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不良反应疗效观察 2011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目前惟一能影响其自然病程,理论上能达到根治的方法仍为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2]。 曹炜 许昱 曹瑞娟关键词:SLIT 疗效 全身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晚期肺癌炎症指数对喉鳞状细胞癌术后咽瘘、复发转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炎症指数(advanced lung cancer inflammation index,ALI)对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患者发生术后咽瘘、复发转移以及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114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涵盖肿瘤分期、ALI评分、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肿瘤分化情况、HPV感染及肿瘤部位等信息。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咽瘘,分为咽瘘组10例和非咽瘘组104例,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咽瘘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22例和非复发转移组92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89例,并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因素。最后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Ⅰ~Ⅱ期)[HR:0.040(95%CI=0.004~0.392)]和ALI评分[HR:0.885(95%CI=0.805~0.972)]为咽瘘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认,肿瘤分期(Ⅰ~Ⅱ期)[OR=0.180(95%CI=0.063~0.518)]和ALI评分[OR=0.970(95%CI=0.939~0.992)]为复发转移以及不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LI预测咽瘘的AUC为0.910,95%CI=0.849~0.970,截断值为29.877,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27和1.000;ALI预测复发转移的AUC为0.804,95%CI=0.698~0.910,截断值为34.398,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794%和0.682;ALI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846,95%CI=0.768~0.925,截断值为47.750,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20和0.618。结论ALI评分是喉癌患者术后发生咽瘘、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程攀 岑瑞祥 岑瑞祥 刘丹关键词:鳞状细胞 复发 预后 咽瘘 屋尘螨变应原DerplDNA疫苗的构建及鼻黏膜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构建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的屋尘螨第一变应原组分DNA疫苗(recombinanthousedustmitegroup1allergenvaccine,pVAXl.Derpl/CS),并观察探讨重组DNA疫苗鼻腔黏膜免疫小鼠后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凝聚法制备pVAXl.Derpl/CS纳米粒,对其性质进行分析与鉴定。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阴性对照组(B组,模型组)、空壳聚糖组(C组)、pVAXl-Derpl组(D组)、pVAXl-Derpl/CS纳米粒组(E组)。B、C、D和E组在第1、8天分别予20斗l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CS、pVAXl-Derpl、pVAXl-Derpl/CS纳米粒双侧鼻腔交替滴药1次,第15、22天用1μgDerpl+4mgAI(OH)3400m进行腹腔注射致敏,第36天用20μ1的DerplPBS溶液(0.1μg/ILl)双侧鼻腔交替滴药进行局部激发7d,1次/日。末次激发后2h内处死,比较各组外周血Derpl特异性IgE(DerplspecificIgE,DerplsIgE)、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0与r干扰素(interferon r,IFN—Jy)的水平,以及鼻黏膜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VAXl-Derpl/CS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205.3±12.8)nm,zeta电位为(30.5±5.6)mV。在鼻黏膜组织,B、C组呈明显的变态反应性炎症,D、E组变态反应性炎症较B、C组明显减轻。外周血清中DerplsIgE含量在D组[(109.6±14.5)ng/m1]和E组[(88.1±8.3)rig/m1]低于B组[(120.0±8.8)n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6.9,P值均〈0.01);IL-4水平在D组[(192.5±10.2)pg/m1]和E组[(165.7±9.7)pg/m1]低于B组[(248.7±10.6)p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15.2,P值均〈0.01);IFN-r水平在D组[(856。3±37.4)pg/m1]和E组[(904.8±37.7)pg/m1]高于B组[(709.0±26.5)p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 石文丹 曹炜 刘昀 许昱 陶泽璋 戴琼关键词:壳聚糖 鼻黏膜 真核表达质粒pVAX1-Der p1的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Der p 1,检测质粒编码的重组蛋白在真核细胞293T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打下基础。方法:分离屋尘螨总RNA,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 p 1核酸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Der p 1编码基因,以其全长为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将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含有重组质粒pVAX1-Der p 1的阳性克隆,培养后提取质粒并对其进行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及分析;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剂,重组基因pVAX1-Der p 1和空质粒pVAX1分别转染真核细胞293T,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以抗Der p 1特异性抗体检测质粒编码的重组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取的Der p 1基因与Genbank上Der p 1cDNA全长序列完全一致,且构建的表达载体实现了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我国本土屋尘螨Der p 1序列与GenBank已公布的核酸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含Der p 1全长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Der p 1,其能在真核细胞成功表达重组蛋白。 曹炜 许昱 曹瑞娟关键词:屋尘螨 蛋白表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脑干损伤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评估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 EM P)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氧化应激、局部缺血、周期性缺氧引起的脑干损伤情况。方法搜集了2015年11月~2018年3月收治的33例OSAHS患者,中度8例,重度25例,双侧均行c VEMP测试的临床资料;以33例健康成年人作对照组。比较OSAHS组、对照组c 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和振幅的差异。结果 (1)组内比较:OSAHS组的左右侧、对照组左右侧c 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振幅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OSAHS组与对照组的c VEMP的引出率分别66.67%、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OSAHS的c VEMP引出率为64.00%。OSAHS组、对照组c VEMP的P1潜伏期分别为(14.145±1.934)ms、(13.982±2.047)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与对照组c VEMP的N1潜伏期分别为(24.032±2.081)ms、(23.732±2.12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对照组c VEMP的P1-N1的振幅分别为(37.893±20.776)μV、(76.882±16.956)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OSHAS患者的P1-N1振幅显著减小。结论中度和重度OSAHS患者的c VEMP的引出率、P1-N1振幅均下降,提示其脑干的神经传导通路出现异常。c VEMP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因而也可以用于检测因OSAHS引起的脑干损伤。 岑瑞祥 赵凯 万浪 龚国清 曹炜 刘原宙关键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脑干 PAG1调控STAT3活化介导人喉鳞癌原发性放射抗拒的机制研究 岑瑞祥 陈艳丹 曹炜 王桃姣 陈欢 项目名称:研究人喉鳞癌Hep-2细胞原发性放射抗拒的分子机制。背景:喉癌是全球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鳞状细胞癌占主导。近年来,中国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喉癌治疗已从传统的以手术为主转变为...关键词:关键词:喉鳞癌 生物学理论 披裂副神经节瘤1例病例报告 目的 提高对披裂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认识。方法 报告我院2017年01月收治1例披裂副神经节瘤患者。患者,男,58岁,因咽部不适2月余入院。门诊动态喉镜示右侧披裂见暗红色新生物,喉部CT示右侧会厌皱襞增厚及小结节影。结... 曹炜 万浪关键词:副神经节瘤 miR-134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1对喉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miR-134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对喉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MP1基因是否为miR-134的靶向基因。转染实验分为miR-134 mimics组、miR-134 antagomir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降低miR-134对MM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134能和MMP13′-UTR端结合且明显抑制荧光素酶活性。miR-134 mimics组细胞在转染后24 h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miR-134 antagomir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凋亡率[(4.32±0.36)%]比较,miR-134 mimics组[(12.02±0.45)%]明显增加(P<0.01),而miR-134 antagomir组[(2.31±0.26)%]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iR-134 mimics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MM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miR-134 antagomir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MM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134在转录后水平调控MMP1蛋白表达来影响喉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 陈艳丹 岑瑞祥 曹炜 龚国清 彭聪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 喉癌 增殖 雷公藤红素调节TLR4/AP-1信号通路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TRI)调节Toll样受体4(TLR4)/激活蛋白-1(AP-1)信号通路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R组、AR+TRI组、AR+TRI+TLR4激活剂组,每组各9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OVA)法建立AR小鼠模型。建模后,AR+TRI组和AR+TRI+TLR4激活剂组小鼠腹腔注射TRI(1 mg/kg),AR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AR+TRI+TLR4激活剂组小鼠通过尾静脉额外注射0.4 mg/kg TLR4激活剂脂多糖(LPS)溶液,治疗持续9 d。观察各组小鼠鼻部症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和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sIgE)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小鼠鼻黏膜组织TLR4、A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鼻黏膜组织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组小鼠鼻黏膜组织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鼻部摩擦和打喷嚏次数增多,血清IL-4、IL-5、IL-13和OVA-sIgE水平升高,鼻黏膜组织TLR4、AP-1 mRNA及TLR4、MyD88、c-Ju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AR组比较,AR+TRI组小鼠鼻黏膜组织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鼻部摩擦和打喷嚏次数减少,血清IL-4、IL-5、IL-13和OVA-sIgE水平降低,鼻黏膜组织TLR4、AP-1 mRNA及TLR4、MyD88、c-Ju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TLR4激活剂逆转了AR+TRI组小鼠上述指标变化(均P<0.05)。结论:TRI可能通过抑制TLR4/AP-1通路减轻AR小鼠炎症反应。 曹炜 陈艳丹 徐芬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雷公藤红素 炎症反应 小鼠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BCL-2/腺病毒E1B19 kDa相关蛋白3在中耳胆脂瘤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BCL-2/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与18例外耳道皮肤标本中HIF-1α和BNIP3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和18例外耳道皮肤标本的凋亡情况。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HIF-1α和BNIP3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6±0.07和0.08±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1);BNIP3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6±0.08和0.11±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85);经pearson相关分析,在胆脂瘤上皮中,HIF-1α和BNIP3之间呈正相关(r=0.418,P=0.003);Tunel染色中,凋亡指数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8±12.5)%和(9.99±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6,P<0.01)。结论 HIF-1α和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胆脂瘤的高凋亡特性有关。 岑瑞祥 赵凯 万浪 彭聪 曹炜 刘原宙 龚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