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堂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TLR7、TLR9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及支原体DNA水平的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Toll样受体7(TLR7)、Toll样受体7(TLR9)水平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病情及支原体DNA(MP-DNA)复制倍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n=42)和轻症组(n=62),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及健康组受检者的血清TLR7、TLR9、干扰素-α(IFN-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肺泡灌洗液的MP-DNA复制倍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PP患儿血清TLR7、TLR9、IFN-α、IL-10、IL-6、CRP与MP-DNA复制倍数的相关性,采用Point-biserial相关分析法分析MPP患儿TLR7、TLR9、IFN-α、IL-10、IL-6、CRP、MP-DNA复制倍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LR7、TLR9、MP-DNA复制倍数对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患儿的血清TLR7、TLR9、IFN-α、IL-6、CRP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和健康组,轻症组明显高于健康组,而血清IL-10水平则明显低于轻症组和健康组,轻症组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的MP-DNA复制倍数为(6.95±1.25)copies/mL,明显高于轻症组的(4.81±1.26)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LR7、TLR9、IFN-α、IL-6、CRP与MP-DNA复制倍数间呈正相关性(r=0.551、0.543、0.519、0.511、0.498,P<0.05),IL-10与MP-DNA复制倍数呈负相关性(r=-0.509,P<0.05)。Point-biseria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TLR7、TLR9、IFN-α、IL-6、CRP、MP-DNA复制倍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0.562、0.544、0.486、0.508、0.511、0.539,P<0.05),IL-10与病情严重程度则呈负相关性(r=-0.49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LR7、TLR9、MP-DNA复制倍数预测MPP严重程度
- 李哲张义堂秦小菀杨若燕宋平刘麦叶苌俊明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TOLL样受体7TOLL样受体9
- 生酮饮食对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脑电图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添加治疗对儿童癫痫发作、脑电图(EEG)变化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的癫痫患儿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酮饮食。对比2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评分,评价癫痫发作控制情况和EEG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78.69%(48/61例)比54.10%(33/6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4,P<0.05)。观察组患儿EEG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81.97%(50/61例)比55.74%(34/6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3,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儿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5个能区及总发育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4±13.29)分比(46.04±12.86)分、(54.84±12.18)分比(47.62±11.91)分、(54.44±10.70)分比(44.31±11.56)分、(51.48±12.99)分比(42.04±11.18)分、(57.88±11.04)分比(47.42±13.16)分、(275.28±54.71)分比(227.42±55.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97、5.887、6.003、5.889,6.007、6.010,均P<0.05)。结论生酮饮食可明显减少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改善EEG和神经行为发育。
- 王彦平闻公灵温昌明张保朝刘义锋孙军张义堂
- 关键词:癫痫生酮饮食脑电图神经行为发育
- 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脑电图和血清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脑电图和血清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癫痫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2例。单一组患儿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联合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指标、血清神经损伤因子水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CFAP)]、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认知功能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单一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脑电图α波段、β波段相对功率分别为(33.05±2.97)Hz、(14.21±1.68)Hz,明显高于单一组的(30.41±2.56)Hz、(13.49±1.43)Hz,θ波段相对功率为(19.87±1.74)Hz,明显低于单一组的(21.05±1.87)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血清HMGB1、CFAP分别为(3.94±0.31)μg/L、(2.36±0.17)ng/L,明显低于单一组的(5.07±0.46)μg/L、(2.91±0.23)ng/L,血清NSE水平为(22.05±1.85)μg/L,明显高于单一组的(18.42±1.6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IgA、IgM、IgG分别为(0.22±0.04)g/L、(0.71±0.05)g/L、(6.24±0.31)g/L,明显低于单一组的(0.39±0.07)g/L、(0.92±0.09)g/L、(8.19±0.7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评分为(126.34±10.23)分、(121.59±9.87)分,明显高于单一组的(94.57±8.46)分、(104.16±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略低于单一组的11.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
- 李哲张义堂秦小菀杨若燕宋平刘麦叶
- 关键词:癫痫奥卡西平疗效脑电图
- 红细胞与高敏C-反应蛋白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儿中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儿中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住院的100例重症感染性疾病患儿为感染组,同期门诊就诊的非感染性疾病及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RDW、hs-CRP,观察预后。结果感染组RDW及hs-CRP分别为(16.40±2.24)%、(16.98±6.72)m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中存活84例、死亡16例,占84.00%、16.00%,死亡患儿入院时RDW及hs-CRP分别为(18.12±2.21)%、(24.15±4.80)mg/L,均高于存活患儿,病死患儿PCIS评分为(76.12±3.24)分,低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及hs-CRP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儿中明显升高,RDW与感染病原体类型无关,hs-CRP与感染病原体类型有关,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RDW及hs-CRP可用于预测病情发展及预后。
- 石岩刘平吴坤秦小菀张义堂
-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高敏C-反应蛋白重症感染性疾病
-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我科1988--2010年开始,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薛海蓉牛文忠张义堂
- 关键词: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肾病综合征
- 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炎性状态、TLR2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9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炎性状态、TLR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南召县妇幼保健院2020年03月~2023年03月收治的105例RMPP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阿奇霉素组(52例)和联合组(53例),阿奇霉素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呼气峰流速值(PEF)、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潮气量(V-T)]、促炎-抗炎状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外周血TLR2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细胞核因子κB(NF-κB)mRN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阿奇霉素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阿奇霉素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PEF、FEV1、V-T均高于阿奇霉素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血清TNF-α、IL-6、IFN-γ水平、外周血TLR2、MyD88、NF-κB mRNA水平低于阿奇霉素组,血清IL-2水平高于阿奇霉素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略高于阿奇霉素组(9.62%),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RMPP患儿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改善肺功能,纠正促炎-抗炎失衡状态,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可能通过抑制TLR2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 胡巧丽刘阳张义堂
- 关键词:甲泼尼龙阿奇霉素临床疗效肺功能
- 脑脊液LDH HMGB1及IL-6水平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单纯型热性惊厥(SFS)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S)患儿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热性惊厥(FS)患儿资料,依据病情分为CFS组(37例)和SFS组(63例)。检测两组患儿的脑脊液LDH、HMGB1、IL-6水平及FS临床特征指标(惊厥持续时间、1次热程中惊厥发作次数、惊厥发作总次数及FS发作前发热时间),采用Pearson分析LDH、HMGB1、IL-6水平与FS临床特征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FS发生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LDH、HMGB1、IL-6水平诊断SFS和CFS的应用价值。结果CFS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36.45±4.77)U/L、HMGB1为(9.68±1.51)μg/L、IL-6为(18.66±4.22)ng/L,高于SFS组(P<0.001)。CFS组患儿的惊厥持续时间、1次热程中惊厥发作次数、惊厥发作总次数及FS发作前发热时间均高于SFS组(P<0.001)。脑脊液LDH、HMGB1、IL-6水平与临床特征指标(如惊厥持续时间、发作总次数等)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LDH(OR=1.256,P=0.037,95%CI:1.014~1555)、HMGB1(OR=1.748,P=0.002,95%CI:1.234~2.471)、IL-6(OR=1.488,P=0.014,95%CI:1.076~2.059)高表达是C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LDH、HMGB1、IL-6及3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816、0.858和0.979,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9%和96.83%。结论CFS患儿脑脊液LDH、HMGB1、IL-6水平较SFS患儿升高,且3者水平变化与FS临床特征指标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SFS和CFS发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李万桢张义堂郑阳侯海燕刘麦叶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白细胞介素-6乳酸脱氢酶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1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的75例患儿给予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B组的75例患儿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临床效果,以及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患儿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喘憋、肺部罗音以及哮鸣音的缓解时间都显著低于经常规药物治疗的B组患儿,各项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0.67%,明显高于B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后出现了2例(2.67%)不良反应患儿,而B组患儿经常规药物治疗后却有8例(10.67%)患儿产生了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好,临床不适症状的缓解时间短、效果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 张义堂杨峰杨红
- 关键词:中西医综合疗法疗效预后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10mg/(kg·d),ivgtt,qd+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d),ivgtt,qd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0.5 mg,雾化吸入,bi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
- 张义堂王中晓杨红
- 关键词:布地奈德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雾化吸入
- 限制性输液在小儿感染中毒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在小儿感染中毒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行急诊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限制性输液复苏,对照组患者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1 d实验室检测指标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总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患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血流灌注,改善机体炎症,减少器官组织损伤,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李哲杨红张义堂刘平徐荣燕石岩
- 关键词:限制性输液小儿感染中毒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