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睿春

作品数:33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遥感
  • 7篇高光谱遥感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图像
  • 4篇网络
  • 3篇遥感图像
  • 3篇蚀变
  • 3篇蚀变矿物
  • 3篇像元
  • 3篇卷积
  • 3篇卷积神经网络
  • 3篇矿物
  • 3篇混合像元
  • 3篇感知
  • 3篇感知能力
  • 3篇AHP
  • 3篇GIS
  • 2篇道路信息
  • 2篇地热流

机构

  • 32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成都东软学院
  • 3篇北京绿土科技...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32篇常睿春
  • 6篇魏友华
  • 6篇陈喆
  • 5篇周仲礼
  • 5篇何政伟
  • 5篇柳炳利
  • 4篇王茂芝
  • 3篇王璐
  • 3篇郭科
  • 3篇刘斌
  • 1篇骆磊
  • 1篇徐瑶
  • 1篇郭华东
  • 1篇吴柏清
  • 1篇薛东剑
  • 1篇张艳
  • 1篇赵银兵
  • 1篇刘严松
  • 1篇陈聆
  • 1篇王顾希

传媒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乡村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大学(高考金...
  • 1篇区域治理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蚀变矿物信息与构造在高光谱遥感找矿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7
2012年
高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是地质找矿和蚀变矿物填图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基于现有的机载HyMap高光谱遥感影像模拟的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光谱特征分析、降噪、端元提取、蚀变矿物填图等高光谱遥感技术结合实验区线性构造,对实验区进行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找矿应用初探,提取的蚀变矿物组合分布区,可以作为靶区开展进一步预查工作。
常睿春何政伟王茂芝
关键词:蚀变矿物成矿构造
基于TASI数据的土地表面温度反演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TASI数据的土地表面温度反演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获取研究区的TASI图像,并依次通过相对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的方式对TASI数据进行预处理;S2、将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分离;S3、基于地表比...
王建华常睿春
文献传递
从“胡焕庸线”到“美丽中国中脊带”:科学认知的突破与发展方式的改变被引量:14
2021年
中国西部开发与东西部发展平衡的问题是由来已久、历久弥新的一个话题。80多年前,胡焕庸立足于当时的国情开展人口分布与农业区域开发问题研究。今天,我们所说的西部开发,决非传统农业的种植业开发问题,而是在新时代的国情下如何提出适合西部的新业态与新发展的问题。“胡焕庸线”(以下简称“胡线”)与“美丽中国中脊带”(以下简称“中脊带”)的提出,反映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关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方式问题。“胡线”是近代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人口密度突变分界线的特征反映,“中脊带”则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下的国土空间新规划的战略需要,是缩小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战略抓手。提出如下建议:(1)把“中脊带”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示范带;(2)把“中脊带”作为构建国土空间战略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3)把“中脊带”打造成为内外循环发展的枢纽通道;(4)把“中脊带”建设成为生态安全屏障带、国防安全保障带与新的宜居生活区;(5)“中脊带”要创造并形成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6)把“中脊带”发展战略与国家其他战略相对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之实现。
王心源王心源骆磊郭华东
基于自注意力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取遥感道路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2、采用道路分割模型的编码器对原始数据图像进行图像空间分辨率压缩和特征...
陈喆周仲礼 余正波 季青云 徐可柳炳利常睿春魏友华 雷湘琦 何子琼 邢舒雯
基于SAH-Unet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透水面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SAH‑Unet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透水面提取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区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对应的OSM数据,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标注得到不透水面标签图像;S2、数据预处理得到不透水面样本数据集;S3...
常睿春侯栋陈喆
高光谱遥感混合像元盲分离模型
2014年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中"混合像元"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结合盲源信号分离技术的混合像元盲分离模型,该模型的核心算法是HFC算法和基于负熵的改进FastICA算法,优点是能够通过非常少的先验知识就可以进行混合像元分解,完成特征提取工作,且收敛速度快,精度较高.采用高光谱模拟数据和加噪数据,分别检验混合像元盲分离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受端元提取数目多少的影响以及高斯白噪声的影响较小,对高光谱遥感数据特征提取具有有效性和稳定性.
常睿春王璐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混合像元
遥感:宏观世界的微观解读
2015年
遥感,人类的天眼 1957年10月4日,在灼热的、涡动的气体中。184磅重的卫星腾空而起进入空间飞行,这是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被送人空间轨道。在将近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已经发射了几千颗这样的卫星,其中,有绕地球运转的,也有绕太阳、月球运转的,当然还有一些则绕其他行星运转。
常睿春
关键词:遥感人造卫星空间飞行
基于差分曲率的耦合图像去噪模型
2023年
为在图像去噪中达到更好的去噪效果并保留更多图像信息,文章提出基于差分曲率的TV与YK模型的耦合模型。利用差分曲率构造权重函数使得YK模型在图像平坦区域权重增大,充分抑制TV模型的“阶梯效应”;在边缘区域权重减小,减少图像信息丢失。并在YK模型部分提出新的扩散系数,降低YK模型在图像边缘的扩散程度,进一步保留图像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方法,该耦合模型在PSNR,SNR和SSIM等指标上均有显著提高,能达到更好的去噪效果并保留更多图像信息。
王鹏飞常睿春
关键词:TV模型图像去噪
基于自注意力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取遥感道路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2、采用道路分割模型的编码器对原始数据图像进行图像空间分辨率压缩和特征...
陈喆周仲礼余正波季青云徐可柳炳利常睿春魏友华雷湘琦何子琼邢舒雯
基于“高分五号”遥感图像的地物分类方法被引量:6
2020年
作为全波谱段高光谱卫星,"高分五号"卫星可提供丰富的遥感数据,研究利用"高分五号"卫星遥感图像实现精确的地物分类方法,这是实现高光谱遥感信息资源所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于"高分五号"卫星数据,先进行遥感图像预处理,有效地消除大气干扰和噪声,优选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图像的特征提取,用最大似然法(MLE)、卷积神经网络(CNN)、支持向量机(SVM)3种分类器对高光谱图像数据分类。结果表明,RBF核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精度可达到97.889 7%,Kappa系数为0.966 7,比传统的最大似然法、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分类精度分别高出15.478%,8.670 8%。由此可以实现"高分五号"卫星数据预处理,及其在土地利用分类应用上的可行性。
魏友华王瑶何雪梅郭科常睿春
关键词:地物分类遥感图像图像预处理数据分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