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汉东
- 作品数:97 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ontan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韩宏光张南滨汪曾炜朱洪玉宫汉东
-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FONTAN手术紫绀
- 无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总结 32例无肺动脉狭窄 (PS)右心室双出口 (DORV)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双心室修复 ,建立左心室至主动脉的心内隧道。 结果 全组早期死亡 5例 (15 .6 % ) ,其中 2例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 ,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晚期死亡 1例 (3.1% ) ,术后 95天死于残余漏导致的右心衰竭。2 4例随访 2个月~ 2 2年 ,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能从事正常学习或工作。 结论 无 PS的 DORV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一旦诊断明确 ,应尽早手术治疗 ,以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 。
- 李春华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宫汉东王辉山
- 关键词: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手术治疗自觉症状
- 生物瓣衰坏病人的再次瓣膜替换经验被引量:6
- 1997年
- 总结20例生物瓣衰坏病人的再次换瓣经验。第一次替换生物瓣时19例为单纯二尖瓣替换,1例为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生物瓣在体内工作6~124年。二次手术前心功能II级1例,II级12例,IV级7例。手术共替换22枚机械瓣。手术死亡2例。作者指出对生物瓣替换术后的病人要定期复查,发现瓣膜有运动异常应及时再次手术换瓣,对心功能差的病人应作积极术前准备。分离心包内粘连不宜过多,提倡采用常温体外循环,持续温血灌注保护心肌;术后支持呼吸、循环功能,延长辅助呼吸时间也是十分必要的。
- 朱洪玉汪曾炜费诚鉴张仁福孙立志宫汉东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
- 冠状动脉瘘27例被引量:3
- 2002年
- 方敏华张仁福朱洪玉张南滨宫汉东李新民侯明晓王军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手术方式病例分析
- 二尖瓣闭锁的外科治疗
- 2000年
- 张仁福汪曾炜费诚鉴朱洪玉宫汉东张南滨
- 关键词:二尖瓣闭锁外科手术术式疗效
- 三房心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附37例报告)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总结三房心的临床分型、合并畸形、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79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对 37例三房心病人行手术治疗 ,其中男 2 1例 ,女 16例 ;年龄 0 6~ 35 0岁 ,平均 (9 8±8 6 )岁。Gasul分型 :I型 2例 ,IIa型 9例 ,IIb型 2 4例 ,III型 2例 ;完全型 31例 ,不完全型 6例。其中 32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 16例病人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检查确诊 ,2 1例术中探查确诊。手术经右房切口进入左房 ,完整切除三房心隔膜 ,所有心内合并畸形均同期纠治。结果 手术死亡 3例 (8 11% )。手术成功 34例。术后随访 3~ 180个月 ,疗效满意。结论 三房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上采用双分型法 ,对合并心脏畸形者强调术中探查 ,手术关键在于纠治合并畸形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高文根汪曾炜张仁福朱洪玉宫汉东王军
- 关键词:三房心合并症心脏畸形外科治疗临床分型
- 房室连接不一致的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报道房室连接不一致的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从 1985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 ,共进行房室连接不一致的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 11例 (年龄 3~ 2 5岁 ) ,其中右心室双出口 (DORV) 10例 ,左心室双出口(DOL V) 1例 ,行双心室修复术 9例 ,采用心内补片、心外带瓣管道或冷冻同种带瓣管道修复 ;行 Fontan类手术 2例。结果 双心室修复术后早期死亡 2例 ,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Fontan类手术修复后血氧饱和度和活动耐力明显改善 ,无早期死亡 ;双心室修复术后长期随访 4例 ,随访时间 1~ 11.5年 ,NYHA心功能 级或 级 3例 , 级 1例。 结论 房室连接不一致的心室双出口根据心室、肺动脉发育和合并心内畸形决定手术方式 ,完整修复室间隔缺损 ,保证心室大动脉流出道通畅 ,修复房室瓣和防止损伤传导束是传统心内修复术的关键。
- 方敏华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宫汉东王辉山
- 关键词:外科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 总结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78例患者术前均被明确诊断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均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脱术。结果 术后中心静脉压6.5~14.0mmHg(1kPa=7.5mmHg),平均8mmHg。死亡1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术后病理检查:心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60例,呈于酪样结核病变18例(伴结核肉芽肿形成7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心功能(NYHA)均为I级,无心包缩窄复发和死亡。结论 手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惟一有效的方法,胸部正中切口是较佳的手术径路,心包切除范围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力争将心包彻底松解切除。
- 姜辉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王辉山宫汉东宋恒昌
- 关键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心包切除术
-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 (TOF- PA)的外科治疗 ,重点讨论不同类型的手术时机和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1984年 6月至 2 0 0 3年 12月对 2 4例TOF- PA病儿进行矫治手术 ,其中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6个月~ 9岁 ;I型 14例 ,II型 8例 ,III型和IV型各 1例。全组均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期矫治手术 ,I型采用跨瓣环的带单瓣的人工血管补片加宽 ,II型采用右心室到肺动脉带瓣管道 ,III型和IV型TOF- PA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单源化和心内修复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4例 ,其中I型、II型各 2例 ,死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2例、灌注肺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各 1例。I型和II型长期随访 16例 ,随访 1个月~ 15 .5年 ,NYHA心功能I或II级 14例 ,III和IV级各 1例 ;III型和IV型分别随访 1个月和 6个月 ,效果满意。结论 TOF- PA一经诊断应尽快手术 ,条件较好的早期行矫治手术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 方敏华朱洪玉汪曾炜张仁福宫汉东王辉山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矫治手术术后早期死亡带瓣管道NYHA
- 154例改良房坦手术后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改良房坦手术后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1985年1月至2002年7月间收治154例改良房坦手术患者。右心房与肺动脉连接80例,右心房与右心室连接6例,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68例。将术前、术中因素及手术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7例,死亡率24.0%。术前McGoon比值≤1.8、术前房室瓣存在返流、手术方式、术后右房压>20mmHg、反复心律失常、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是手术后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手术方式(右房与右室连接、右房与肺动脉连接)、术后右房压和术后严重低心输出血量综合征与术后早期死亡的有关。结论:术前严格选择心室功能好和肺动脉发育好、无明显房室瓣返流的病例,采用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术式,术后加强监护是预防和降低术后早期死亡的有效措施。
- 韩宏光张南滨朱洪玉汪曾炜宫汉东王辉山
- 关键词:肺动脉高危因素术后早期返流全腔静脉右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