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红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7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国际商贸专业群提升服务产业转型能力的实践探索被引量:3
- 2013年
- 笔者提出专业群建设应抓住区域外经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先机,通过专业培养规格对接产业链、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实践、素质教育对接职业素养、科研服务对接行业应用5个路径,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科研的应用性、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在与产业联动发展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专业群优势发展。
- 戴小红
- 关键词:专业群产业链
- 数实融合与数字产业集群的互促机制及推进策略研究被引量:7
- 2024年
- 数实融合已成为当今数字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是数字经济下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走向,数实融合和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同生共促、相得益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归纳了数实融合及数字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现状,并深刻剖析了数实融合与数字产业集群的互促机制。数实融合的不断深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了集群内资源优化配置、开拓了集群市场新空间,从而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而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网络协同效应,能够降低数实融合成本、促进技术扩散、优化产业生态,从而推动数实融合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的迈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需要从增强科技引领、培育世界级链主企业、提升人才资本、优化数字治理、强化区域协同合作等方面发力。
- 王文姬戴小红
- 创新型人才视域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 2025年
- 在创新型人才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杭州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成为推动消费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创新型人才作为消费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高校通过产学研协同机制成为人才集聚与创新的“聚变器”,加速市场培育与消费场景转化。杭州依托数字经济与文化资源优势,构建“高校+创新+消费”生态体系,探索出一条以人才驱动、数字赋能、文化赋能为核心特征的“杭州范式”,为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 史浩朱宁戴小红
-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协同
-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内涵与路径选择被引量:31
- 2012年
- 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与人文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抓住教育国际化发展契机,分享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优良机制和优质资源,培养具有国际交流、理解、合作和竞争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我国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笔者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内涵,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积极主动有为发展的"七化"现实路径。
- 戴小红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动因
- 外卖平台“内卷式”竞争的理论溯源与突破路径
- 2025年
- 外卖平台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外卖平台间的竞争逐渐异化为内卷模式,表现为价格战、算法剥削、商户利润压缩及骑手权益受损等多重困境,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抑制了行业创新,甚至对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平台经济的网络效应、数据垄断及多边市场传导效应共同促成了“内卷式”竞争,而监管滞后与算法黑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商户在平台主导的定价机制下陷入同质化竞争,被迫通过降本维持生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骑手则在算法驱动下面临超时劳动与收入不稳定问题。此外,传统反垄断与劳动法规难以适应平台经济的复杂性,暴露出工业时代规制体系与数字生产关系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破解外卖平台的内卷困境,需要从三方面协同发力:平台需从效率导向转向质量与责任导向,重构算法评价体系;政府应加强反垄断与数据治理,建立多方协同监管机制;行业需推动差异化竞争与伦理文化建设,构建“平台—商户—社会”共赢生态。
- 刘诚戴小红
- 跨境电子商务与消费品质量升级关系研究——兼析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降低贸易成本效应被引量:6
- 2023年
-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实现消费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本文以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为自然实验,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对消费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子商务显著促进了消费品质量升级,并具有明显的消费者和地区异质性,对于收入水平越高和经济规模越小的地区,跨境电商对消费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越大。机制分析发现:跨境电子商务对消费品质量的影响在贸易成本更高的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意味着跨境电商通过降低进口贸易成本实现了消费品质量升级。基于研究结论,从优化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吕希戴小红张洪胜
- 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与实践研究被引量:13
- 2023年
- 基于对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和建设内涵进行探析,提出重点打造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育人导师三类教师,构建双专业带头人、双课程负责人、双育人导师“三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范式,实现教学创新团队能力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同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实践为例,提出团队建设的新路径。
- 吕希戴小红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脑力劳动开始成为体力劳动:后DeepSeek时代人工智能的两个发展方向被引量:1
- 2025年
- 本文回顾了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对体力差异的消解历程,指出当前社会已进入脑力分层主导的时代,脑力劳动被划分为基础层、创造层、战略层。随着信息获取的平权化,脑力竞争转向信息产出效能,而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使得文字生成逐渐“体力化”,基础文案岗位面临被替代风险。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演进分为两大路径:智能执行和智能演绎。通过本研究成果,希望能为人们研判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借鉴。
- 史浩戴小红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从供应链金融到区块链金融被引量:31
- 2021年
- 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是对传统国际贸易在当前科技发展新形势下的升级和迭代。数字贸易借助数字技术重塑产业链和生态链,帮助中小企业站在与大型企业相似乃至相同的起跑线上,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跨越是来自金融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与多元支持。本文认为,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从传统国际贸易思维的WTO线下服务演进到包括eWTP框架在内的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混合模式,以eWTP服务框架为代表的混合金融服务模式已具有线上服务平台化、线下服务园区化的特点,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供应链金融也正逐步发展成为区块链金融。本文通过建设银行BCTrade、蚂蚁集团Trusple和中国宝武EFFITRADE的区块链金融实践,探讨了银行业、电商平台和产业龙头构建出的服务于数字贸易的金融服务体系,认为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金融体系构建中最具前景的框架必然是区块链金融。
- 史浩戴小红郁国培
- 关键词:产业链金融
- 新时期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
- 2021年
- 21世纪以来,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探索萌芽期、普及发展期和提质升级期三个阶段,取得了冷链基础设施持续强化、转运和分拣包装承载能力不断加强、市场规模显著扩大的成绩。但资源结构不均衡、中间环节较为复杂、企业增收盈利困难、科技支撑不足、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仍明显存在,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政策支持,强化智慧物流与数字农业融合对接,加大对新标准的探索实践等,不断推动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实现新发展。
- 匡思莉戴小红
-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