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仪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用户
  • 1篇学法
  • 1篇艺术
  • 1篇隐喻
  • 1篇隐喻机制
  • 1篇用户界面
  • 1篇用户需求
  • 1篇用户研究
  • 1篇愉快
  • 1篇愉快教学
  • 1篇愉快教学法
  • 1篇纸艺
  • 1篇思品课
  • 1篇情感
  • 1篇情感化
  • 1篇情感化设计
  • 1篇情感需求
  • 1篇座椅
  • 1篇座椅设计
  • 1篇蒙古族

机构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澳门城市大学

作者

  • 4篇张仪
  • 2篇张晶晶
  • 2篇韩海燕
  • 1篇薛晓君

传媒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包装工程
  • 1篇林业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ERP实验的蒙、汉用户界面图标色彩隐喻机制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使用脑电技术比较蒙、汉用户对手机界面图标色彩的隐喻机制,为面向民族用户包容性设计提供认知研究参考。方法采用行为学实验和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配属刺激范式,以CIE色度坐标为依据,记录蒙、汉用户对界面图标色彩的大脑加工过程,分析色彩隐喻配属的最高匹配结果、平均反应时和P300波幅。结果行为实验和脑电研究表明,蒙汉双语用户配属最多组合为蓝-蓝天、红-革命、紫-茄子、绿-草原、黑-凶狠、白-圣洁,汉语用户配属最多组合为蓝-永恒、红-喜庆、紫-高贵、绿-树木、黑-肃穆、白-圣洁,配属频数越高,其平均反应时越快,两民族用户配属色彩语义P300平均波幅均存在差异(P<0.01),且波幅高低与行为实验呈正相关。结论蒙、汉用户识别图标色彩信息的隐喻机制不同,因此图标设计必须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认知经验。
张仪韩海燕韩海燕李壮张晶晶李娜
关键词:ERP隐喻机制用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和AIGC的蒙古族马鞍造型座椅设计被引量:3
2024年
针对家具设计中对用户感性需求的挖掘以及设计转译的现状,提出了获取用户感性需求并转化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AI generated content)粗原型与提示词继而生成和迭代设计的方法,以马鞍为例进行实践与验证。首先,在感性工学的框架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感性意象词汇进行降维、聚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取感性意象词汇的相对权重;其次,运用形态分析法对蒙古族马鞍样本进行形态解构获取设计元素,利用QFD质量屋构建用户感性意象词汇与设计元素的映射模型,获取符合用户感性需求的概念粗原型;最后,将粗原型与感性意象词汇输入AIGC实现方案生成。感性工学能将用户的感性需求映射为设计要素,AIGC可在设计要素基础上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并得到验证。感性工学作为科学获取用户感性需求的设计方法属于用户研究阶段,在由用户研究到设计转译过程中,传统设计方法中更多是设计师创意,科学性与主观性值得商榷,将感性工学与AIGC联合可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提供科学与高效的设计方法与工具参考,为传统器物在家具设计中的转型拓宽了思路。
朱甜甜韩海燕张晶晶张晶晶常莘荑张仪
关键词:用户需求感性工学家具设计
初一思想品德课愉快教学理论与运用
在传统应试教育向创新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德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核心内容,是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单一,应试教育思想根固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的转变下,...
张仪
关键词:思品课愉快教学法教育方法
文献传递
剪纸艺术疗愈在乡村老人情感需求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文章旨在探索剪纸艺术疗愈在乡村空巢老人面临身心双重压力下的干预路径。首先解析乡村老人情感需求,发现其核心诉求集中于文娱活动、子女陪伴、社会价值实现及社区参与;其次以剪纸为样本,提炼出包含传统纹样活化、互动性增强、情感叙事表达的设计策略;最终通过实践验证,剪纸疗愈能有效激活老人的身心潜能,其创作过程中的专注感与成就感对缓解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剪纸作为低成本、高参与度的本土艺术形式,在艺术疗愈媒介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既满足文化传承需求,又实现了心理干预效果。
王孜淇薛晓君张仪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