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庭

作品数:26 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6篇地质
  • 9篇三维地质
  • 6篇地质模型
  • 6篇油气
  • 4篇地质建模
  • 4篇三维地质建模
  • 4篇三维建模
  • 4篇建模方法
  • 3篇地质要素
  • 3篇油气成藏
  • 3篇三维地质模型
  • 3篇水电
  • 3篇水电工程
  • 3篇盆地
  • 3篇教学
  • 3篇成藏
  • 3篇电工程
  • 2篇地质体
  • 2篇东营凹陷
  • 2篇信息系统

机构

  • 2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贵州省地质矿...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紫金矿业集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6篇张志庭
  • 12篇吴冲龙
  • 10篇翁正平
  • 7篇田宜平
  • 7篇何珍文
  • 5篇刘志锋
  • 5篇毛小平
  • 5篇张夏林
  • 5篇李章林
  • 5篇刘刚
  • 3篇李新川
  • 2篇袁良军
  • 2篇李星
  • 2篇赵攀
  • 2篇刘军旗
  • 2篇周琦
  • 2篇张志庭
  • 2篇孙卡
  • 2篇陈麒玉
  • 2篇杨炳南

传媒

  • 6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地质学刊
  • 2篇2012全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贵州地质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采矿技术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全国工程勘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炭三维地质建模信息系统的研制及关键技术被引量:19
2011年
对煤炭三维地质建模信息系统软件QvCoalMine的研制过程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对系统的主体构架、业务流程、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真实折剖面技术;"钻孔-剖面-等高线"循环动态建模技术;地层煤层一体化建模技术;三维模型的动态编辑与分析技术。利用我国内蒙古东胜煤田的多个煤炭勘查区对本系统进行了综合测试和运用,结果表明:QvCoalMine系统提供的三维建模功能,能高效地构建出煤炭地质领域大多数地质对象和勘探开采工程的三维模型。
李章林吴冲龙张夏林邵玉祥张志庭杨树华何赵云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数字矿山
数字矿山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探讨被引量:39
2011年
数字矿山是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和可视化,是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能供多用户访问和应用的一种虚拟矿山。数字矿山建设的着眼点应当是矿山资源勘查开发信息化,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信息技术系统、信息增值服务系统等。数字矿山设计应面向资源勘查、采选冶与经营,把支持领导决策与支持矿山勘探、开发等日常生产管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矿山企业功能强大的信息工作站和信息齐备的信息网络结点。在建设中应以整体最优化为基本目标,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要以主题式矿山地质点源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并与MIS、DDS、ERP和OAS建设密切结合,抓住关键技术和数据标准体系,实行"多S"结合与集成。
吴冲龙田宜平张夏林何珍文翁正平李新川李章林张志庭陈景河罗映南雷宪辉苏建平郑元平
关键词:数字矿山
项目驱动式《遥感地质学》案例教学法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遥感地质学作为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采用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法,通过设置"遥感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案例,给学生营造一种近似真实的项目环境,开展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改革。通过设置项目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关键技术流程、结果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亲历项目的构思、资料收集与信息源的选择、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影像判读与解译、野外验证等完整的项目过程。提高学生运用遥感科学与技术的知识解决地质问题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既精通遥感科学与技术,又具有深厚地学知识的复合创新人才。
孔春芳翁正平张志庭汪校锋
关键词:案例教学遥感地质学
基于World Wind移动端的地质数据野外采集系统被引量:11
2019年
针对传统的野外地质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工作步骤繁琐、效率低、工作周期长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World Wind移动端的地质数据野外采集系统,系统集成了World Wind地图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线程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重点阐述了定位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实体投影模块以及三维展示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本系统的研发实现了野外地质工作的信息化采集、浏览和展示,为地质工作人员提供便捷的数据录入方式,推动地矿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向前发展.
陈根深刘军旗何忆黄挺张志庭张志庭
关键词:移动GISANDROIDWIND
基于提示和度量学习的小样本地质关系抽取
2025年
地质领域研究正经历以构建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大数据为驱动的深刻变革。地质知识图谱的构建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数据分散状态下的知识发现与推理受限等问题。关系抽取技术作为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地质实体关系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传统关系抽取技术高度依赖大规模标注数据。然而地质领域中实体关系复杂且专业性强,人工标注数据耗时费力,致使大规模标注数据短缺。因此,传统关系抽取技术在地质领域的有效应用受限。针对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基于原型网络的地质关系抽取小样本学习方法,创新性地引入增强提示学习机制,并通过对比学习优化实例表示和关系描述表示,显著地提升了原型代表性。同时,采用加权损失函数和困难任务辅助训练策略,增强模型对困难任务的关注度,有效地提高了整体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地质小样本关系抽取数据集的5way 1-shot场景下准确率达到82.16%,相比通用领域先进模型SimpleFSRE提升1.94%,相比原型网络Proto-BERT方法提升9.01%,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张志庭彭帅阙翔陈麒玉
关键词:关系抽取
贵州超大型锰矿集区的多尺度三维地质建模被引量:32
2020年
黔湘渝毗邻区"大塘坡式"锰矿床具有世界上独特的成矿环境和机制,借助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方式,可以直观而形象地进行研判.在系统分析和处理贵州松桃县超大型锰矿田及区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QuantyMine三维矿业软件,分别构建了黔渝湘毗邻区的南华纪早期武陵次级裂谷盆地原型、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田、松桃县大塘坡典型锰矿床等3个不同尺度的三维地质模型,科学地表达了该超大型锰矿独特成矿环境,揭示了成矿机理和赋存状况,为该类型的矿床研究和成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张夏林吴冲龙周琦翁正平袁良军朱福康李章林张志庭杨炳南杨炳南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可视化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其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该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性不够、程序设计环节缺失的问题,结合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治性、任务的实战性、考核的全面性和过程的完整性。
何珍文郑祖芳张志庭李章林翁正平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贵州省道坨超大型锰矿床精细全息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贵州省道坨超大型锰矿床属于"大塘坡式"锰矿床,具有世界上独特的成矿环境和机制,本文研究综合应用道坨超大型锰矿详实勘探资料,构建高精度全要素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建立了道坨超大型锰矿床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模型,包含着丰富的地质属性信息和更为精细的地质空间信息,形象地表达了矿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状况、矿体与围岩之间的叠覆关系、燕山期形成的典型"W"型铲式重力滑脱构造的空间形态,以及该重力滑脱构造系统对地层及矿体的交切关系,直观表达了该矿床的成矿机制、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
张夏林吴冲龙周琦朱福康袁良军赵亚涛杨炳南李章林翁正平张志庭张权莉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锰矿
论中国“玻璃国土”建设被引量:26
2012年
"玻璃国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玻璃地球"的称谓。这是一个地质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结合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可供多用户访问和开展决策分析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浅层地壳。其目的是便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评价,同时揭示地质灾害孕育背景和机理并实现预警和减灾。"玻璃国土"建设不仅涉及理论、方法论和高功能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研发,还涉及获取深部探测新资料能力、新资料综合和解译能力的建设,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预警等模式的建立,核心是地质信息科学和技术。"玻璃国土"建设的目标与各地质矿产部门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一致,但更系统、更完整、更完善,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
吴冲龙翁正平刘刚何珍文张志庭李新川
关键词:地质信息系统三维地质建模
“玻璃油田”建设与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被引量:11
2012年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表征与分析技术、四维数字油气成藏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最后指出了"玻璃油田"建设将为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带来的发展前景。
田宜平毛小平张志庭刘志锋印传奇张鹏吴冲龙周霞梁党卫孙旭东陈述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