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寇海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胸腔
  • 6篇胸腔镜
  • 4篇切除
  • 4篇肺癌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术后
  • 3篇切除术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 3篇肺叶
  • 3篇肺叶切除
  • 2篇电视胸腔镜
  • 2篇胸腹
  • 2篇胸腹腔
  • 2篇胸腹腔镜
  • 2篇食管癌根治
  • 2篇食管癌根治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机构

  • 11篇濮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寇海涛
  • 6篇朱勇
  • 3篇张宇
  • 3篇于海明
  • 3篇王相臣
  • 2篇陈晶
  • 1篇马玉波
  • 1篇郑勇
  • 1篇刘建华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结节手术前肺结节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评估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用于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结节手术前肺结节定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结节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经皮穿刺肺结节定位,于定位当天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结节。观察患者穿刺定位操作时间、定位成功率、定位针进入肺深度、手术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57例患者共定位肺结节60枚,其中1例同期定位2枚结节,1例同期定位3枚结节。穿刺定位操作时间为(19.2±9.9)min;定位失败1例,定位成功56例,定位成功率为98.3%(56/57);定位针进入肺深度(25.8±9.9)mm;结节距胸膜的距离为(14.0±9.7)mm。所有结节均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切除,手术切除率为100.0%,其中肺叶切除22枚(36.7%),肺段切除16枚(26.6%),楔形切除22枚(36.7%)。穿刺定位术后发生少量气胸14例,肺内出血2例,患者均无症状,均无需放置胸管或急诊手术处理;无胸腔积血和咯血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定位操作时间和结节距胸膜的距离是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穿刺定位患者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5.934、1.137,P<0.05);吸烟、结节位置、定位针进入肺深度与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穿刺定位患者术后气胸的发生无关(P>0.05)。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及癌前病变51枚(85.0%),其中浸润性腺癌38枚(63.3%),微浸润性腺癌2枚(3.3%),原位腺癌5枚(8.3%),鳞状细胞癌2枚(3.3%),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枚(5.0%);良性病变9枚(15.0%),其中错构瘤3枚(5.0%),结核1枚(1.7%),纤维化结节4枚(6.7%),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枚(1.7%)。结论采用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用于术前肺结节定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提高肺结节手术切除率。
张宇郭彦璞王辉寇海涛于海明朱勇王相臣
关键词:肺结节术前定位胸腔镜
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两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行单纯人工瓣膜置管术,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心脏停博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总输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均复查彩超,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工瓣膜置换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值得推广。
寇海涛
关键词:人工瓣膜置换重症心脏瓣膜病可行性
数字化肺癌路径管理平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肺癌路径管理平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7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数字化肺癌路径管理平台.对比两组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精神状态、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肺癌路径管理平台可缩短NSCLC患者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寇海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相较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肿瘤科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及胸腔镜组,每组各53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胸腔镜组使用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中指标,减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及手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朱勇陈晶寇海涛张宇王相臣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切除术食管癌并发
胸腔镜下小切口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下进行小切口肋骨接骨板(镍钛记忆合金)固定术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多发肋骨骨折患者7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胸部护板固定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接骨板(镍钛记忆合金)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并统计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小切口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固定术应用于肋骨骨折(多发)患者,效果较佳,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寇海涛
关键词:胸腔镜多发肋骨骨折镍钛记忆合金
完全电视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行VATS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肺段组(34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和肺叶组(34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肺段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肺叶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肺叶组(P<0.05)。术后7 d,肺段组VAS评分低于肺叶组(P<0.05)。术后3个月,肺段组MVV、FEV1、FVC高于肺叶组(P<0.05)。肺段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低于肺叶组(26.47%,9/34),P<0.05。结论与VATS肺叶切除术相比,VATS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住院时间更短,治疗安全性更高。
寇海涛朱勇郑少忠
关键词:肺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
芪杉胶囊联合N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芪杉胶囊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NP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芪杉胶囊+NP化疗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肿瘤病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病灶有效缓解率53.66%(22/41)、中医证候改善率85.37%(35/41)较对照组31.71%(13/41)、63.41%(26/41)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90.24%(37/41)较对照组70.73%(29/41)高(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血小板下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芪杉胶囊联合NP化疗治疗可显著提高肿瘤病灶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还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寇海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晚期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开放组与胸腹腔镜组,每组36例。开放组采取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胸腹腔镜组采取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胸腹腔镜组出血量较少,且术后拔管、术中操作时间、住院天数较短(P<0.05)。与开放组比较,胸腹腔镜组术后1个月CD3^(+)、CD4^(+)占比较高,且CD8^(+)占比较低(P<0.05)。与开放组比较,胸腹腔镜组术后1个月FVC、FEV1水平较高(P<0.05)。胸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5.56%(2/36)]较开放组[25.00%(92/36)]低(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能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和术后操作时间,还能降低对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且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寇海涛朱勇郑少忠
关键词:食管癌
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用时、引流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2 h、6 h、24 h时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 h、6 h、24 h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可缩小切口长度,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寇海涛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
登楼试验预测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研究
2010年
目的:评价登楼试验预测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需行肺叶切除术的418例肺癌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后随机分成两组,P组中ppoFEV1%>30%者205例行手术治疗,S组行登楼试验,于60s内可以登楼48级台阶、静息状态呼吸室内空气时SpO2>90%者200例经术前功能锻炼后行手术治疗,并将S组分为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对两组间的登楼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05例患者接受手术,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47例(11.6%),其中心律失常14例、心功能衰竭7例、心肌梗死1例、肺部感染14例、肺不张5例、肺动脉栓塞1例、呼吸衰竭5例(其中1例死亡)。P组出现心肺并发症25例(12.19%),S组出现并发症22例(11.00%),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中的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患者的ppoFEV1%、DLCO%、Δ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登楼时间和Δ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登楼试验是一种简便、经济的预测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手段。
朱勇寇海涛于海明郑勇王相臣刘建华马玉波
关键词:肺功能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