气饱和度稳定带。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很好地吻合了驱替-核磁物理模拟结果,并合理解释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皇甫致密气区的气-水分布和产出规律。
周能武卢双舫张鹏飞林子智肖佃师陆加敏陆加敏朱映康林利明王民姜新雨刘阳王子轶李文镖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成藏机制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13
2011年
徐家围子断陷大型火山岩气藏的发现,揭开了我国火山岩气藏勘探的序幕。以实际钻井资料为基础,应用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成藏机制。结果表明:充足的气源不仅是气层形成的物质基础,而且控制气藏的宏观分布;基底断裂控制着火山岩呈条带状或串珠状展布,也是天然气运移的输导通道,控制着火山岩气藏的平面及纵向富集区域;火山岩相和火山旋回控制储层发育状况,多旋回喷发的火山岩上部储层较为发育,决定了气藏的垂向分布;区域与局部盖层的分布,控制着火山岩气藏的保存。综合天然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认为,安达凹陷东部、徐东深凹带、徐西斜坡、宋站隆起为下一步最有利的勘探区。
朱映康
关键词:徐家围子火山岩有利勘探区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构造样式与圈闭作用被引量:16
2007年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样式与圈闭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重新对准南前陆冲断褶皱带的构造样式进行划分.分析断裂的剖面组合特征及平面分布形态和不同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要素.结果表明,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在未受断裂改造和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圈闭有效;厚薄叠加型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其上下不叠置,较为发育;薄薄叠加型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含油气性较好.
王磊吕双兵朱映康
关键词: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圈闭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机构-岩相带的地震响应被引量:32
2011年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多期次喷发的火山岩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叠置,造成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复杂,影响了对火山岩储层的地震预测精度和地质规律的认识.本文基于钻井和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认识,建立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机构-岩相带的地震响应模式,并利用相干体和地层切片等属性分析技术实现了火山机构岩相带的空间识别.从火山口到远源相带火山岩体非均质性减弱,在三维相干体切片上表现为相干属性变化率的降低.研究区主要发育四种火山机构-岩相带,其地震响应特征分别为,①火山口穹窿多种岩相迭合相带:表现为杂乱反射带、自下而上呈放射状、围绕火山喷口厚度向外减薄、相干性强、剖面和平面形态多变;②近源爆发相与溢流相叠置相带:具有断续层状、中强振幅、低频反射特征,呈环带状围绕火口中心相带分布;③远源爆发相带:火山机构一侧具有上拱的板状外形,表现为楔形层状连续中强振幅反射特征;④远源火山沉积相带:具有板状外形,亚平行反射结构,能量较强和同相轴连续的响应特征.这些反射特征是火山作用喷出物堆积过程中,内部层结构和层形态呈规律性变化的地震表象.
冯子辉朱映康张元高印长海孙立东董景海马广宇
关键词:徐家围子断陷地震响应
碳酸盐岩层系热历史恢复的有机质自由基古温标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古温标是恢复沉积盆地热演化历史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有众多的古温标用于碳酸盐岩层系热历史的恢复,既有沥青反射率(Rb)、牙形石色变指数(CAI)、镜状体反射率、有机质自由基浓度(N)、激光拉曼光谱等有机质古温标,也有矿物的裂变径迹热定年、岩石声发射、伊利石结晶度等矿物古温标,但他们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本文针对有机质自由基浓度作为古温标在碳酸盐岩层系热历史恢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根据不同受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下的热模拟试验,分析了型和型有机质的自由基浓度的热演化特征,得到了自由基浓度与时间-温度(TTI)的定量关系;由此建立了自由基浓度(N)与时间-温度(TTI)的定量模型并将之应用于塔里木盆地TZ12井的热历史研究。依据自由基浓度古温标模拟得到的TZ12井区奥陶纪时期的古地温梯度为3℃/100m左右,该结果与前人对该地区热史研究的结论及本研究中依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的结果相一致。对于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的热史恢复,最好是多种古温标并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精确地恢复有机质的热演化史。
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朱映康
关键词:碳酸盐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
自由基浓度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探索
论文通过对106个干酪根样品的热模拟实验,运用电子自旋共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详细的研究了三种类型干酪根(Ⅰ,Ⅱ,Ⅲ)的自由基浓度与时间、温度的关系.研究认为干酪根自由基浓度(N)与其热演化程度密切相关,在干酪根达过...
朱映康
关键词:古地温电子自旋共振干酪根构造地质学沉积盆地碳酸盐岩
煤中自由基热演化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有机质自由基的演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因而可以作为古温标用于沉积盆地的热历史研究.利用36组热模拟实验得到了煤中自由基浓度与其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拟实验的温度范围为300~550℃,模拟时间为30~480min.实验结果表明,煤中的自由基浓度随煤阶的增加而增大,大约在镜质体反射率为1.75%时达到最大值,随后自由基浓度开始下降.依据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研究了煤中自由基浓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建立了自由基浓度与时间—温度指数(TTI)的定量模式,该模式可以作为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一种新方法.
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朱映康
关键词:自由基热演化
断陷盆地致密砂砾岩储层成岩相分析: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在岩芯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黏土矿物含量等实验分析结果及镜下扫描照片,对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岩石特征、物性特征、矿物成分、成岩作用以及所处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经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现今正处于中成岩B期及晚成岩阶段。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合测井分析,将储层划分为强压实钙质胶结相、强压实黏土胶结相、中压实弱溶蚀相及中压实强溶蚀相4种组合成岩相。选取声波时差、电阻率和自然伽马等常规测井曲线,通过岩芯刻度测井归纳了4类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22口井纵向成岩相展布特征,总结归纳出沙河子组致密储层以强压实钙质胶结相为主,有利相为中压实强溶蚀相和中压实弱溶蚀相,且主要分布在断陷两侧。
朱映康
关键词: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测井识别成岩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