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民
- 作品数:37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春露地覆膜抢早茄子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2年
- 从品种选择、播期与播量、苗床及营养土准备、浸种催芽、播种及苗床管理、整地及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黑龙江地区春露地覆膜抢早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 张军民
- 关键词:紫长茄
- 外源6-BA对甜瓜幼苗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以薄皮甜瓜品种"御品天香"为试材,采用6-BA浸种的处理方式,通过测定幼苗期叶绿素、根系活力、硝态氮、硝酸还原酶、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研究不同浓度外源6-BA对薄皮甜瓜品种"御品天香"幼苗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2、0.4、0.8mg/L6-BA浸种浓度下均能提高甜瓜苗期叶片叶绿素、硝态氮、硝酸还原酶、根系活力、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其中以6-BA浸种浓度为0.4mg/L对甜瓜的增产作用最为明显。
- 王萌廉华马光恕张军民谢秀芳
- 关键词:甜瓜6-BA生理特性
- 黑龙江省水稻育秧棚后茬樱桃番茄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11年
- 樱桃番茄是普通番茄的一个变种。果实玲珑可爱,具有食用和观赏的价值。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成熟果实的糖度明显高于普通大果鲜食番茄2个百分点以上。果汁中含有甘汞,对肝脏疾病有疗效,也有利尿效果。
- 张军民曲红云
- 关键词:番茄栽培樱桃番茄后茬水稻成熟果实
- 优质早熟紫长茄新品种“龙杂茄9号”的选育被引量:2
- 2019年
- “龙杂茄9号”是以jy-12为母本,以ys-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早熟杂交一代紫长茄。突出特点为早熟、质优、抗黄萎病;果实长棒状、顺直,果皮黑亮且柔嫩度好,耐贮运,前期占全部产量的45%;商品果长24~26 cm,横径4 cm,单果质量160 g左右,667 m^2产3 500~4 500 kg;抗黄萎病;适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等春季露地覆膜栽培或小拱棚栽培。
- 曲红云贲海燕张军民徐军生王世平
- 关键词:茄子一代杂种
-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克新13号、费乌瑞它、延薯4号3个熟期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旱作模式、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测定苗后5~30 d匍匐茎中糖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研究马铃薯匍匐茎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蔗糖、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延薯4号的可溶性糖含量除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则是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蔗糖含量与SS活性的变化趋势近似,SPS活性呈现"M"形,转化酶两谷一峰变化趋势。SS、SPS是影响蔗糖合成的关键酶,转化酶是分解转化蔗糖的关键酶。匍匐茎决定着块茎的形成,通过此试验研究旨在为马铃薯块茎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为指导马铃薯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 张桂芝姜海洋马光恕廉华杨升张军民
- 关键词:马铃薯匍匐茎糖代谢酶活性
- 外源6-KT对甜瓜结果期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影响
- 2018年
- 试验以薄皮甜瓜品种御品天香为试材,采用外源6-KT叶面喷施处理方式,通过测定甜瓜结果期叶片和果实中的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研究6-KT对甜瓜结果期糖类物质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与CK比较,8mg/L外源6-KT处理效果最佳,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糖类物质在处理后30d和授粉后30d还原糖含量增幅分别为33.0%和33.2%,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4.1%和28.3%,葡萄糖含量增加33.6%和52.7%,果糖含量增加33.8%和43.2%。
- 高铃铃王依婕宋秀玲廉华马光恕张军民
- 关键词:甜瓜外源激素糖类物质
- 茄子新品种龙杂茄6号的选育
- 龙杂茄6号是从课题自选材料和日本引进品种中经分离选育的优良自交系93-1和118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始花节位在第8~9节,从播种到始收100~105 d(天)。株型直立,生长势旺盛,株高85~95 cm,...
- 林密曲红云张军民杨述
- 关键词:茄子一代杂种早熟
- 文献传递
- 黑龙江苹果高效栽培技术
- 2012年
- 黑龙江省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多年前被认为不适宜发展水果种植,但近年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黑龙江省的地产水果得到了大力发展。截至2009年,黑龙江省的地产水果面积已突破10万公顷,其中苹果栽培面积为5.57万公顷,已形成了宁安中型苹果、大庆小苹果等优质苹果基地。
- 张军民
- 关键词:优质苹果高效栽培水果种植栽培面积冬季气候小苹果
- 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揭示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从东北地区4个省49个县(市)的茄子主产区采集黄萎病菌株,从中分离、鉴定并选取80个单孢菌株,对其培养特性、致病力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repeat)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菌株培养性状研究表明,在PDA培养基上存在4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菌株最多,占供试菌株的56.25%,菌丝型菌株最少,仅占供试菌株的7.5%。通过鉴别寄主接种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定,明确了东北地区茄子主产区存在黄萎病菌强(Ⅰ型)、中(Ⅱ型)、弱(Ⅲ型)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供试菌株的26.25%,31.25%和42.50%。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结果显示,在供试菌株中落叶型菌株占31.25%,以中、强致病力菌株为主;非落叶型菌株为68.75%,多为弱致病力类型菌株。ISSR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分化较小,并且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贲海燕曲红云曲红云张军民张军民张雪岩李宝聚
- 关键词:茄子黄萎病菌培养性状致病力致病类型ISSR
- 空间诱变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8
- 1996年
- 将甜椒干种子搭载于科学返地卫星上,种子在空间特殊条件下运行.返回陆地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幼苗同工酶及后代植物学性状、抗性、产量,进行果实营养分析,叶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等,均出现了变异,在后代得以表现.经多代选育,获得优良甜椒新品系“卫星87-2”.
- 邓立平郭亚华张军民毕宏文蒋兴村李金国
- 关键词:卫星甜椒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