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江柳 作品数:7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长沙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对43例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均采用跨窦骨瓣开颅,骨瓣复位,窦旁(周)硬脑膜悬吊于骨瓣相应位置的骨孔上。结果43例术后第3、6天头部CT扫描显示血肿无复发、无残留,骨瓣无移位。出院时GOS预后评分:术后死亡1例,重度残疾1例,中度残疾2例,恢复良好39例。结论跨窦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的一种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 郭协力 尹江柳 蒋宇钢关键词:颅脑损伤 静脉窦 硬膜外血肿 开颅术 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45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7 2011年 颅脑损伤后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是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难点。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双侧瞳孔散大的颅脑损伤患者58例,其中45例行手术治疗,本文将其救治经验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4.61。 尹江柳 向鹏 李京湘 傅迎旭 李锁南关键词:颅脑损伤 双侧瞳孔散大 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75例,行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穿刺组75例,行CT定位下经皮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穿刺到预先设定位置成功率、血肿清除率、术后3个月预后分级和预后优良率。结果与穿刺组相比,内镜组穿刺至预设位置成功率、术后血肿清除率均明显增高(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预后优良率为86.66%,明显高于穿刺组的69.33%(P<0.05)。结论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HICH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钟丽瑶 李斌 尹江柳 向鹏 黄奇武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B超 负压吸引球预防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血积液的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预防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血、积液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常规颅骨修补安放修补材料后,在切口外上方约1 cm处切开头皮导入连接负压吸引球的一次性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引流管置于颅骨修补材料与头皮之间,于术后48-72 h拔除,术后给予抗菌药物及止血药物治疗。结果所有107个病例术后效果好,无发生皮下积血、积液,无血肿形成或感染。结论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一次性多侧孔负压吸引球,引流效果好,可以明显减少和预防皮下积血、积液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方法。 吴晓红 尹江柳 蔡文华 郭协力关键词:颅脑损伤 颅骨修补 负压吸引球 脑脓肿误诊为脑胶质瘤一例分析 2012年 患者男,38岁,因左上肢阵发性麻木3个月,加重1周门诊以右顶叶胶质瘤收入院,患者自诉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左手心麻木,无头痛呕吐,1周前出现左上肢麻木、感觉减退,全身抽搐发作两次,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示:右顶叶占位病变,胶质瘤。入院查体: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正常,左上肢浅感觉减退,病理征未引出。血常规等化验结果均正常,头部MRI增强扫描显示:右顶叶皮层下不规则结节异常信号灶2.2 cm ×2.3 cm ×3.0 cm,增强扫描呈花环状强化,中心无强化,临近脑组织内大量水肿信号(图1a)。诊断为右顶叶胶质瘤。对患者行全麻下行病灶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右顶叶)脑组织内见坏死包裹结节,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未见结核结节及肿瘤证据。 尹江柳 向鹏 李京湘 李锁南关键词:脑脓肿 化脓性脑炎 脑胶质瘤 占位病变 大脑皮质 顶叶 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2 2011年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在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颅脑外伤治疗中注重疾病本身而人文关怀不够。由于大部分颅脑外伤疾病起病急、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后遗症多、伤残率高再加上治疗费用高,患者社会角色转变快,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抵触、恐惧、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并影响医患关系及患者的康复。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加速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转变患者的社会角色。 尹江柳 李锁南 李京湘 向鹏关键词:颅脑外伤 人文关怀 疾病诊断与误诊的逻辑思考 被引量:2 2011年 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自觉地使用辩证思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的决定,不断加强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从哲学的角度寻找误诊的原因,才能提高诊断的水平。 尹江柳 向鹏 李京湘 李锁南关键词:误诊 逻辑 临床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