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磊

作品数:2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钛表面
  • 7篇骨髓
  • 6篇细胞
  • 6篇纳米
  • 6篇干细胞
  • 5篇体外
  • 5篇纳米管
  • 4篇贴面
  • 4篇活性
  • 4篇瓷贴面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预后
  • 3篇生物活性
  • 3篇种植体
  • 3篇基质干细胞
  • 3篇间质干细胞
  • 3篇骨髓基质
  • 3篇骨髓基质干细...

机构

  • 23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孙磊
  • 17篇夏荣
  • 12篇刘春
  • 12篇徐基亮
  • 6篇章辉
  • 6篇朱一铭
  • 4篇杨旭黎
  • 3篇王会平
  • 3篇翟志敏
  • 3篇郭进京
  • 3篇王超
  • 2篇熊术道
  • 2篇屠姗姗
  • 2篇左杨
  • 1篇张翠
  • 1篇章润贞
  • 1篇胡小晔
  • 1篇秦慧
  • 1篇后军
  • 1篇王姹

传媒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基种植体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钛金属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被广泛用于临床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然而细菌容易聚集和黏附其表面,且钛金属自身不具有抗菌性能,是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钛表面抗菌改性可改变种植体表面的理化性能,抑制致病菌的黏附和聚集,提高种植义齿修复的成功率。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主要是将抗菌剂或有抗菌性能的物质通过羟磷灰石涂层、二氧化钛纳米管和脱乙酰壳多糖等具有一定抗菌性能的载体对钛金属基体进行表面修饰,从而赋予钛金属不同程度的抗菌性能。本文就基体、载体和抗菌剂三方面的钛基种植体表面改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孙磊夏荣
关键词:种植体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义齿修复美学区单个牙齿的软组织美学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牙种植体支持的单冠修复牙列缺损的软组织美学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观察16例患者21颗单个牙种植体支持的冠修复体周围的软组织状况并与邻牙或对侧同名牙相比较,用PES计分标准进行计分,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PES得分最高14分,最低10分,平均得分12.35±1.05,其中,软组织的质地平均得分最高,为1.97±0.14,软组织水平得分最低,为1.49±0.42,94%患者对修复结果表示满意,6%患者表示基本满意。PES评分结果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09),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美学区种植修复能够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PES计分标准可以客观地对种植修复的软组织美学效果进行评价。
夏荣孙磊章润贞杨旭黎
关键词:种植义齿软组织美学
Er,Cr:YSGG激光清除SLA钛表面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应用不同功率Er,Cr:YSGG激光清除喷砂酸蚀(SLA)钛表面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效果。方法在SLA试件表面制备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并随机分为3组,NL组:不处理;L1组:0.75 W的Er,Cr:YSGG激光处理;L2组:1.5 W的Er,Cr:YSGG激光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细菌生物膜情况,同时应用活/死细菌染色和结晶紫染色法来检测各组试件表面细菌情况。结果扫描电镜和活/死细菌染色在L1、L2组几乎观察不到细菌的存在,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L1组试件表面仍覆盖大量细菌生物膜。结晶紫染色法的结果显示L1、L2组与NL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L1、L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 W、30 Hz的Er,Cr:YSGG激光可以安全有效地清除SLA钛表面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
余金兰夏荣刘春徐基亮孙磊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扫描电子显微镜种植体周围炎
Er,Cr:YSGG激光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Er,Cr:YSGG激光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采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Er,Cr:YSGG激光治疗。将两组的牙周指标、临床效果、炎症因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7(IL-1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r,Cr:YSGG激光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确切,明显改善了牙周症状,有效减轻了炎症反应。
贾晓凤孙磊王姹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盐酸米诺环素
钛表面碱酸热处理的体外实验研究
2017年
通过碱、稀酸、热处理在纯钛表面构建纳米级网状生物活性层,采用场发射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观察三组试件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三组试件共培养,体外评价试件表面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碱酸热处理组试件表面仍呈现精细的网状结构,碱酸热处理可以脱除试件表面钠元素。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碱酸热处理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刘春夏荣孙磊闵曦徐基亮孙子环章辉朱一铭
关键词:二氧化钛生物活性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盘与髁突距离的定量分析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颞下颌关节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盘髁距离(关节盘与髁突距离)与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形态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且临床上出现TMD症状且MRI判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的90位患者,将其180个颞下颌关节纳入研究。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MRI图像测量关节盘移位角度、盘髁距离、关节盘长度及厚度,判断关节盘变形程度,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与关节盘前移位之间的关系、关节盘前移位与关节盘形态及盘髁距离的关系,以及盘髁距离与关节盘形态的关系。结果·9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28.1±14.5)岁。在180个颞下颌关节中,有临床症状的关节175个,无症状关节5个;未移位关节盘40个,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78个,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62个。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中出现2个及以上症状的关节比例略高,为62.9%,但与关节盘未移位以及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MRI评估发现,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较未移位关节盘变形程度Ⅲ型及以上的占比显著升高,关节盘长度显著缩短,中间带厚度显著增大,闭口和最大开口位时的关节盘移位角度显著增大(均P<0.001)。未移位、可复性前移位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的盘髁距离分别为3.10(2.70,3.70)、3.40(3.00,4.00)和6.60(4.78,7.9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Ⅱ、Ⅲ、Ⅳ/Ⅴ型关节盘的盘髁距离分别为3.10(2.80,3.60)、3.70(3.10,4.60)、5.10(4.00,7.30)、6.80(4.98,8.2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盘髁距离与关节盘长度呈负相关(r_(s)=-0.469,P<0.001),与关节盘中间带厚度呈正相关(r_(s)=0.319,P<0.001),与闭口位时关节盘移位角度呈正相关(r_(s)=0.626
孙磊孙磊陈裕华许新怡姜克乐李筱文李承靖李承靖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磁共振成像颞下颌关节盘
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4年
依据肿瘤分期及病理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其中,化学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其组合正在多样化,重要性逐年增加。传统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等,近年来,一些靶向药物被开发,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现综述了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其治疗方法、局限性及前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姬智博陈瑞果杨浩马坤后军孙磊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靶向治疗化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治疗
钛表面双层纳米管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本实验以纯钛试件为研究的对象,采用电化学的阳极氧化技术来处理纯钛表面以期构建一种新型的纳米管阵列,观察和分析其微观结构,并对试件的生物活性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探讨钛表面纳米管形貌对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方法...
孙磊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阳极氧化细胞黏附
文献传递
选择性激光熔覆微孔钛试件制备及体外生物学评价
2017年
目的探究经碱酸热处理的选择性激光熔覆微孔钛在体外生物学活性方面是否具有优势。方法制备光滑组(PT组)、喷砂酸蚀组(SLA组)、亲水组(ModS LA组)、选择性激光熔覆组(SLM组)、选择性激光熔覆-碱酸热处理组(SLM-T组)5种不同的钛表面,对各组试件表面人类血清白蛋白(HSA)吸附行为进行研究,在各组试件表面接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培养,评价不同钛试件表面的体外生物学活性。结果在5、10、20、40、60 min时,SLM-T组对HSA具有相对良好的吸附特性。第1、3、5天,与其他3组相比,SLM组和SLM-T组表现出最为显著的增殖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5组试件碱性磷酸酶(AKP)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SLM-T组有着最为显著的AK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M组与PT组的AK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实验表明,经碱酸热处理的选择性激光熔覆微孔钛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学活性,可望促进骨结合,潜在地提升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
朱一铭夏荣孙磊章辉闵曦刘春
关键词:生物学活性骨结合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发性骨髓(MM)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62例初诊MM患者和81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得出NLR,比较NLR的差异;并以均值2.61为临界值,将MM患者分为低NLR组(NLR≤2.61)和高NLR组(NLR>2.61),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Hb)、血清钙(Ca)、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国际分期标准(ISS)和总体生存期(OS)方面的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MM患者NLR水平高于对照者(t=2.54,P<0.05)。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血清β_2-MG和Cr偏高、ISS分期偏晚、总体生存期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2.6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 MM患者外周血NLR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孙磊王会平熊术道张翠杨冬冬郭进京翟志敏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