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怀 作品数:16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人参及人参皂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 人参中所含的人参皂苷,是主要的活性组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在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引发的疾病中,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方面多系统疾病。与传统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疗法相较,人参皂苷具有化学构成多样、结构复杂、低毒性和轻微副作用的特点。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复杂多样,能够多方面地调控免疫细胞活性、细胞因子平衡及信号传导通路,维持免疫系统的微环境稳态,为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梁丹丹 杨少雷 景德怀 周广玺 朱凤琴关键词:人参皂苷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年 研究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特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期间,通过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根治术治疗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疾病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与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效果显著。 杨扬 李瑞 景德怀 褚辉辉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3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肠道损害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准确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制订最佳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内镜评分、炎症指标、影像学表现等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的常用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及潜在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 王瑜然 景德怀 戴凤仙 王一波 周广玺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度 生物学标志物 影像学表现 p21^(WAF1)基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p21WAF1(p21)基因转染对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和是否进行质粒转染分为3组.p21转染组: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将pCDNA3.1(+)-p21质粒转染入EC109细胞;空载体转染组:同样方法将pCDNA3.1(+)-neo质粒转染入EC109细胞;未转染组:未转染的EC109细胞.应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21基因mRNA、P21蛋白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应用MTT、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转染外源p21基因对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p21转染细胞中p21 mRNA和P21蛋白高表达;p21转染组EC109细胞生长速度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流式细胞仪观察到P21蛋白高表达使EC109细胞发生G1/S阻滞,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63.120%±2.893%vs41.380%±6.536%,42.173%±5.301%,均P<0.01),S期比例显著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18.923%±3.084%vs22.573%±5.463%,26.867%±2.922%,均P<0.01),并出现亚G1峰(凋亡峰).透射电镜亦发现p21转染组发生细胞凋亡.结论:p21基因转染可以抑制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 张学彦 景德怀 刘志强 关景明 刘伟关键词:P21WAF1 基因转染 食管鳞癌 基于临床疗效及Th1/Th2、Th17/Treg炎性平衡变化探讨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 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T细胞Th1/Th2、Th17/Treg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肝郁脾虚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入院及门诊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痛泻要方加减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干预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疗效进行评价,采集患者外周血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4、IL-10、IL-17和IFN-γ的含量。之后计算每个样本治疗前后IFN-γ/IL-4和IL-17/IL-10的比值。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41.94%,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7.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呈现降低趋势,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趋势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IL-4和IL-10的含量升高明显,IL-17和IFN-γ的含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值分析发现,治疗后两组IFN-γ/IL-4和IL-17/IL-10的比值均呈现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降低趋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机制与其能够促使Th1/Th2、Th17/Treg介导的炎性平衡朝炎性抑制方向转化相关。 厉启芳 刘善军 景德怀 刘国霞 朱亚珍 孙冰 章洪华 于斌关键词:肝郁脾虚证 溃疡性结肠炎 痛泻要方 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8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放问卷对患者的营养风险、家庭关怀度、饮食行为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110例有营养风险,76例无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59.14%。有营养风险组的饮食行为得分、家庭关怀度得分为(30.99±7.17)分和(6.48±2.01)分,无营养风险组分别为(45.85±6.87)分和(7.90±1.67)分,有营养风险组的饮食行为得分、家庭关怀度得分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在家庭月收入、职业、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营养风险组相比,有营养风险组中60~75岁和>75岁占比更高,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更低、非婚/离异占比更高,Child-Pugh B级和C级者占比更高、有门静脉高压、胸腔/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占比更高,家庭关怀度<7分及饮食行为<35分占比均更低(P<0.05)。年龄>75岁、Child-Pugh C级,非婚/离异、有门静脉高压、有胸腔/腹腔积液、有低蛋白血症、家庭关怀度<7分、饮食行为<35分均是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OR=1.669,1.417,2.305,1.338,1.296,1.605,1.315,1.617,P<0.05),学历大专及以上为保护性因素(OR=0.854,P<0.05)。结论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年龄、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饮食行为、家庭关怀度等是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对高营养风险患者做好营养风险筛查与健康宣教,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王岩 景德怀 许珍 艾宽宽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 失代偿期 营养风险 p15<'INK4B>、p21<'WAF1>基因转染及共转染对食管鳞癌细胞系基因治疗研究 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异常性疾病。p15INK4B和p21WAFI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家族中的成员,能抑制多种肿瘤瘤细胞的增殖,且二者作用机制... 景德怀关键词:P15INK4B 基因转染 伏诺拉生在消化道出血管理中的研究进展:药理学机制、临床应用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1 2024年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影响到大量患者。传统的质子泵抑制剂(PPIs)在急性出血管理中存在起效延迟和副作用等局限性。伏诺拉生作为一种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通过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胃内酸度,展示了在消化道出血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伏诺拉生在上消化道出血(UGIB)、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出血及胃食管反流病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外,伏诺拉生在长期使用中表现出较低的副作用风险,尤其适合高风险患者。各国临床指南已将伏诺拉生推荐用于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和个体化治疗策略,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伏诺拉生在消化道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期待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a serious medical emergency affecting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atients. Traditional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have limit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bleeding, including delayed onset of action and various side effects. Vonoprazan, a novel potassium-competitive acid blocker (P-CAB), rapidly suppresses gastric acid secretion and significantly lowers intragastric acidity within a short time frame, demonstrating its import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tudies indicate that vonoprazan is effective in various conditions, includ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UGIB), NSAID-related bleeding,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significantly reducing rebleeding rates and improv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dditionally, vonoprazan exhibits a lower risk of side effects during long-term use, making it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high-risk patients. Clinical guidelines from multiple countries have recommended vonoprazan for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utur 黄栋 景德怀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上消化道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4年 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异常、肠道菌群等因素有关,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能够促进多种基因表达以应答低氧环境的转录因子, 其在调节肠道屏障功能、肠道代谢以及炎症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HIF-1α与肠上皮屏障、肠道炎症反应的关系, 综述HIF-1α在IBD中发挥的作用, 从而为IB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陈蕾蕾 景德怀 张曜文 王岩 于伟 胡宗晶 朱凤琴 周广玺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肠上皮屏障 炎症反应 VEGF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内DCs的浸润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和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DCs浸润密度之间的关联性,胃癌组织中VEGF+的DCs细胞频率与患者临床病期之间的关联性,及外周血单核细胞DCs表面HLA-DR及CD86的相应表达状况。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CD11c和VEGF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VEGF的浓度。分离胃癌患者和健康个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利用GM-CSF和IL-4将其诱导为D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细胞表面HLA-DR和CD86的表达情况。在体外用重组VEGF蛋白刺激DCs,探究VEGF对DCs表达CD86的影响。结果:胃癌细胞表达VEGF的强度,与肿瘤内DCs的浸润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并且在VEGF+的DCs细胞频率与胃癌进展之间呈正相关,血清VEGF浓度与肿瘤内DCs浸润密度无关,对于外周血单核细胞来讲,其对DCs降低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诱导作用,对HLA-DR及CD86的表达具有诱导作用,VEGF对DCs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降低效果。结论:胃癌组织以VEGF的分泌,来抑制DCs的活性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浸润在胃癌组织内的DCs也可分泌VEGF来参与患者病情的进展。 杨峰 李爱梅 景德怀关键词:胃癌 树突状细胞 CD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