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爱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手术
  • 2篇麻醉
  • 2篇麻醉复苏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性基因
  • 1篇炎症
  • 1篇腋臭
  • 1篇腋臭术后
  • 1篇预见性护理
  • 1篇早期并发症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伤骨科
  • 1篇手术期护理
  • 1篇手术室
  • 1篇手指操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高淳县人民医...

作者

  • 9篇徐爱娟
  • 2篇杭太香
  • 2篇周达梅
  • 2篇陈盼盼
  • 1篇姚蓓
  • 1篇牟凌
  • 1篇杨松林
  • 1篇周玲
  • 1篇杨娟
  • 1篇章左艳
  • 1篇赵小凤
  • 1篇邓辰亮
  • 1篇孔竹梅
  • 1篇郑江红
  • 1篇陆惠芳
  • 1篇徐应玲
  • 1篇钱燕
  • 1篇王韬

传媒

  • 2篇河南中医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心理医生(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手指操应用于“全厚皮”法根治腋臭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指操应用于“全厚皮”法根治腋臭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择期行“全厚皮”法根治腋臭的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指操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出血情况,术后术侧肢体肿胀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住院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术后24 h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和24 h的术侧肢体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住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厚皮”法根治腋臭术后患者予手指操锻炼,能减轻患者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和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住院护理满意度。
徐爱娟牟凌章左艳
关键词:腋臭手指操并发症
浅谈骨科内固定取出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1年
浅谈八千余例内固定取出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八千例内固定取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特殊观察要点,康复原则以及出院指导。结果:八千余例内固定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为2天(同类同期病人住院需3天),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大大减少,而且患者的治愈率接近100%,也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徐爱娟周玲陆惠芳钱燕
关键词:内固定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护理
人类特异性基因TBC1D3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索TBC1D3基因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TBC1D3转基因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背部制备增生性瘢痕模型;应用RT-PCR技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时,检测转基因小鼠与对照组小鼠TBC1D3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于术后2周、4周时收集各组瘢痕标本,采用Masson染色观察瘢痕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后2周、4周时转基因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巨噬细胞表型。结果术前、术后转基因小鼠中TBC1D3基因均明显表达,而对照组未见表达。术后2周、4周,转基因小鼠的瘢痕组织病理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2周、4周,转基因小鼠外周血中M1型巨噬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小鼠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TBC1D3基因可以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实现的。
徐爱娟郑江红杨松林邓辰亮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巨噬细胞炎症
护理分区排班及组长负责制在麻醉复苏区的实施
2013年
目的:设置组长负责制及分区排班,提高麻醉复苏区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麻醉复苏区设A班及P班组长各一名,负责各分区的工作协调和工作监督,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工作及复苏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管理好各组员。结果: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实施前满意率分别是87%,实施后分别提高至98%。结论:分区排班,责任明确,增加了护士对患者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复苏区患者的安全苏醒,提高了工作效率。
周达梅陈盼盼徐爱娟杭太香
关键词:麻醉护理
麻醉恢复室护士分级管理的实施与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护士实施分级管理方法。方法:在PACU实施分级管理,区分层级,确定各级护士岗位、能力标准和工作内容。结果:麻醉专科护士的分级管理及能力培养,增强麻醉复苏期患者安全,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结论:实施PACU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升护士专科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团队合作能力。
徐爱娟姚蓓陈盼盼杭太香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护士分层管理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保护性临时起搏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成效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病例均在术前采取保护性临时起搏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例数虽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护性临时起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徐爱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编号法在手术室工作服管理中的应用
2011年
我院手术室的工作服先由医院洗衣房统一清洗,再由手术室自己消毒灭菌,统一放置,自己挑选。医护人员没有固定穿着的工作服,出现尺寸与身高不符,衣服有胶布印、水笔印等,使工作服穿着时不美观。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科在工作服的管理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探讨,将工作服统一编号,使得不美观的现象大大减少,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徐应玲周达梅徐爱娟
关键词:管理实践工作服手术室编号法消毒灭菌洗衣房
我院骨科加快病房周转的做法与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我院骨科是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所在地,每年的手术量高达2万余台次,目前已开放10个病区近400张床位,加之多个联合病房和后疗基地,实际使用床位已超过700张。但由于患者日益增加,现有床位仍供不应求,特别是一些住院时效性强的限期手术患者和一些简单快速手术患者,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我院自2007年始,专辟1个病房区域,成立了骨科“三日病房”,
王韬徐爱娟杨娟
关键词: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供不应求限期手术床位
57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本科室2011年1-12月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对患者按护理程序实施全面、规范的护理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取得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经桡动脉行CAG、PCI术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和心理护理,手术后做好穿刺处和术侧肢体的护理,预防潜在的危险因素不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徐爱娟孔竹梅赵小凤
关键词:桡动脉CAGPCI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