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小龙

作品数:146 被引量:402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专利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煤层气
  • 35篇油藏
  • 23篇气藏
  • 18篇数值模拟
  • 18篇值模拟
  • 15篇缝洞
  • 14篇缝洞型
  • 14篇缝洞型油藏
  • 11篇地层
  • 11篇油气
  • 9篇压裂
  • 9篇气井
  • 9篇合采
  • 8篇底水
  • 8篇页岩
  • 7篇液相
  • 7篇液相吸附
  • 7篇油气藏
  • 7篇水平井
  • 7篇平井

机构

  • 14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4篇中联煤层气有...
  • 7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延长油田股份...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西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河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141篇彭小龙
  • 75篇朱苏阳
  • 33篇邓鹏
  • 32篇贾春生
  • 28篇杜志敏
  • 15篇王可可
  • 13篇王铭伟
  • 11篇李传亮
  • 11篇莫非
  • 10篇孙晗森
  • 7篇刘勇
  • 7篇李扬
  • 6篇李小波
  • 6篇刘学利
  • 6篇谭聪
  • 5篇孟选刚
  • 5篇张平
  • 5篇张烈辉
  • 5篇刘伟
  • 5篇汤小龙

传媒

  • 12篇油气藏评价与...
  • 7篇油气地质与采...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5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中国煤层气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非常规油气
  • 1篇2009年油...

年份

  • 12篇2025
  • 15篇2024
  • 6篇2023
  • 16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19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螺旋射孔水平缝压裂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射孔水平缝压裂实验装置,包括模拟井筒、模拟水平缝、回收桶、柱塞泵、搅拌罐、流量计、压力计、管线、阀门,搅拌罐后的管线上依次连接有柱塞泵、模拟井筒、模拟水平缝、回收桶;模拟井筒上设有多个小孔,作为射...
李莉彭小龙王超文赵行
文献传递
一种裂缝性油气藏数值模拟方法
一种裂缝性油气藏数值模拟方法,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油气藏双重介质模型,包括网格固定的双重介质模型和网格非固定的双重介质模型,基于双重介质模型的类型,将双重介质模型转换为等效的单重介质模型,计算等效...
王超文彭鹏张奥林贾春生彭小龙朱苏阳邓鹏
缝洞型油藏示踪剂测试的流线模拟及分析
示踪剂测试是分析井间储层的主要手段,为了获取更多的储层信息以及进行定量解释需要进行数值模拟。针对塔河油藏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复杂等特征,为了克服其油藏数值模型的网格数量多,计算量大,网格取向严重等难题,本文基于考虑示踪剂...
史英彭小龙颜菲李小波
关键词:双重介质数值模拟缝洞型油藏
文献传递
煤层气藏数值模拟垂向网格优化被引量:1
2018年
数值模拟是研究煤层气藏工程的一种常规方法,建立模型时人们常忽略垂向网格精细程度对模拟的影响,无法准确反映出垂向上流体流动规律、气水分异现象以及压降漏斗展布等,对模拟结果有很大影响。为了研究垂向网格划分精度对煤层气藏数值模拟过程的影响,采用不同模拟器对垂向网格的精细程度进行模拟计算,运用渗透率等效方法、局部网格加密方法和模拟器自带压裂方法模拟煤层压裂缝,总共模拟了3种方法 15套方案。结果表明,垂向网格划分精度对煤层气生产影响较大,当网格步长达到1.5m时计算结果较为精确,可以满足模拟需求。网格数量及网格步长的合理划分,能够更好地呈现煤层中气水分异现象,有助于分析气水流动状态,便于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
王超文彭小龙冯宁马婧婧邓鹏朱苏阳
关键词:煤层气数值模拟网格优化
一种利用离散裂缝端点变形数模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离散裂缝端点变形的数模技术以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方法,按特征尺度将油藏储集体划分为连续介质和离散介质;为消除极小网格,将离散裂缝端部由方形变形为尖形,然后建立岩层面网格,再建立三维油藏网格;将实测的孔、...
彭小龙王可可杜志敏汤小龙邓钰三王铭伟刘勇张平孙晗森张燕
文献传递
原油多组分差速渗流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原油多组分差速渗流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向溶液缸(1)内注入待测原油并加压至高于饱和压力,并使溶液缸(1)内保持恒压;S2:原油经过承高压管(3)进入岩心渗流驱替装置(2),岩心渗流驱替装...
彭小龙张烈辉戚志林邓鹏朱苏阳王超文贾春生杨发王金铭付威李颖张墨林单德隆
砾岩油藏弓形井多级水平缝压裂聚驱采收率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22年
砾岩油藏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极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注入水波及效率较低,含水率上升快,开发效果较差。为此,针对相变快、储集层连续性较差的浅层砾岩油藏,提出了采用弓形井多级水平缝压裂改造的方式,以提高聚合物驱的采收率。基于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西北区块的地质模型,对高含水砾岩油藏进行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在此数值模型的基础之上,选择剩余油较富集区块,建立多级水平缝压裂大位移弓形井和直井注采井网,进行提高采收率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最优注聚强度约0.05 PV/a,角注井组的波及系数大于边注井组,弓形井压裂裂缝位于油层上部的注聚驱油效果最佳。弓形井不仅较好地利用了目的区块压裂裂缝多为水平缝的特点,改善了近井筒地带流体的渗流方式,还进一步发挥了聚合物的调剖作用,2种方式相辅相成,可以有效改善驱替前缘推进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了浅层砾岩油藏的采收率。
吴昊镪彭小龙朱苏阳冯宁张斯叶泽禹
关键词:砾岩油藏多级压裂水平缝采收率数值模拟
一种煤层气采收率分析新方法被引量:3
2016年
目前煤层气采收率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对采收率影响因素的认识并不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煤层气采收率分析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以反映煤层气不同生产阶段采收率的影响因素。煤层气采收率主要受压降波及效率和解吸效率的影响。压降波及效率受井网、井型及压裂等工程因素控制;解吸效率受到气体吸附特征与废弃压力等因素影响,每降低0.1 MPa的废弃压力,可以提高采收率为4.43%。开发初期煤层气的采出程度取决于压降波及效率,提高压降波及效率可以提高煤层气的采气速度;而开发后期,煤层气的采出程度主要由解吸效率控制。提高煤层气压降波及效率的有效方法是采用与煤层地质特征参数所匹配的井网,使井网有效控制煤层,形成体积解吸;负压采气可以进一步降低煤层气藏的废弃压力,从而提高煤层气解吸效率。
朱苏阳李传亮杜志敏彭小龙王超文
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体积压裂后页岩气储层数值模拟方法被引量:10
2016年
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极低,基本无产能,须进行体积压裂改造形成裂缝网络才能开采。一般采用双重介质模型进行页岩气储层数值模拟,但该模型无法准确模拟远井地带由于压裂开启并相互连通的天然裂缝。为此,针对压裂后的页岩气储层,建立三孔双渗页岩气储层体积压裂模型来描述不同区域渗透率变化与气体吸附解吸过程。新建模型考虑了页岩气的吸附机理,将基质作为气源,将二级次生裂缝与一级次生裂缝视为2个等效的多孔连续体,压裂主裂缝则作为离散裂缝予以描述。对比新建模型与传统的双重介质模型模拟结果后发现,所建三孔双渗页岩气储层体积压裂模型计算的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均高于双重介质模型,结合双重介质模型模拟产量一般低于实际产量的情况,认为采用考虑天然裂缝的三孔双渗页岩气储层体积压裂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水力压裂井的产量变化。各级裂缝渗透率和初始吸附气含量对生产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次生裂缝渗透率对累积产气量影响较大,在生产中应当采取措施提高二级次生裂缝渗透率;而初始吸附气含量对累积产气量影响并不明显。
李泽沛彭小龙王毅
关键词:页岩气体积压裂数值模拟
基于自适应PSO参数优化的页岩气复合时间产量递减模型
2025年
页岩气因其储层条件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产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依赖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很难适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无法达到高准确性。提出了将超双曲递减模型与具有时间属性的复合函数结合的方法,并使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SO)来寻找最优模型参数,建立了复合时间超双曲递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PSO优化算法能够根据产量数据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变化自动调整参数和模型结构,能更快更准地找到最优参数组合,提高预测精度;产量在时间上的波动大,常规递减模型难以反映其特征,复合时间递减模型灵活性强,能够考虑油气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准确地描述页岩气井在不同阶段的产量变化,提供更高的拟合精度,使得产量预测更接近实际值。
骆国辉彭小龙杨晨朱苏阳
关键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优化页岩气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