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乐
- 作品数:27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PECT/CT检查床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被引量:2
- 2014年
- SPECT/CT是核医学开展常规检查的必备设备,一般SPECT/CT具有独立的SPECT与CT功能,同时也可以进行SPECT和CT同机融合。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核医学中心SPECT/CT为GE公司Millennium VG5型双探头SPECT/CT,具有复合线路功能。于2001年装机至今已运行12年,
- 杨瑞孟庆乐曹艳张乐乐王峰
- 关键词:SPECT电机编码器
- 多排CT薄层扫描联合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并肺转移中的价值
- 刘任从徐辉张乐乐王俊姚晓晨孟庆乐李少华
- 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评价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骨断层显像对脊柱单发阳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21例99Tcm-MDP全身骨显像提示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患者,行SPECT/CT局部断层显像,得到局部SPECT、CT及融合影像。阅片由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分别独立进行,所有病灶均以病理学结果及6个月以上的影像随访为"金标准"。结果在921例患者中,161例诊断为肿瘤骨转移(17.5%),4例诊断为原发骨肿瘤(0.4%),2例诊断为骨髓瘤(0.2%),5例诊断为骨结核(0.5%),689例诊断为良性病变(74.8%),59例诊断为外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6.4%),1例诊断为许莫氏结节(0.1%)。肿瘤骨转移病例共161例,其中颈椎9例(5.6%),胸椎46例(28.6%),腰椎82例(50.9%),骶椎24例(14.9%)。按部位分类,颈椎病变共30例,肿瘤骨转移9例(30%);胸椎病变共224例,肿瘤骨转移46例(20.5%);腰椎病变共606例,肿瘤骨转移82例(13.5%);骶椎病变共61例,肿瘤骨转移24例(39.3%)。结论99Tcm-MDP 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对常规全身骨显像单发阳性病灶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同时显示了该病灶的形态及周围软组织影像特征,显著降低了骨显像中椎体单发阳性病灶的假阳性率,在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中较常规全身骨显像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张乐乐吴文芳刘任从杨瑞王晓雯王峰王自正
- 关键词:X-CT99TCM-MDP骨显像骨转移瘤
- PET/CT在胰腺癌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PET/CT在胰腺癌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胰腺癌患者64例,手术前行CT和/或MRI及PET/CT评估。综合各项检查结果,3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比较肿瘤的病理类型与PET/CT检查结果。对25例手术患者术后6-8个月进行PET/CT随访。结果64例胰腺癌患者中,PET/CT检查62例阳性,其中3例CT和/或MRI考虑有手术切除可能的胰头癌病例,PET/CT检查胸腰椎和肋骨有转移而放弃手术。随访25例肿瘤切除患者,术后6-8个月CT检查显示肿块局部复发16例,肝脏转移8例。术后6-8个月PET/CT检查显示,肿块局部复发17例,肝脏转移8例,伴椎体、肋骨转移5例,胸椎转移1例,左侧锁骨转移1例。结论PET/CT在胰腺癌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刘子君杨士勇张乐乐席鹏程王峰
- 关键词:胰腺癌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双源CT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研究核素MPI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MPI在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分别行DSCTCA和MPI检查,并在1个月内完成CAG的1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75例,女49例,平均年龄62.8岁。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PI和DSCTCA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用r检验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按照DSCTCA结果中斑块的性质将患者再分为钙化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并以MPI和DSCTCA均为阳性作为联合诊断阳性标准,比较两者联合对冠心病及病变血管的诊断效能。结果124例冠心病患者,单独行DSCTCA检查诊断冠心病病变血管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4.9%(137/183)、82.0%(155/189)和78.5%(292/372);MPI诊断相应指标分别为68.3%(125/183)、85.2%(161/189)和76.9%(286/372),2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DSCTCA和MPI联合应用对非钙化斑块的诊断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χ2=10.94,P〈0.05)。结论MPI和DSCTCA分别提供心肌血流灌注信息和冠状动脉解剖学信息,对冠心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邵婉怡徐辉张乐乐叶飞尤威陈桂凤孟庆乐邵国强王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术
- 全英文教学在七年制研究生核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医学方面国际化交流的深入,全英文教学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重心。因此,很多医学高校中都开始推行全英文教学模式,核医学作为医学院重要的基础课程,发展全英文教学工作能够推动其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七年制研究生核医学专业推行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从学生、教师、教材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核医学推行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条件。通过在核医学教学中推行全英语教学工作,提高学生阅读英文原始资料、英语交流和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致力于推动核医学方面的专业化国际性高等人才的培养。
- 邵国强赵宇罗瑞张乐乐刘任从李少华王峰王自正
- 关键词:核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
- 基于SPECT/CT的甲状腺摄锝率的测定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传统的甲状腺摄取系统(Thyroid Uptake System,TUS)常常不能准确测定甲状腺摄锝率,本文探讨注射高锝酸盐(^(99m)Tc O4)后SPECT/CT断层显像在甲状腺摄锝功能检测中的效用。方法对60例甲状腺检查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20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15例甲状腺炎和25例甲状腺机能正常。所有患者均注射^(99m)Tc O4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185 MBq=5 m Ci)断层显像,计算甲状腺摄锝率和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其中Graves病和甲状腺炎患者同时接受传统的甲状腺摄取系统测定。结果 SPECT/CT定量评估参数(甲状腺摄锝率、标准摄取平均值和标准摄取最大值)在Graves病中最大,其次是甲状腺炎,最小是甲状腺机能正常(P<0.001);由于传统的TUS测试前位颈部的放射性计数,较SPECT/CT而言显著高估了甲状腺摄取率(P<0.001);基于SPECT/CT定量评估参数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SPECT/CT较传统的TUS能获得更精确的甲状腺摄锝率,对诊断甲状腺功能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 刘任从张乐乐
- 关键词:SPECT/CT标准摄取值
- SPECT/诊断级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判断转移复发的价值探讨
- 孟庆乐杨瑞徐磊刘任从邵国强张乐乐罗瑞李少华王峰
- ^(68)Ga-PSMA PET/CT预测PSA<20.0μg/L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效能和价值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基于^(68)Ga-PSMA PET/CT构建SUV_(max)多参数前列腺癌(PCa)风险模型预测PSA<20μg/L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效能和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60例接受^(68)Ga-PSMA PET/CT检查且PSA 4.0~20.0μg/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直肠超声穿刺活检(TRUS-GB)或PSMA PET/CT靶向穿刺活检(PET-TB)。PET-TB采用俯卧位、经臀肌群入路单针穿刺新模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基于SUV_(max)多参数csPCa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PCa诊断率41.7%(25/60),csPCa诊断率35.0%(21/60)。SUV_(max)诊断csPCa cut-off值为10.075,经log_(2)正态转化后的SUV_(max)是csPCa独立预测因素。以年龄、PSA和SUV_(max)构建csPCa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927,诊断敏感性88.2%,特异性81.8%。将logit(P)≥-0.906定义为高风险,logit(P)<-0.906定义为低风险,本组23例患者为高风险,37例为低风险,高风险患者csPCa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风险患者(70.83%vs.8.11%,P<0.001)。结论 基于SUV_(max)构建PCa风险模型可预测PSA 4.0~20.0μg/L人群穿刺阳性获益,提升csPCa诊断效能。
- 毛亮赵军李文成张乐乐俞飞徐郑朱佳庚苏江浩王峰孙宏斌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
- 盐酸去甲乌药碱心肌负荷试验对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患者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收缩压×心率)变化及其机理。方法:研究对象接受盐酸去甲乌药碱注射液药物负荷试验,在负荷药物输注前、0.5、1.0、2.0、4.0μg.kg-1.min-1剂量级输注过程中第3分钟、终止输注用药后第5分钟和第10分钟分别记录心率、血压、计算心肌耗氧量的数值,并与基础值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注射盐酸去甲乌药碱后,患者心率明显增加,最大增加23次/min(t=9.950,P<0.01),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最大增加量为3 400 mL.min-1(t=8.333,P<0.01),舒张压轻度降低,最大变化6 mmHg(t=4.895,P<0.01),收缩压无明显变化,最大增加3mmHg(t=1.633,P=0.107)。结论:盐酸去甲乌药碱增加患者心率和心肌耗氧量,起到心肌负荷作用,对血压影响不大,其有望成为临床较为安全的新型心脏负荷试验药物。
- 曹艳王自正王峰李毕禄邵国强张乐乐王晓雯
- 关键词:盐酸去甲乌药碱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