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长杰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膜
  • 1篇血小板膜糖蛋...
  • 1篇溶血
  • 1篇溶血病
  • 1篇受体拮抗剂
  • 1篇糖蛋白
  • 1篇拮抗剂
  • 1篇细胞
  • 1篇流式细胞
  • 1篇流式细胞术
  • 1篇膜糖蛋白
  • 1篇抗体筛查
  • 1篇反定型
  • 1篇A受体
  • 1篇A受体拮抗剂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长春博迅生物...

作者

  • 2篇孙长杰
  • 2篇刘冰
  • 1篇王建
  • 1篇王晓宁
  • 1篇郭莹莹

传媒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旅行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IgM抗-E影响母亲血型反定型和IgG抗-E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合的母亲和其出生7 d严重黄疸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并分析结果,为临床上开展孕妇产前抗体筛查和新生儿溶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和母亲进行血型鉴定、血清抗体筛查、特异性抗体鉴定及效价测定,并对患儿进行溶血3项试验检测。结果患儿血型为A型、ccDEe,母亲为A型、CcDee。患儿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母血清中检出高效价的IgM和IgG混合型抗-E。结论患儿确诊为母婴RhE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母亲做产前抗体筛查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溶血或早期治疗,减轻患儿受累。
郭莹莹孙长杰王晓宁刘冰李凌波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BTFB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魔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巴替非班(Batifiban,BTFB)对血小板聚集和CD62P表达的作用,探讨BTFB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5μmol/L,下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集率(rPA,max)、静息血小板和ADP诱导的血小板CD62P表达,检测不同浓度BTFB对ADP诱导的rPA,max的抑制率和血小板CD62P表达的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五种浓度(0.5、1.0、2.0、3.0、5.0μmol/L)的BTFB对rPA,max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正常人静息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10.41±4.82)%,ADP激动后的表达率为(62.811±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五种浓度的BTFB对CD62P表达无抑制作用。结论当BTFB浓度为80μmol/L时对血小板活化仍无抑制作用。与BTFB显著的抗聚集效应相比,其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比较小:BTFB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其药物浓度呈正相关(0.01水平)。
王建刘冰孙长杰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CD62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