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之薇

作品数:74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艺术
  • 15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5篇戏曲
  • 13篇戏剧
  • 9篇献祭
  • 8篇士子
  • 8篇悲剧
  • 7篇艺术
  • 7篇现代戏
  • 7篇悲剧精神
  • 5篇中国戏曲
  • 5篇戏曲创作
  • 5篇剧目
  • 5篇剧作
  • 5篇话剧
  • 4篇英语
  • 4篇作家
  • 4篇文学
  • 4篇京剧
  • 4篇剧院
  • 4篇昆曲
  • 3篇导演

机构

  • 60篇中国艺术研究...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戏曲学院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70篇张之薇
  • 2篇贾留全
  • 2篇毛小雨
  • 2篇李婷
  • 2篇周思源
  • 2篇赵倩
  • 1篇曹永科
  • 1篇傅谨
  • 1篇杨小冬
  • 1篇李志远
  • 1篇李玲
  • 1篇李青
  • 1篇秦宏
  • 1篇朱伟坚
  • 1篇王馗
  • 1篇张静
  • 1篇沈达人
  • 1篇葛玉清
  • 1篇王学锋
  • 1篇林洁

传媒

  • 8篇戏曲研究
  • 7篇中国戏剧
  • 7篇艺术评论
  • 6篇东方艺术
  • 6篇中国文艺评论
  • 4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科技信息
  • 2篇上海艺术评论
  • 1篇戏剧文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戏曲艺术
  • 1篇上海戏剧
  • 1篇戏剧艺术
  • 1篇传记文学
  • 1篇电视研究
  • 1篇艺海
  • 1篇福建艺术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献祭
悲剧,作为最早踏入人类心灵,其丰富情节寄寓深邃哲思的戏剧类型,其审美理念一向以古希腊作为参照的原点。基于此,从百多年前西方学术思想传入始,否定中国存在“严格意义”悲剧的说法,或者通过扩大概念范畴而强调其“民族性”、“独特...
张之薇
关键词:悲剧悲剧精神献祭士子
从戏曲化表达看晋剧《红高粱》的改编被引量:1
2016年
不同于晚近形成的评剧、沪剧、吕剧等年轻剧种,属于梆子腔系统的晋剧,大致成型于清嘉庆后,与昆曲、秦腔、京剧等剧种一样属于积淀深厚、相对比较成熟的古老剧种,但同时,因为成熟,它与昆曲、京剧一样在现代戏创作方面始终存在着瓶颈,这主要体现在表现现代生活时存在剧种传统继承的短板,以及作为起于乡土民间的剧种却远离地气,因而难见让人眼前一亮的现代戏作品,而晋剧《红高粱》却是个例外。
张之薇
关键词:《红高粱》戏曲作品跷功《生死场》
话剧《苏堤春晓》:不一样的历史表达,不一样的苏东坡
2024年
在今天,如何理解苏轼,是每一位试图将他搬上舞台的艺术家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位自号东坡居士的“坡仙”虽然身处千年前的北宋却依旧令后人不断提及。如果说,诗人、文人这些标签式的身份是苏东坡之于后人最熟知的表,那么,他充沛的才情与颠沛流离的仕途则是塑就他精神的里。如何从他流传下来的诗篇文字中提取出一个情感涌动的苏东坡?如何用现代人审美形态让更多人接受那个1000年前的苏东坡?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出品,由田沁鑫、张昆鹏编剧,田沁鑫、高蕾蕾导演的话剧《苏堤春晓》给了我们一种答案。
张之薇
关键词:东坡居士田沁鑫审美形态
爱伦·坡诗歌中的象征美学被引量:2
2008年
爱伦·坡的诗歌无论在主题还是在审美观上都具有超前性,与后来兴起的象征主义诗歌多有相似,备受象征主义诗人的推崇,爱伦·坡也因而被称为象征主义的先驱。他的诗歌追求音乐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以忧郁悲观的主题居多,远离现实,总是驰骋在遥远神秘的古典世界中,具有独特的象征主义美感。
张之薇
关键词:爱伦·坡诗歌象征主义艺术评论
寻求现实题材戏剧的突破口 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被引量:4
2019年
陈奂生,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江苏作家高晓声塑造出的一个脍炙人□的文学形象,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彳务自己的生活体验彳顷注于他的笔端,写出了一个鲜活而真实、并打着厚重乡土烙印的农民形象。而更关键的是,在“伤痕文学”的反思大潮下,当时的高晓声触碰到了中国农民的苦难,抓住了个体农民在中国动荡大时代下的心灵颤音。
张之薇
关键词:陈奂生江苏作家农民形象高晓声个体农民
回跋:品读当代戏曲发展的确定注解——透视2024年中国戏曲热点与现象
2025年
2024年是全国戏剧市场全面苏醒的一年。根据相关研究报告,面对外部环境的多个“不确定性”因素,“文化旅游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新亮点”[1]。其中,演艺消费更是成为文旅消费的引擎力量与增长点。“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48.84万场,同比增长10.85%;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观众人数17618.16万人次,同比增长2.95%。”[2]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大众对走进剧场的强烈需求。而戏曲作为国家政策倾斜的重要艺术形式,作为近些年文旅消费融合的重要载体,更是成为2024年演出行业的一大看点。
张之薇甘泉
关键词:戏曲文化旅游业
《素昆》被引量:1
2021年
本书是当代戏剧人创作先锋昆曲的探索作品。书中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导演、表演的7出先锋昆剧,包括导演阐述、剧本、对谈等。粉墨登场是戏曲演员的常规,而本书所收录的昆曲表演中,作者多数素颜亮相,思考舞台对于演员的意义,在剧场创作中自由呼吸,阐述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素颜和极简主义的方式构筑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艺术家精神空间。
柯军张之薇
关键词:导演阐述戏曲演员昆曲表演人文知识分子极简主义当代戏剧
现代戏的“现代”含义——以李利宏导演现代戏作品为例
2017年
勿庸置疑,研究戏曲现代戏,河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省份。半个多世纪,现代戏创作始终是河南省戏曲创作的重点之一,而河南现代戏创作也可以折射出整个中国当代现代戏创作的成与败、得与失、经验与问题。
张之薇
关键词:戏曲现代戏戏曲创作导演
尊重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拘——观湘剧《月亮粑粑》有感
2016年
对新编湘剧现代戏《月亮粑粑》的评论。
张之薇
关键词:湘剧
试论中国“士子献祭”戏的悲剧精神与文化根源被引量:1
2004年
长期以来,悲剧概念始终是西方戏剧的谈论对象,而未能成为《中国戏曲分类》的主体词汇。所以,中国无“严格意义上的悲剧”的说法,始终占据着理论界的主流。于是,中国戏曲中的苦情戏、怨情戏就在悲剧精神缺失的语境中牵强地被误认为中国悲剧的“正身”。而西方悲剧中英雄“人格的伟大”与身体或精神的毁灭带来的悲壮感似乎也与我们的戏曲无缘。笔者此文目的就是打破这一既定观念,以中国成熟剧目为本体,寻找出一个中国戏曲独特的戏剧群落,界定出属于中国的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并分析了这类戏中主人公“人格的伟大”和自觉的毁灭的形成与中国的文化土壤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张之薇
关键词:悲剧精神文化根源美学思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