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菊
- 作品数:22 被引量:5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9
- 2005年
-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利用K-B法、琼脂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铜绿假单胞菌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尤其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ICU和老年病房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效果都不错,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抗菌药物的范围很窄,只有阿米卡星的活性较好。
- 周薇薇白立彦张秀菊杨云海
- 关键词: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被引量:1
- 2002年
-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有皮质类固醇激素,色甘酸钠和奈多米尔钠等抗炎药物及β 2激动剂,黄嘌呤类和抗胆碱药物等支气管扩张剂.
- 张秀菊
- 40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109
- 2003年
-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状况 ,以及解脲脲支原体对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沙眼衣原体检测采用美国 ABI公司 Sure Step TM Chlamydia抗原检测卡 ;支原体培养试剂盒采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产品 ;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结果 4 0 0例样本中解脲脲支原体 (U u)阳性 134例占 33.5 % ;人型支原体 (Mh)阳性 4 4例占 11.0 % ;沙眼衣原体 (CT)阳性35例占 8.75 %。对 96株解脲脲支原体敏感率 >89%的药物有多西环素 (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 (美满霉素 )、交沙霉素和阿奇霉素。结论 Mh的分离率位于第 2 ,若常规检测只做单项 Uu,将势必造成一定的漏检 ,U u对常见的红霉素、四环素等已产生一定的耐药率 ,及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效药物、实施足剂量和足疗程用药 ,对降低 U u耐药株的产生、防止复发和提高治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 张有江张军民罗燕萍张秀菊
- 关键词:解脲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 392例先天性胆脂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 <正>目的总结先天性胆脂瘤的发病部位、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1993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92例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92例...
- 张秀菊申卫东卜博袁慧军杨仕明韩东
- 关键词:胆脂瘤影像学特征发病年龄
- 文献传递
-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5.2和EXCEL软件分析细菌分布,耐药性.结果: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在外科伤口的分离率最高,其次是腹水和脓液中,血中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为16.7%;产ESBL大肠埃希菌在引流中的分离率最高,次之是腹水标本,血中为19.4%.尿中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25.4%)明显高于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12.7%),痰中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15.9%)明显低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30.9%).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在0~10岁以下年龄组占16.7,21~31岁年龄组最高占31.6%,81~90岁年龄组占20.7%居第三位;产ESBL大肠埃希菌在10岁以下儿童组占23.1%居第二位,81~90岁年龄组38.4%最高.门诊病人占本次分离率的23.4%,住院病人占76.6%.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从1999年的14%上升为26.7%,肺炎克雷伯菌从15%上升为19.8%.目前没有耐亚胺培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1%和75%、61.7%和77.8%、74.1%和67.7%,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活性均在50%以下.结论: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同年龄组发生率不同,总体来说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问题日益严重,临床及时了解它们耐药特点和变化趋势对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 罗燕萍张秀菊张军民杨继勇田芳潘光娟
- 关键词:耐药性
-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不同来源的ESBL耐药性
- 目前引起革兰阴性菌耐药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ESBL最常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这两种细菌是医院内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他们的ESBL发生率逐年增加,在中国重
- 罗燕萍张秀菊田芳潘光娟沈定霞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PCR指纹图技术鉴定临床常见酵母菌的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PCR指纹图技术用于鉴定临床常见酵母菌的方法。方法 采用PCR方法 ,使用随机引物M 13和T3B对临床常见的 7属 17种酵母菌进行扩增。结果 17种酵母菌的扩增产物在数量和大小上都有其自身特征 ;不同种间酵母菌其PCR指纹图型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同种酵母菌内不同菌株扩增的结果表明 ,酵母菌的PCR指纹图分析种间变异远远大于种内变异 ,据此能将各种酵母菌有效地区分开。结论 控制好实验条件 ,PCR指纹图技术可有效地鉴定临床常见的酵母菌。
- 张有江张秀菊姜春云杨继勇
- 关键词:PCR指纹图酵母菌
- 4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 对 4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 EL ISA)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乳胶凝集试验 (TPL A) 4种方法对 76份可疑梅毒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PR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 ;TPPA敏感性稍差 ;TP- EL ISA敏感性最高。结论 TP- EL ISA敏感性高 ,适合大批献血员筛查 ;TPL A与其他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最高 ,且操作简便 。
- 徐雅萍肖征沈定霞张秀菊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
-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被引量:51
- 2006年
- 目的 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治CRBS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2004年8月,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26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和污染菌的分离情况及CRBSI的确诊与非确诊病例。结果261例患者中88例为CRBSI的确诊病例(33.72%),173例(66.28%)为非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主要来源于外科病房(63例,其中外科重症监护病房41例)、内科病房(12例)、老年病房(10例)和儿科病房(3例);病原菌分离率前4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1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8%)、铜绿假单胞菌(11.4%)和白色念珠菌(9.1%);主要的污染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微球菌属和革兰阳性杆菌。结论 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分离情况有助于CRBSI的早期诊断。
- 徐雅萍周光钟延法王应芳张秀菊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污染菌
-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被引量:2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及产生机制。方法 4 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先用PCR检测mecA基因 ,再用VITEK2高级专家系统 (AES)检测并分析对 2 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结果 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检测阳性 ,2 3株阴性 ;VITEK2AES耐药机制分析 ,对 β 内酰胺类耐药涉及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改变、获得性青霉素酶 ;氨基糖苷类耐药包括磷酸转移酶 (2”) +乙酰转移酶 (6 ')双功能酶、磷酸转移酶 (3') Ⅲ、腺苷转移酶 (4') (4”)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胺类 /链阳菌素B(MLSB)与MLSB固有耐药或诱导耐药有关 ;对四环素类耐药包括TETK蛋白导致药物外排和 (或 )TETM蛋白导致靶位改变 ;利福霉素类耐药主要为高水平耐药 ;MRSA对喹诺酮类均耐药 ,而MSSA除 1株外均敏感 ;其余抗菌药物如呋喃妥因、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复方新诺明、夫西地酸等均敏感。结论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尤其是MRSA具有多种耐药机制 ,因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 ,VITEK2AES能可靠推测分析耐药菌所具有的耐药机制 ,将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张军民罗燕萍张秀菊姚艺辉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